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0284发布日期:2020-06-30 19:5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能调节压力平衡的空调压缩机,这种压缩机依靠通过壳体外压力平衡管分别与壳体对应电机上下线圈部位的孔固定连接,实现压缩机上下压力的快速平衡,避免曲轴窜动,减少此类振动。

然而对于该压缩机而言,其中的气体流路仅适用于尺寸小而排量大的机种,当压缩机的尺寸与排量关系较合适时,该结构无法起到有效的压力平衡调节效果,导致压力平衡管对压缩机的压力平衡效果降低,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提高压力平衡管的适用性,保证压力平衡管对压缩机的压力平衡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通过回气管与壳体的吸气口连接,壳体上还设置有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支架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管口与回气管的管口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气液分离器包括至少两个回气管,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管口与距离支架最远的回气管的管口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气液分离器包括至少两个回气管,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管口,压力平衡管的多个管口与回气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设置的压力平衡管的管口与回气管的管口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气液分离器与壳体的振动模态在径向上的最大分模态为第一径向方向,第一径向方向位于压力平衡管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上。

优选地,压力平衡管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与气液分离器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之间成100°~140°夹角。

优选地,压力平衡管为刚性连接管。

优选地,壳体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主壳,第一端盖盖设在主壳的第一端,第二端盖盖设在主壳的第二端。

优选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泵体组件,驱动组件与泵体组件驱动连接,泵体组件上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与回气管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通过回气管与壳体的吸气口连接,壳体上还设置有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支架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管口与回气管的管口在壳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本申请的压缩机,将压力平衡管的连接位置与气液分离器相关,使得压缩机主体和气液分离器2在因气液分离器2支架和吸气管连接形成的整体振动模态处于较低频率范围易激发时,通过压力平衡管对其的振动形成反向激励,可有效降低振动模态最大分频的数值,从而降低整体振动水平,相对于现有设计压缩机结构振动最大值可降低50%,从而能够提高压力平衡管的适用性,保证压力平衡管对压缩机的压力平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振动模态相应表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振动模态相应表现。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2、气液分离器;3、回气管;4、支架;5、压力平衡管;6、第一端盖;7、第二端盖;8、主壳;9、驱动组件;10、泵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压缩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的第一端通过支架4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气液分离器2的第二端通过回气管3与壳体1的吸气口连接,壳体1上还设置有压力平衡管5,压力平衡管5的第一端管口与支架4在壳体1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压力平衡管5的第二端管口与回气管3的管口在壳体1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本申请的压缩机,将压力平衡管5的连接位置与气液分离器2相关,使得压缩机主体和气液分离器2在因气液分离器2支架4和吸气管连接形成的整体振动模态处于较低频率范围易激发时,通过压力平衡管5对其的振动形成反向激励,可有效降低振动模态最大分频的数值,从而降低整体振动水平,相对于现有设计压缩机结构振动最大值可降低50%,从而能够提高压力平衡管的适用性,保证压力平衡管对压缩机的压力平衡效果。

气液分离器2包括至少两个回气管3,压力平衡管5的第二端管口与距离支架4最远的回气管3的管口在壳体1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压力平衡管5为刚性连接管,能够利用压力平衡管5的刚性结构特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两端的压力平衡,减小气体流动过程中对于压力平衡管5所产生的振动强度。

将压力平衡管5的第二端管口与距离支架4最远的回气管3的管口对应设置,能够使得压力平衡管的两个管口与对于振动影响最大的支架4和距离支架4最远的回气管3相对应,从而从气液分离器2的整体上最大程度实现压力平衡。

气液分离器2包括至少两个回气管3,压力平衡管5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管口,压力平衡管5的多个管口与回气管3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设置的压力平衡管5的管口与回气管3的管口在壳体1的轴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施例中将压力平衡管5的第二端管口与回气管3的个数相对应,能够使得每个回气管3均有一个管口实现压力平衡,从而能够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压力平衡管对于压缩机产生的压力平衡效果,降低压缩机的振动。

壳体1包括第一端盖6、第二端盖7和主壳8,第一端盖6盖设在主壳8的第一端,第二端盖7盖设在主壳8的第二端。

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9和泵体组件10,驱动组件9与泵体组件10驱动连接,泵体组件10上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与回气管3连通。

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曲轴,其中电机定子和气缸具固定在壳体1上,电机转子与曲轴之间互相固定,同时气缸与气液分离器2的回气管3的弯管之间形成吸气通道。

泵体组件的气缸用于与曲轴偏心部外套滚子、滑片组成变体积腔体,在壳体1的轴线与气液分离器2的轴线所形成平面的一侧,通过试验验证,首先确认气液分离器2与壳体1整体的振动模态总振动向,将该振动模态与轴向相同的方向作为一个固定分模态向,另两个分模态向通过在水平面上进行分解,并取其中一个分模态最大值作为压力平衡管5设置时对应的第一径向方向。

气液分离器2与壳体1的振动模态在径向上的最大分模态为第一径向方向,第一径向方向位于压力平衡管5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上,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在压力平衡管5进行设置时,压力平衡管5在压缩机上相对于气液分离器2的周向位置,使得压力平衡管5能够处于最佳位置,更好地降低径向方向的分模态最大值,进而改变压缩机的振动模态,降低压缩机整体的振动模态激发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平衡管5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与气液分离器2的中心轴线所在径向平面之间成100°~140°夹角。

当压缩机静止时,由于压力平衡管5位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与气液分离器2的轴线所成平面的两侧,两者产生的静力矩互有抵消,使压缩机能更好地维持整体中心面平衡。

结合参见图3所示,当现有设计压缩机运行时,吸气脉动对压缩机振动产生影响,并与压缩机电机产生的机械振动、高压气体动态释放产生的气体脉动形成挠动,使在特定运行频率下,该激励源模态与压缩机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存在相关性时,振动作用会变大,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振动模态较大时,对应频率范围与压缩机正常运行频率间存在2/4/6倍频关系,容易激发压缩机噪声。

结合参见图4所示,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增加压力平衡管5之后,可以使得压缩机上下部高压气体震荡,气液分离器2的低压气体脉动通过支架4传导对压力平衡管5上端产生作用,气液分离器2下端与气缸吸气端连接部分也通过壳体、冷冻油、气体传导对压力平衡管5下端产生作用,自发产生压力平衡效果,从而改变压缩机振动模态。

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增加压力平衡管5后,压缩机整体振动模态有所提高,使其高于运行频率的2/4/6倍频,使压缩机在有效运行频率范围内振动较小。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