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泵吸入室及双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200发布日期:2019-11-12 23:42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双吸泵吸入室及双吸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双吸泵吸入室。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双吸泵吸入室的双吸泵。



背景技术:

双吸泵在工业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泵的汽蚀性能越好,泵土建费用越低,泵的使用寿命更长,效率越高,泵运行电费约低,更加节能环保。双吸泵的吸入室一般为半螺旋吸入室,吸入室引导水从水泵吸入口水平方向吸入,在通过吸入室垂直水平方向引导水送入叶轮入口,水在吸入室要尽可能稳态运行减少沿程损失。

双吸泵的吸入室传统结构分两种:一种吸入室没有设置双窝室(如图1所示),一种吸入室设置了双窝室(如图2所示)。没有设置双窝室的泵吸入流态会紊乱,影响泵汽蚀性能;设置了双窝室的吸入室在泵偏工况运行时泵吸入流态变乱,汽蚀变差,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吸泵吸入室及包括该双吸泵吸入室的双吸泵,以解决双吸泵的汽蚀差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消除了传统双窝室在泵偏工况运行时对泵汽蚀和效率的有害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吸泵吸入室,包括吸入室和与吸入室连接的吸入口,所述吸入室对称布置在叶轮的两侧,所述吸入室内设置有多块用于消除紊乱流场、增加流场预旋和消除吸入室内流体的沿程损失的隔板,多块隔板沿所述吸入室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3个,3个隔板错位排布,排布在中间的隔板布设在吸入室内靠近叶轮的一侧,排布在两侧的隔板布设在吸入室内远离叶轮的一侧。

进一步地,以沿泵轴方向为宽,所述布设在吸入室内远离叶轮的一侧的隔板比布设在吸入室内靠近叶轮的一侧的隔板宽。

进一步地,以沿泵轴方向为宽,所述布设在吸入室内远离叶轮的一侧的隔板的宽度为W1,所述布设在吸入室内靠近叶轮的一侧的隔板的宽度为W2,其中W1>1/2W,W2<1/2W,其中,W为吸入室的宽度。

进一步地,以沿泵轴方向为宽,所述W1、W2满足条件:W1+W2=W,其中,W为吸入室的宽度。

进一步地,以沿流体流动方向为长,所述隔板的长度L满足:1/3D<L<1/2D,其中L为隔板的长度,D为吸入室的中心线弧长。

进一步地,以沿液体流动方向为长,沿吸入室的径向方向,隔板的长度随着半螺旋吸入室的半径的增加而增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流线型。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为:(0.35~0.5)L,其中L为隔板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吸泵,包括上述的双吸泵吸入室。

进一步地,所述双吸泵吸入室对称布置在叶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双吸泵的吸入室的稳态水流对泵的汽蚀性能影响较大,吸入室要尽量消除紊乱水流并使进入吸入室的水流具有一定的预旋,本实用新型的双吸泵吸入室结构,在吸入室内设置了隔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对水流起到引流作用,能够消除吸入室内紊乱的流场和增加吸入室内的流场一定的预旋,使进入吸入室内的水流尽量呈现为稳态,并且隔板还能消除泵偏离工况时吸入室内水的沿程损失,使泵的汽蚀性能曲线更平缓,泵的汽蚀性能更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没有设置双窝室的双吸泵吸入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设置了双窝室的双吸泵吸入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吸入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吸入室;2、吸入口;3、隔板;4、隔板;5、叶轮;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吸入室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吸泵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吸泵吸入室,包括吸入室1和与吸入室连接的吸入口2,吸入室1为半螺旋结构,吸入室1对称布置在叶轮5的两侧,吸入口2连接进水管,吸入室1内设置有多块用于消除紊乱流场、增加流场预旋和消除吸入室内流体的沿程损失的隔板,多块隔板沿吸入室1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

双吸泵的吸入室的稳态水流对泵的汽蚀性能影响较大,吸入室要尽量消除紊乱水流并使进入吸入室的水流具有一定的预旋,本实施例的双吸泵吸入室为半螺旋结构,在吸入室内设置了隔板,在吸入室内设置了隔板,隔板的布设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对水流起到引流作用,能够消除吸入室内紊乱的流场和增加吸入室内的流场一定的预旋,使进入吸入室内的水流尽量呈现为稳态,并且隔板还能消除泵偏离工况时吸入室内水的沿程损失,使泵的汽蚀性能曲线更平缓,泵的汽蚀性能更优。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强隔板的作用,隔板应尽量设置得薄,呈线型,对流体的导流作用更明显,阻力更小。另外,也可以在隔板、叶轮以及吸入室的壁上涂覆高分子涂层,使隔板、叶轮、吸入室的壁更光滑,减少流体与泵的摩擦力,同时高分子涂层也可以增强部件的耐蚀性。

