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4469发布日期:2020-02-22 02:3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空气压缩机、鼓风机、制冷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进气道与叶轮叶片间隙大小影响叶轮进气量的大小,间隙大泄漏量大,间隙小泄漏量就小,泄漏量大小影响进气量,改变进气道与叶轮之间间隙可以改变叶轮入口的进气量,在发生喘振时减少进气道与叶轮之间间隙,增加进气量,控制喘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公告号为cn20881640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为矩形状,本体的底端90°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为u形状。该实用新型提高调整垫材料利用率;提高调整垫的通用性、减少备货规格;降低装配难度,减少进气道与蜗壳配合面的损伤,提高装配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一人独立操作完成。但是,在装配进气道时加调整垫片调整进气道与叶片之间间隙,不容易测量,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调整间隙。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间隙大小容易测量,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间隙大小。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包括蜗壳、进气道、叶轮、位移传感器、伺服螺杆电机和螺母;其中,蜗壳内孔设置进气道,进气道与叶轮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进气道与蜗壳、叶轮同轴,进气道中设置位移传感器,进气道上设置螺母,蜗壳上端面设置伺服螺杆电机,伺服螺杆电机的螺杆外端与螺母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蜗壳上端面设置电机支架,伺服螺杆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蜗壳与电机支架之间通过定位螺柱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电机支架与定位螺柱之间通过压紧螺母连接,蜗壳与定位螺柱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螺杆贯穿电机支架且能够在电机支架中转动,螺杆与螺母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进气道与螺母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当伺服螺杆电机正转时,带动螺杆正转,螺杆带动螺母升高,螺母带动进气道升高,进气道与叶轮间隙变大;

当伺服螺杆电机反转时,带动螺杆反转,螺杆带动螺母下降,螺母带动进气道下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变小。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伺服螺杆电机带动进气道上升或下降,调整进气道与叶轮间隙,从而控制进气量,控制系统喘振,简单有效;

(2)、本发明采用位移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准确的测量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大小,并对其进行调整;

(3)、本发明中进气道在伺服螺杆电机控制下可以在任意位置停,间隙可以任意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俯视图;

其中,蜗壳1,进气道2,叶轮3,位移传感器4,进气道与叶轮间隙5,伺服螺杆电机6,电机支架7,螺杆8,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结构,进气道与叶轮间隙5大小由位移传感器4检测,由伺服螺杆电机6调整,如图1、2所示,包括蜗壳1、进气道2、叶轮3、位移传感器4、伺服螺杆电机6、电机支架7和螺母9。

其中,蜗壳1内孔设置进气道2,进气道2与叶轮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进气道2与蜗壳1、叶轮3同轴,进气道2中设置位移传感器4,位移传感器4检测进气道与叶轮间隙5的大小,进气道2上通过螺钉固定两个螺母9,左右对称布置,蜗壳1上端面设置伺服螺杆电机6,伺服螺杆电机6的螺杆8贯穿电机支架7且能够在电机支架7中转动,螺杆8外端与螺母9螺纹连接。

如图3、4所示,蜗壳1上端面固定电机支架7,伺服螺杆电机6安装在电机支架7上,蜗壳1与两个定位螺柱一端螺纹连接,电机支架7与两个定位螺柱另一端通过压紧螺母连接。

本发明中,需要调整进气道2位置时同时启动2个伺服螺杆电机6,将进气道2顶起来或者拉下来,位置由伺服螺杆电机6控制,进气道2与蜗壳1内孔配合,径向定位:当伺服螺杆电机6正转时,带动螺杆8正转,螺杆8带动螺母9升高,螺母9带动进气道2升高,进气道与叶轮间隙5变大;当伺服螺杆电机6反转时,带动螺杆8反转,螺杆8带动螺母9下降,螺母9带动进气道2下降,进气道与叶轮间隙5变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