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17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压缩机为封闭式系统,其运作时,内部的振动会通过壳体向外辐射,而激烈的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一般为半径较大的圆弧形,传统的减震装置一般为弹簧压缩减震,安装于壳体内壁,弹簧不可能将振动的力量全部消除,必然还会有一部分传导至壳体组件上,减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降噪音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包括:

上壳体;

耐热布,其外边缘与上壳体内壁外边缘密封连接以使得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独立密封的空间,所述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通过多排多列的固定条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相邻腔室之间均具有贯通的连通口,每个腔室内均填充有空气且耐热布呈松弛状态;

减震板,其为多个且分别固定于间隔设置的腔室的耐热布上,所述减震板的外边缘均位于其对应的腔室内部,当减震板贴近上壳体内壁时,未设置减震板的所有腔室耐热布均恰好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辅助板,其与所述减震板大小相同且平行,所述辅助板与减震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板呈阵列分布于上壳体内壁且任何一块减震板不相邻。

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内壁具有凸缘和凹槽,所述凸缘与凹槽依次交替设置且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凸缘与凹槽均为圆弧形。

优选的是,所述耐热布远离上壳体内壁的一侧为粗糙面。

优选的是,所述耐热布最下端始终不凸出辅助板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条为不锈钢条。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层减震的作用,一是通过弹簧作用,另一个是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将振动和噪音基本消除,从而保证了上壳体组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耐热布被空气填充展开后形成凸起,其具有辅助减震板降低噪音的作用,耐热布凸起和减震板两者综合起到较好的减震降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组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腔室与减震板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腔室与减震板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2、耐热布,3、腔室,4、连通口,5、减震板,6、辅助板,7、弹簧,8、凸缘,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包括:

上壳体1;

耐热布2,其外边缘与上壳体1内壁外边缘密封连接以使得耐热布2与上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独立密封的空间,所述耐热布2与上壳体1内壁之间通过多排多列的固定条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3,相邻腔室3之间均具有贯通的连通口4,每个腔室3内均填充有空气且耐热布2呈松弛状态;

减震板5,其为多个且分别固定于间隔设置的腔室3的耐热布2上,所述减震板5的外边缘均位于其对应的腔室3内部,当减震板5贴近上壳体1内壁时,未设置减震板5的所有腔室3耐热布2均恰好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辅助板6,其与所述减震板5大小相同且平行,所述辅助板6与减震板5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压缩机工作时,内部温度较高,因此耐热布2为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软性布,其也可为普通的弹性布在表面具有耐高温涂层。初始状态时,设置有减震板5的腔室3的耐热布2在减震板5和辅助板6的自重作用下处于向下拉伸的状态,当压缩机运作,发生振动时,直接接触的辅助板6压缩弹簧7,并通过减震板5压缩减震板5对应的腔室3内的空气,从而空气被压缩从连通口4进入至其它未设置减震板5的腔室3内,这些腔室3内的空气增多,从而耐热布2在空气的填充下展开,此时整个上壳体1内壁具有耐热布2填充展开后的凸起,其具有辅助减震板5降低噪音的作用,耐热布2凸起和减震板5两者综合起到较好的减震降噪的作用。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弹簧7减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层减震的作用,一是通过弹簧7作用,另一个是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将振动和噪音基本消除,从而保证了上壳体1组件的稳定性。减震板5和辅助板6的质量较轻,不会对耐热布2造成损耗,另外减震板5为了更好与耐热布2进行固定连接,与耐热布2连接的面也可设置为弧形,更好贴合耐热布2,连接的方式可采用粘贴等固定方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板5呈阵列分布于上壳体1内壁且任何一块减震板5不相邻,减震板5如此设置可保证减震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耐热布2均匀全面凸起,振动的噪音在均匀全面分布的多个凸起的反复折射下,有利于更完整降噪。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体1内壁具有凸缘8和凹槽9,所述凸缘8与凹槽9依次交替设置且呈阵列分布,所述凸缘8与凹槽9均为圆弧形,振动的噪音通过腔室3后再经过上壳体1内壁,此时凸缘8和凹槽9的设置进一步对噪音进行反射折射吸收能量,从而降噪。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耐热布2远离上壳体1内壁的一侧为粗糙面,耐热布2表面设置为粗糙的,进一步降噪。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耐热布2最下端始终不凸出辅助板6下方,避免了振动对耐热布2的损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条为不锈钢条,固定条仅仅起到将整张耐热布2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3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

耐热布,其外边缘与上壳体内壁外边缘密封连接以使得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独立密封的空间,所述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通过多排多列的固定条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相邻腔室之间均具有贯通的连通口,每个腔室内均填充有空气且耐热布呈松弛状态;

减震板,其为多个且分别固定于间隔设置的腔室的耐热布上,所述减震板的外边缘均位于其对应的腔室内部,当减震板贴近上壳体内壁时,未设置减震板的所有腔室耐热布均恰好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辅助板,其与所述减震板大小相同且平行,所述辅助板与减震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呈阵列分布于上壳体内壁且任何一块减震板不相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壁具有凸缘和凹槽,所述凸缘与凹槽依次交替设置且呈阵列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凹槽均为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布远离上壳体内壁的一侧为粗糙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布最下端始终不凸出辅助板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为不锈钢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压缩机的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耐热布,其外边缘与上壳体内壁外边缘密封连接以使得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独立密封的空间,所述耐热布与上壳体内壁之间通过多排多列的固定条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相邻腔室之间均具有贯通的连通口,每个腔室内均填充有空气且耐热布呈松弛状态;减震板,其为多个且分别固定于间隔设置的腔室的耐热布上,所述减震板的外边缘均位于其对应的腔室内部,当减震板贴近上壳体内壁时,未设置减震板的所有腔室耐热布均恰好处于完全展开状态;辅助板,其与所述减震板大小相同且平行,所述辅助板与减震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降噪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奥长岭电器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