冷暖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7752发布日期:2019-11-15 23:4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冷暖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暖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且对产品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一种能够兼顾出热风和出冷风两种功能的冷暖风扇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冷暖塔扇,包括外壳和风道结构,其中,风道结构包括风轮、风道壳体及形成在风轮与风道壳体之间的风道,风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外壳与风道结构之间设置了两个出风通道,通过风道壳体的旋转使得冷风通道与冷风出风口连通实现出冷风模式,或者热风通道与热风出风口连通,热风通道内设有发热体,以实现出热风模式,但是该冷暖塔扇在兼顾出热风和出冷风两种功能时,需要在外壳与风道结构之间分别增加设置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且外壳上还要相应的设置冷风出风口和热风出风口,使得冷暖塔扇的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塔扇实现冷风和热风模式的结构较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冷暖风扇。

一种冷暖风扇,包括:

外壳,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发热结构,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设置;

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设于所述风道壳体内的风轮,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风道壳体或所述外壳转动,使所述风道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第一状态,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对应、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第二状态。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角度,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之间的角度相等。

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相对设置。

所述进风口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发热结构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

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所述发热结构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

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结构和驱动装置电连接,适于控制所述发热结构的启停以及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风道壳体或所述外壳转动。

所述发热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风道壳体转动。

所述发热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动力装置,与所述风道壳体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导向机构内穿设有所述输出轴。

所述导向结构为弧形孔。

还包括护套,设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内壁与所述输出轴之间。

还包括风道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风道支架上设有所述驱动装置。

所述风道支架设于所述风道壳体的端部。

所述风道支架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内设有所述风轮的风轮轴。

所述冷暖风扇为冷暖塔扇。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包括:外壳,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发热结构,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设于所述风道壳体内的风轮,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风道壳体或所述外壳转动,使所述风道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对应的第一状态,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对应、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第二状态。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或外壳转动,使得风道壳体和外壳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风道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与外壳上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能够具有相对的状态,进而使得冷暖风扇能够实现在第一状态时风道壳体的进风口处对应设有发热结构,及在第二状态时风道壳体的出风口处对应设有发热结构,冷暖风扇工作时可以开启发热结构实现出暖风模式,或者关闭发热结构实现出冷风模式,使得冷暖风扇实现冷暖功能的整体结构较简单,仅通过风道壳体或者外壳的旋转即可实现,而无需在外壳与风道壳体内增设单独的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

2.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相对设置。通过将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设置,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相对设置,使得风道壳体或者外壳转动时,能够较方便的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变。

3.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进风口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发热结构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通过将进风口沿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发热结构沿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使得当发热结构对应进风口设置时,进风能够较小的受发热结构的阻挡,更大程度的进风,满足进风量的要求。

4.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所述发热结构沿所述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通过将出风口沿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发热结构沿风轮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使得当发热结构对应出风口设置时,出风均能够经过发热结构被加热后吹出,满足出暖风时的温度需求。

5.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结构和驱动装置电连接,适于控制所述发热结构的启停以及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风道壳体或所述外壳转动。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发热结构的启停,以及自动驱动风道壳体或外壳转动,实现冷暖风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转换冷暖风模式。

6.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发热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风口处。通过将发热结构设于第一风口处,使得在发热结构工作时,经由第一风口进入冷暖风扇或者由第一风口吹出冷暖风扇的风均能经过发热结构,暖风效果更好。

7.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风道壳体转动。通过将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转动,由于风道壳体相对外壳体积更小,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可靠。

8.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与所述风道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导向机构内穿设有所述输出轴。通过动力装置与风道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动力装置工作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固定在外壳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使得第一齿轮在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围绕第二齿轮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装置和风道壳体转动。

9.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还包括护套,设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内壁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在导向结构的内壁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护套,能够使得动力装置沿导向结构移动时,保护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不受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10.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风道支架设于所述风道壳体的端部。通过将风道支架设于风道壳体的端部,能够在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转动的同时,减少对风道壳体内部风流动的干扰。

