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4597发布日期:2020-08-11 21:0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的改变,具体涉及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轨道转辙系统采用轴向柱塞泵由原来mcy14-1b轴向柱塞泵改制而来,该油泵传动轴穿过固定在泵体内孔轴承、配油盘、铜缸体内花键,泵壳和固定在内壁的滚针轴承将泵体连接,而铜缸体由滚针轴承所支撑,形成一个组件。缸体的7孔内有柱塞组件,斜盘组件(由斜盘、平面轴承、垫盘组成)、被固定在油泵的后盖内,后盖和泵壳连接,完成整台油泵的总装。通过传动轴带动缸体转动,柱塞由于斜盘的角度进行往复运动改变样塞缸内的容积来进行吸入和排出液体。该系列轴向柱塞泵的传动轴不仅要传递扭矩,还要承受柱塞侧向所产生的弯矩,因此保证油泵在升压时缸体和配油盘、配油盘和泵体这二对摩擦副的接触良好,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该系列轴向柱塞泵的生产一直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设计图纸,体积小、重量轻、压力稳定,被轨道转辙系统大量采用。随着中国的高铁大规模的发展,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指标,需要我们针对自身油泵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在原设计中柱塞头和滑靴相配合的球面均为s¢7mm,滑靴下半部倒角后的孔口¢7mm十0.1。在100万次以上的运转以后,滑靴孔内磨损一旦达到¢7以上,在柱塞的拉力下就极易从柱塞头上方脱落,极易造成液压系统停止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包括:泵体、配油盘、泵壳、滚针轴承、缸体、柱塞组件、传动轴、斜盘结构、螺钉和端盖,所述泵体通过螺钉与泵壳连接,所述配油盘设于泵体和泵壳中间,所述缸体通过滚针轴承与泵壳内部支撑连接,所述柱塞组件设于缸体内部,所述缸体与柱塞组件连接,所述柱塞组件一端与斜盘结构压紧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贯穿泵体、配油盘和缸体,所述斜盘结构与端盖连接,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泵壳连接;

其中,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体、柱塞头、滑靴、内套、外套、钢球、弹簧和回程盘,所述柱塞体与柱塞头连接,所述柱塞头的球顶与斜盘结构触接,所述柱塞头与滑靴连接,所述回程盘通过钢球与内套连接,所述内套通过弹簧与外套连接,所述外套与内套外侧连接,所述钢球与内套连接,所述柱塞头的球体直径为8mm,所述柱塞组件有7组,所述滑靴的下部孔口的倒角为30°~40°,所述滑靴的下部孔口直径为6.4mm~7mm,所述滑靴的承托球头部的宽度为0.4mm~0.6mm,所述承托球头部的有效包络面积为20mm2~40mm2

所述斜盘结构包括:斜盘、定位销、推力轴承和垫盘,所述定位销与斜盘连接,所述推力轴承与斜盘上端连接,所述推力轴承与垫盘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包括:深沟球轴承、轴用弹性挡圈、挡圈、骨架油封、垫圈、孔用弹性挡圈和键,所述深沟球轴承和骨架油封与传动轴连接,所述轴用弹性挡圈与传动轴内部连接,所述挡圈设于深沟球轴承和骨架油封中间,所述垫圈与骨架油封一侧连接,所述孔用弹性挡圈与泵壳内壁连接,所述键与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泵壳上设有防尘盖、防尘垫圈和螺塞,所述防尘盖与泵壳固定连接,所述螺塞通过防尘垫圈与防尘盖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对柱塞组件的球头和滑靴进行改造,对易磨损的部位进行了改进,有效改善了传统设计的薄弱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组件与滑靴的连接图。

附图标记:

