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1880发布日期:2020-08-14 19: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式双向吸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车。



背景技术:

风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如车间通风、家用吸尘、空调送风,以及各种工业设备中。现有的风机主要包括离心式风机、容积式风机。对于很多使用场景,让风机能够朝一个方向既能吸风,又能送风,即双向吸风,是由很大必要的,如吸尘车在利用风机产生真空吸尘时,带有灰尘和垃圾的风需要经过过滤装置后排风,导致过滤装置容易被堵塞,如果吸风后能够反向吹风,那么可以清理过滤装置的堵塞物。现有技术的风机一般是在转动时都是朝一个方向转动,部分类型的风机可以反向转动发挥作用,但是需要停机后再重新反向转动,避免瞬间反转时巨大的载荷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车,其可以不改变风机的转动方向,通过调整风门使得瞬间反向吸风,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其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挡风板,所述第一缸体设置有绕旋转中心a转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缸体设置有绕旋转中心b转动的第二活塞,所述挡风板为圆弧面状,所述挡风板的横截面圆心位于所述旋转中心a、旋转中心b的连线中点处,所述第一缸体朝向所述挡风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二缸体朝向所述挡风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通过罩板绕所述挡风板的转动轮廓在所述挡风板的一侧连通,所述挡风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同向转动,所述第一活塞、挡风板反向转动,当所述第一活塞从第一进风口转向第一排风口时,所述第一缸体、第一活塞、挡风板之间形成体积逐渐增大的第一抽吸腔,当所述第二活塞从第二进风口转向第二排风口时,所述第二缸体、第二活塞、挡风板之间形成体积逐渐增大的第二抽吸腔,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排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二排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设置有用于分别隔断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之间的风道的第一风门以及用于分别隔断第二排风口与第一风口、第三风口之间的风道的第二风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口的下端、上端铰接,所述第一风门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一风门摆动的伸缩杆,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风门随第一风门平行摆动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口的下端、上端铰接,所述第一风门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一风门摆动的伸缩杆,所述第二风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第二风门摆动的第二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门的自由端在第一进风口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门的自由端在第二排风口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车,其使用所述的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吸尘车设置有用于吸尘的吸尘风道,所述吸尘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口、第三风口与大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车,其将第一缸体的排风口与第二缸体的进风口连通,第一缸体的进风口与第二缸体的排风口之间处设置第一风口,第一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与第二排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风口,第一风口设置有用于分别隔断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之间的风道的第一风门以及用于分别隔断第二排风口与第一风口、第三风口之间的风道的第二风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的位置,即可在不停机、不改变风机转动方向的情况下,瞬间将原有的吸风口改为吹风口,从而实现对风道的反向吸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正向吸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反向吸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缸体11——第一活塞

12——第一进风口13——第一排风口

2——第二缸体21——第二活塞

22——第二进风口23——第二排风口

3——挡风板4——第一抽吸腔

5——第二抽吸腔61——第一风口

62——第二风口63——第三风口

71——第一风门72——第二风门

81——伸缩杆82——连接杆

9——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其包括第一缸体1、第二缸体2、挡风板3,所述第一缸体1设置有绕旋转中心a转动的第一活塞11,所述第二缸体2设置有绕旋转中心b转动的第二活塞21,所述挡风板3为圆弧面状,所述挡风板3的横截面圆心位于所述旋转中心a、旋转中心b的连线中点处,所述第一缸体1朝向所述挡风板3的方向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2、第一排风口13,所述第二缸体2朝向所述挡风板3的方向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2、第二排风口23,所述第一排风口13、第二进风口22通过罩板9绕所述挡风板3的转动轮廓在所述挡风板3的一侧连通,所述挡风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口61,所述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21同向转动,所述第一活塞11、挡风板3反向转动,当所述第一活塞11从第一进风口12转向第一排风口13时,所述第一缸体1、第一活塞11、挡风板3之间形成体积逐渐增大的第一抽吸腔4,当所述第二活塞21从第二进风口22转向第二排风口23时,所述第二缸体2、第二活塞21、挡风板3之间形成体积逐渐增大的第二抽吸腔5,所述第一风口61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2、第二排风口23之间,所述第一风口61与第一进风口12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口62,所述第一风口61与第二排风口23之间设置有第三风口63,所述第一风口61设置有用于分别隔断第一进风口12与第一风口61、第二风口62之间的风道的第一风门71,以及用于分别隔断第二排风口23与第一风口61、第三风口63之间的风道的第二风门7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的位置,即可在不停机、不改变风机转动方向的情况下,瞬间将原有的吸风口改为吹风口,从而实现对风道的反向吸风。具体地说,在图1中,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均向下摆动至最低点,此时,风机转动,图中第一活塞11逆时针转动,第一风口61吸风,第三风口63出风。在图2中,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均向上摆动至最高点,此时,风机转动,图中第一活塞11同样逆时针转动,第二风口62吸风,第一风口61出风。改变了第一风口61处气流的方向。

所述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口61的下端、上端铰接,所述第一风门7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一风门71摆动的伸缩杆81,所述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风门72随第一风门71平行摆动的连接杆82。

所述第一风门71、第二风门7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口61的下端、上端铰接,所述第一风门7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第一风门71摆动的伸缩杆81,所述第二风门72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第二风门72摆动的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一风门71的自由端在第一进风口12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摆动。

所述第二风门72的自由端在第二排风口23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摆动。

一种吸尘车,其使用所述的机械式双向吸风风机,吸尘车设置有用于吸尘的吸尘风道,所述吸尘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口61连通,所述第二风口62、第三风口63与大气连通。该吸尘车可以不改变风机的转动方向,瞬间原来的吸尘风道的吸风状态改变为吹风状态,从容进行反吹,对滤芯进行除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