本实施例中,隔板的数量为3个,3个隔板错位排布,排布在中间的隔板布设在吸入室1内靠近叶轮的一侧,排布在两侧的隔板布设在吸入室1内远离叶轮的一侧。这样布置减少了隔板厚度对吸入室液体的排挤并且错开布置使吸入室的液体更能趋近稳流,泵效率更高,汽蚀更好。

本实施例中,以沿泵轴方向为宽,布设在吸入室1内远离叶轮的一侧的隔板0、3比布设在吸入室1内靠近叶轮的一侧的隔板4宽。因为远离叶轮的一侧处的液体流态比靠近叶轮的一侧处的液体流态更紊乱,因此隔板0、3比隔板4的宽度宽一些有利于消除紊流。

本实施例中,以沿泵轴方向为宽,布设在吸入室1内远离叶轮的一侧的隔板0、3的宽度为W1,布设在吸入室1内靠近叶轮的一侧的隔板4的宽度为W2,其中W1>1/2W,W2<1/2W,其中,W为吸入室1的宽度。因为远离叶轮的一侧处的液体流态比靠近叶轮的一侧处的液体流态更紊乱,这样设置,更有利于消除吸入室内的紊流。

本实施例中,以沿泵轴方向为宽,W1、W2满足条件:W1+W2=W,其中,W为吸入室1的宽度。这样设置,沿吸入室的整个宽度范围内,流体都被隔板导流,有利于消除吸入室内的紊流。

本实施例中,以沿流体流动方向为长,所述隔板的长度L满足:1/3D<L<1/2D,其中L为隔板的长度,D为吸入室的中心线弧长。隔板用于对进入吸入室的流体导流,流体顺着隔板的方向流动,隔板太短,导流作用不显著,隔板太长占据吸入室空间,实验得出,隔板的长度为1/3D<L<1/2D最优。

本实施例中,以沿液体流动方向为长,沿吸入室的径向方向,隔板的长度随着半螺旋吸入室的半径的增加而增长。如图3所示,隔板0的长度>隔板4的长度>隔板3的长度,这样设置是根据双吸泵的吸入室的特征决定,在螺旋吸入室内,随着吸入室的吸入口到叶轮的弧线的增长,隔板的长度也相应增长,流体顺着隔板的方向流动,这样隔板对流体的导流作用越显著,从而有利于消除紊流。

本实施例中,隔板为流线型,优选为弧形板。弧形板是最容易制造的流线型结构,水流经过弧形板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能使进入吸入室的水流呈现为稳态。

本实施例中,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为:(0.35~0.5)L,其中L为隔板的长度。由于隔板的长度都不相同,因此,相邻隔板的间距的最小值为较短的那块隔板的长度的0.35倍,最大值为较长的那块隔板的0.5倍。这样设置隔板,使整个吸入室的流体均能被导流,吸入室内各个点的流场较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吸泵,其包括上述的双吸泵吸入室。

本实施例的双吸泵包括泵壳和设置在泵壳左右两端的进口和出口,叶轮安装在泵轴上,吸入室对称布置在叶轮的两侧,吸入室为半螺旋结构,工作时,电机带动叶轮转动,水流从吸入口被吸入到吸入室,由于在吸入室内设置了隔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水流动方向一致,在隔板的导流作用下,水流沿着隔板的方向进行预旋,消除了吸入室内紊乱的流场,使进入吸入室内的水流尽量呈现为稳态,并且当泵偏离工况时,隔板的引流还能消除吸入室内水的沿程损失,使泵的汽蚀性能曲线更平缓,泵的汽蚀性能更优,从而提高了双吸泵的效率,并且使双吸泵运行更稳定,能耗减少,节能环保。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双吸泵吸入室对称布置在叶轮5的两侧。双吸泵的叶轮结构对称,吸入室对称布置在叶轮的两侧,泵左右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平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