11.本发明提供的冷暖风扇,所述风道支架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内设有所述风轮的风轮轴。通过在风道支架上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内设有风轮轴,能够对风轮轴转动时,对风轮轴更好的限位,防止其转动时倾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冷暖风扇在冷风模式下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暖风扇在暖风模式下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暖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暖风扇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第一风口;3-第二风口;4-发热结构;5-风道壳体;6-风轮;7-进风口;8-出风口;9-风轮轴;10-控制面板;11-电机;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导向结构;15-输出轴;16-护套;17-风道支架;18-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冷暖风扇,包括:外壳1、风道结构和驱动装置。

外壳1,设有第一风口2和第二风口3;发热结构4,与第一风口2对应设置;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5和设于风道壳体5内的风轮6,风道壳体5与风轮6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壳体5上设有进风口7和出风口8;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5或外壳1转动,使风道壳体5和外壳1之间具有进风口7与第一风口2对应、且出风口8与第二风口3对应的第一状态,及进风口7与第二风口3对应、且出风口8与第一风口2对应的第二状态。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5或外壳1转动,使得风道壳体5和外壳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风道壳体5上的进风口7、出风口8与外壳1上的第一风口2、第二风口3能够具有相对的状态,进而使得冷暖风扇能够实现在第一状态时风道壳体5的进风口7处对应设有发热结构4,及在第二状态时风道壳体5的出风口8处对应设有发热结构4,冷暖风扇工作时可以开启发热结构4实现出暖风模式,或者关闭发热结构4实现出冷风模式,使得冷暖风扇实现冷暖功能的整体结构较简单,仅通过风道壳体5或者外壳1的旋转即可实现,而无需在外壳1与风道壳体5内增设单独的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与外壳1固定连接,并驱动风道壳体5转动,发热结构4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通过将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5转动,由于风道壳体5相对外壳1体积更小,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可靠。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驱动装置与风道壳体5固定连接,并驱动外壳1转动,发热结构4固定连接在风道壳体5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发热结构4固定连接在其他固定不动的结构(如冷暖塔扇的底座)上,只要与转动结构不干涉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结构4设于第一风口2处。通过将发热结构4设于第一风口2处,使得在发热结构4工作时,经由第一风口2进入冷暖风扇或者由第一风口2吹出冷暖风扇的风均能经过发热结构4,暖风效果更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发热结构4设于第一风口2与风道壳体5之间的位置上,只要对应第一风口2,且风流经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口2和第二风口3分别为一个,由于在外壳1上仅设置一个第一风口2和一个第二风口3分别与风道壳体5上的进风口7和出风口8对应,无需在外壳1上增设出风口8,防止出风口8太多影响冷暖风扇的整体外观,使得冷暖风扇的外观更美观。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一风口2和第二风口3分别为两个以上,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风道壳体5的进风口7和出风口8只要分别能与其中一个第一风口2和其中一个第二风口3对应设置即可。

为了便于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7和出风口8之间的角度,与第一风口2和第二风口3之间的角度相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7与出风口8相对设置,第一风口2与第二风口3相对设置。通过将进风口7与出风口8相对设置,第一风口2与第二风口3相对设置,使得风道壳体5转动180°时,能够较方便的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变。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进风口7和出风口8之间设置为其他角度,只要与第一风口2和第二风口3之间的角度相等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进风口7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优选地,进风口7的面积也大于发热结构4的面积。通过将进风口7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使得当发热结构4对应进风口7设置时,进风能够较小的受发热结构4的阻挡,更大程度的进风,满足进风量的要求。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进风口7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口8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优选地,出风口8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等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出风口8的面积等于发热结构4的面积。通过将出风口8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不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使得当发热结构4对应出风口8设置时,出风均能够经过发热结构4被加热后吹出,满足出暖风时的温度需求。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出风口8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发热结构4沿风轮6径向上的最大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冷暖风扇还包括控制装置,与发热结构4和驱动装置电连接,适于控制发热结构4的启停以及驱动装置带动风道壳体5或外壳1转动。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发热结构4的启停,以及自动驱动风道壳体5或外壳1转动,实现冷暖风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转换冷暖风模式。

