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222发布日期:2020-07-14 17:0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注油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



背景技术:

高压注油器是以压缩空气作动力的注油设备,借助泵的作用使油料产生高压,利用高压进行注油。它是注油工艺机械化不可缺少的注油设备。

注油器由空气泵和柱塞油泵二部分组合而成。空气泵是带动柱塞油泵的动力泵,以压缩空气驱动空气泵作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柱塞油泵作往复运动借以达到进油、出油,并产生油压作用。

空气泵由气缸上盖、活塞组件、气缸、气缸座、换向阀芯、排气铜阀等部件组成。气缸内部有两组小孔,两组小孔相当于连通器的原理。机器在充放气的过程中,换向阀芯两端就会形成气压差,在气压差的推动下换向阀芯作往复运动,依靠连通器的原理,活塞组件两端也同存在的气压差,在气压差的推动作用下也往复运动。

现有的排气铜阀结构如图1所示,铜阀主体1侧壁上有一圈排气孔2。换向阀芯3在气压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时,如图2所示,换向阀芯3小端上套的o型圈4会不断与铜阀主体1侧壁上的排气孔2接触摩擦,从而导致o型圈4易磨损和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避免o型圈与排气孔的接触摩擦,延长o型圈使用寿命的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包括具有内孔的铜阀主体,铜阀主体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排气孔,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的上端面为半径上小下大的锥面、下端面为半径上大下小的锥面;或环形凹槽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为平面、且其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倒角。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α为5°-30°,防止o型圈卡在锥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为平滑过渡。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倒角为倒斜角或倒圆角。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倒斜角的倒角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30°,防止o型圈卡在倒斜角的倒角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0.1mm-0.3mm,避免o型圈和排气孔接触摩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避开o型圈与排气孔接触摩擦,o型圈不易磨损和断裂,从而延长o型圈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注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排气铜阀与换向阀芯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铜阀与换向阀芯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铜阀与换向阀芯的工作状态图二。

附图标记:

图1-2中:1、铜阀主体;2、排气孔;3、换向阀芯;4、o型圈。

图3-7中:11、铜阀主体;12、排气孔;13、环形凹槽;14、换向阀芯;15、o型圈;α、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h、环形凹槽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3—7: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包括具有内孔的铜阀主体11,铜阀主体11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排气孔12,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排气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环形凹槽13的上端面为半径上小下大的锥面、下端面为半径上大下小的锥面;

为了使o型圈15不卡在锥面上,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α为5°-30°。在本实施例中,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α为10°。

与此同时,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为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3的侧壁面上。

为了避免o型圈15与排气孔12接触摩擦,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0.1mm-0.3mm。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0.2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换向阀芯14在气压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时,换向阀芯14小端上套的o型圈15在铜阀主体11的内孔中作往复运动,因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3,排气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o型圈15不与排气孔12接触摩擦,减少了o型圈15的磨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3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为平面、且其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倒角。

其中,所述倒角可以为倒斜角,也可以为倒圆角。

而为了使o型圈15不卡在倒斜角的倒角面上,所述倒斜角的倒角面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30°。在本实施例中,倒斜角的倒角面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包括具有内孔的铜阀主体(11),铜阀主体(11)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排气孔(12),其特征在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排气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环形凹槽(13)的上端面为半径上小下大的锥面、下端面为半径上大下小的锥面;或环形凹槽(13)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为平面、且其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α)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为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倒斜角或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斜角的倒角面与铜阀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3)的侧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h)为0.1mm-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注油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高压注油器的排气铜阀,包括具有内孔的铜阀主体,铜阀主体的侧壁上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排气孔,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排气孔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的上端面为半径上小下大的锥面、下端面为半径上大下小的锥面;或环形凹槽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为平面、且其与铜阀主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倒角。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避开O型圈与排气孔的接触摩擦,从而延长O型圈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注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潘灵钢;邵先月;林妙妙;谭加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