泵体100、配油盘200、泵壳300、防尘盖310、防尘垫圈320和螺塞330。

滚针轴承400和缸体500。

柱塞组件600、柱塞体610、柱塞头620、滑靴630、承托球头部631、内套640、外套650、钢球660、弹簧670和回程盘680。

传动轴700、深沟球轴承710、轴用弹性挡圈720、挡圈730、骨架油封740、垫圈750、孔用弹性挡圈760和键770。

斜盘结构800、斜盘810、定位销820、推力轴承830和垫盘840。

螺钉900和端盖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组件与滑靴的连接图。

如图1~4所示,铁路轨道转辙系统的轴向柱塞泵,包括:泵体100、配油盘200、泵壳300、滚针轴承400、缸体500、柱塞组件600、传动轴700、斜盘结构800、螺钉900和端盖1000,泵体100通过螺钉900与泵壳300连接,配油盘200设于泵体100和泵壳300中间,缸体500通过滚针轴承400与泵壳300内部支撑连接,柱塞组件600设于缸体500内部,缸体500与柱塞组件600连接,柱塞组件600一端与斜盘结构800压紧连接,传动轴700与泵体100固定连接,传动轴700贯穿泵体100、配油盘200和缸体500,斜盘结构800与端盖1000连接,端盖1000通过螺钉900与泵壳300连接。

其中,柱塞组件600包括:柱塞体610、柱塞头620、滑靴630、内套640、外套650、钢球660、弹簧670和回程盘680,柱塞体610与柱塞头620连接,柱塞头620的球顶与斜盘结构800触接,柱塞头620与滑靴630连接,回程盘680通过钢球660与内套640连接,内套640通过弹簧670与外套650连接,外套650与内套640外侧连接,钢球660与内套640连接,柱塞头620的球体直径为8mm,柱塞组件600有7组,滑靴630的下部孔口的倒角为30°~40°,滑靴630的下部孔口直径为6.4mm~7mm,滑靴630的承托球头部631的宽度为0.4mm~0.6mm,承托球头部631的有效包络面积为20mm2~40mm2

斜盘结构800包括:斜盘810、定位销820、推力轴承830和垫盘840,定位销820与斜盘810连接,推力轴承830与斜盘810上端连接,推力轴承830与垫盘840连接。

传动轴700包括:深沟球轴承710、轴用弹性挡圈720、挡圈730、骨架油封740、垫圈750、孔用弹性挡圈760和键770,深沟球轴承710和骨架油封740与传动轴700连接,轴用弹性挡圈720与传动轴700内部连接,挡圈730设于深沟球轴承710和骨架油封740中间,垫圈750与骨架油封740一侧连接,孔用弹性挡圈760与泵壳300内壁连接,键770与传动轴700连接。

泵壳300上设有防尘盖310、防尘垫圈320和螺塞330,防尘盖310与泵壳300固定连接,螺塞330通过防尘垫圈320与防尘盖310外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柱塞头620的球体直径为8mm,钢球660根部的球体直径为4.6mm,滑靴630的下部孔口的倒角为35°,滑靴630的下部孔口直径为6.4mm,承托球头部631的宽度为0.5mm,承托球头部631的有效包络面积为38mm2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将传统柱塞头620的球体直径从7mm增加到8mm,滑靴630的下部孔口从7mm缩小至6.4mm,从而使双方呈现一大一小的规格模式,同时承托球头部631的有效包络面积也从18mm2增加至38mm2,减少了摩擦机会,增加了耐磨性,避免了钢球660滑出滑靴630。时将滑靴630的下部孔口的倒角从60°改良为35°,倒角越大滑动速度也越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其速度也会增加,从而恶性循环,加速整个零件的磨损度。同时滑靴630的承托球头部631处是最容易磨损的,因此我们将其宽度从0.15mm~0.2mm,增加至0.4~0.6mm,加强它的耐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大量磨损件的研究,对磨损部位进行的改良,既有增加厚度提高耐磨,也有研究钢珠的运动轨迹对零件的局部角度、长度和面积进行改进。突破了油泵100万次的使用寿命年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