控制装置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为控制面板10,设于外壳1的顶部,方便用户操作。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控制装置为控制按钮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装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控制装置设置在外壳1的壳身上。

驱动装置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与风道壳体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15连接;第二齿轮13,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与第一齿轮12啮合连接;导向结构14,设于外壳1上,导向机构内穿设有输出轴15。通过动力装置与风道壳体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15连接,动力装置工作时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3固定在外壳1上,且与第一齿轮12啮合连接,使得第一齿轮12在第二齿轮13的啮合作用下围绕第二齿轮13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装置和风道壳体5转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动力装置的输出轴15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与风道壳体5连接,动力装置工作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风道壳体5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为电机11,电机11固定连接在电机11支架上,并通过电机11支架与风道壳体5固定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支架,电机11直接与风道壳体5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结构14为弧形孔,弧形孔的圆心与第二齿轮13的轴心相同,弧形孔的角度为180°,使得风道壳体5的转动更加平稳,且风道壳体5在导向结构14内转动180°,即实现进风口7与出风口8的方向的转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暖风扇还包括护套16,设于导向结构14的内壁与输出轴15之间。通过在导向结构14的内壁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15之间设置护套16,能够使得动力装置沿导向结构14移动时,保护动力装置的输出轴15不受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护套1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暖风扇还包括风道支架17,与外壳1固定连接,风道支架17上设有驱动装置,风道支架17设于风道壳体5的端部,风道支架17上设有导向结构14和第二齿轮13。通过将风道支架17设于风道壳体5的端部,能够在驱动装置驱动风道壳体5转动的同时,减少对风道壳体5内部风流动的干扰。

为了防止风道支架17与风轮6的驱动电机11干涉,风道支架17设置在风道壳体5远离风轮6的驱动电机的一端。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风道支架17设置在风道壳体5设有驱动电机的一端,但设在与驱动电机不干涉的位置;或者是,风道支架17设在风道壳体5与外壳1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风道壳体5上设有让位孔,让位孔内穿设有风轮6的风轮轴6,风道支架17设置在风道壳体5的上方,风道支架17上设有限位结构18,限位结构18内设有风轮轴6的端部。通过在风道支架17上设置限位结构18,限位结构18内设有风轮轴6,能够对风轮轴6转动时,对风轮轴6更好的限位,防止其转动时倾倒。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18为限位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18为限位孔。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结构4为ptc发热体。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发热结构4为发热丝或者发热管或者其他发热结构4。

本实施例中的冷暖风扇为冷暖塔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冷暖风扇为具有冷暖功能的电暖扇或者是冷风扇或者是空调扇。

以朝向用户的方向为前,背对用户的方向为后,说明冷暖塔扇的工作模式:

如图2所示,冷暖塔扇在暖风模式时,前外壳上的第一风口2处设有ptc发热体,且第一风口2与风道壳体5的出风口8相对设置,后外壳上的第二风口3与风道壳体5的进风口7相对设置(即风从后进前出),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ptc发热体的开启,使得从第二风口3进入的风在风轮6的作用下由出风口8排出,并经过开启的发热体加热后由第一风口2向用户送暖风;

如图1所示,冷暖塔扇在冷风模式时,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ptc发热体的关闭,以及控制驱动装置的电机11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第一齿轮12在第二齿轮13的啮合作用下带动动力装置和风道壳体5围绕第二齿轮13的轴线转动,使得风道壳体5沿导向弧形孔转动180°,使得前外壳上的设有ptc发热体的第一风口2与风道壳体5的进风口7相对设置,后外壳上的第二风口3与风道壳体5的出风口8相对设置(即风从前进后出),由于用户面对冷暖塔扇的前外壳,因此为了使得风从后进前出,可以控制冷暖塔扇的摇头机构,使得前壳和风道结构的整体旋转180°,使得从第一风口2进入的风在风轮6的作用下由出风口8排出,并由第二风口3向用户送冷风,虽然冷风模式时,发热体不工作,但由于进风口7设置的长度大于发热结构4的长度,使得进风能够较小的受发热结构4的阻挡,更大程度的进风,满足进风量的要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