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设置用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5209发布日期:2021-07-23 21:2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泵设置用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双联泵(twinpump)设置于设置面的泵设置用构件,该双联泵具有:向两侧延伸出输出轴的一个马达;以及第一泵部及第二泵部,它们以从该马达的两侧夹着该马达的方式安装于该马达,且分别由对应的该输出轴驱动。



背景技术:

如上所述的双联泵中,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具有相同的外壳,在该外壳的规定部位设置有向该双联泵的设置面进行设置的设置用部位(参照专利文献1、2)。在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相对于马达而正确地安装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两个设置用部位适当地朝向设置面而设置。但是,实际上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有时被安装为从相对于马达的适当安装位置微妙地偏移的状态。该情况下,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设置用部位彼此相对地偏移,因此产生不能向设置面适当设置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11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150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设置用构件,即使双联泵的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处的向该双联泵的设置面进行设置的设置用部位彼此相对地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安装于该设置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设置用构件,其用于将双联泵设置于设置面,该双联泵具有:向两侧延伸出输出轴的一个马达;以及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它们以将该马达从该两侧夹着的方式安装于该马达,且由对应的该输出轴驱动,其中,

所述泵设置用构件具有:分别独立的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它们固定于该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规定的设置用部位;以及

设置用弹性构件,其设定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与设置面之间,

能够将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经由该设置用弹性构件朝向该设置面按压而紧固安装于该设置面。

在此,“设定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与设置面之间的设置用弹性构件”不限于是指该设置用弹性构件“夹持于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与设置面之间”,还指假定双联泵被设置为从设置面的上方载置于该设置面上,将该设置用弹性构件在其上下方向上设定于设置面与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的中间的位置。

由此,即便在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设置用部位彼此相对地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设置用弹性构件设定为在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与设置面之间随着该偏移而发生按压变形,因此能够将双联泵牢靠地设置于设置面。

在该泵设置用构件中,能够具有将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连结的连结用弹性构件。由此,能够将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作为一体的构件来处理而处理变容易,并且即使在该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设置用部位彼此相对地偏移的情况下,该连结用弹性构件也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不妨碍将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向第一泵部以及第二泵部的设置用部位分别适当地安装。

具体地说,可以使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分别为平板状构件。

另外,也可以将该连结用弹性构件安装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的朝向该设置面的一侧。不过,也可以是,连结用弹性构件安装于与设置面相反的一侧,或者设置为位于第一支承构件与第二支承构件之间。

更具体地说,可以是,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分别为平板状构件,在一个平面上隔开间隔而相互对置,且对置的缘部处于平行的位置而由该连结用弹性构件连结。

更具体地说,可以是,该连结用弹性构件具有沿相互地对置配置的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的两侧延伸的两个细长的弹性构件。

另外,可以是,该设置用弹性构件从该连结用弹性构件延伸并处于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的侧缘向外侧延伸出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可以是,该设置用弹性构件具有螺栓贯穿孔,该螺栓贯穿孔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侧朝向该设置面侧贯通,且供用于将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紧固安装于该设置面的螺栓的轴部穿过,通过使螺栓穿过该螺栓贯穿孔并与设置于设置面的螺纹孔螺纹卡合,能够由该螺栓的头部按压该设置用弹性构件。

另外,可以是,该连结用弹性构件具有嵌合突起部,该嵌合突起部嵌合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的该对置的缘部之间,且沿该缘部粘接于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利用该嵌合突起部,能够将该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进一步作为一片板状构件来处理。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泵设置用构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所涉及的泵设置用构件的双联泵的立体图。

图2是该泵设置用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该泵设置用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泵设置用构件10而设置的双联泵12的概要进行说明。

该双联泵12具有以将位于中央的马达从两侧夹着而包围的方式设定的第一泵部14以及第二泵部16。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泵部14的第一外壳14a与第二泵部16的第二外壳16a在该双联泵12的中央处对接。马达位于该第一外壳14a以及第二外壳16a内,从外部不可见。第一泵部14以及第二泵部16由从该马达的两侧延伸的输出轴驱动而进行泵作用,从各自的喷出口14b、16b进行流体的喷出。在该喷出口14b、16b上连接有(未图示)配管,经由所连接的配管进行流体供给。

泵设置用构件10整体形成为平板状,安装于双联泵12的图1中观察时的下侧。具体地说,泵设置用构件10具有: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它们分别支承第一泵部14以及第二泵部16;连结用弹性构件24,其将该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相互地连结;腿状的设置用弹性构件26,其放置在该双联泵12(未图示)的设置面上并由螺栓紧固安装。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并在一个平面上隔开间隔而相互对置,且对置的缘部平行配置。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在各自的上表面侧具有稍微鼓起的第一泵支承固定部20a以及第二泵支承固定部22a,将设置于第一外壳14a以及第二外壳16a的规定位置(未图示)的设置用部位组装于该第一泵支承固定部20a以及第二泵支承固定部22a并通过螺栓固定。

如前所述,虽然第一外壳14a以及第二外壳16a从未图示的马达的两侧对接而连结固定,但是存在该连结固定时的第一外壳14a以及第二外壳16a的位置彼此相对地偏移的情况。因此,虽然该偏移了的状态下的第一外壳14a以及第二外壳16a上分别固定的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会随着该偏移而彼此相对地偏移,但是对此由连结用弹性构件24发生变形来进行应对。在图示的例子中,连结用弹性构件24包括沿着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的两侧缘延伸的细长带状的两个弹性构件24a、24b,且粘接于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的下表面(朝向该双联泵的设置面的面)。各弹性构件24a、24b具有嵌合突起部24c、24d,该嵌合突起部24c、24d嵌合于第一支承构件20与第二支承构件22之间的空间,且沿对置的缘部粘接于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

在各弹性构件24a、24b设置有从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的侧缘向外侧延伸的呈腿状的设置用弹性构件26。各设置用弹性构件26从弹性构件24a、24b延伸到比该弹性构件24a、24b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延伸到比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靠下方的位置,即朝向设置面延伸,在该泵设置用构件10被放置于设置面上的状态下,各设置用弹性构件26处于该第一支承构件20及第二支承构件22与设置面之间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该腿状的设置用弹性构件26分别具有供螺栓的轴部穿过的螺栓贯穿孔26a,该螺栓用于将该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紧固安装于设置面(未图示),使螺栓贯穿该螺栓贯穿孔26a并与设置于设置面的螺纹孔卡合,由此能够利用该螺栓的头部按压设置用弹性构件26。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用弹性构件26具有能接收螺栓的头部的螺栓头部接收部26b。因此,即使在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相对地偏移而不在相同平面上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螺栓将设置用弹性构件26紧固安装于设置面,也能够由设置用弹性构件26吸收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的偏移而将该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牢靠地安装于设置面。

以上,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泵设置用构件10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将该泵设置用构件10紧固安装于设置面上时,设置用弹性构件26能够伴随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朝向设置面进行位移而发生弹性变形即可,例如将紧固安装用的螺栓穿过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并与设置于设置面的螺栓孔螺纹卡合,由此产生弹性变形即可。因此,该情况下的设置用弹性构件能够直接设置于第一支承构件20以及第二支承构件22的下表面。

附图标记说明:

泵设置用构件10

双联泵12

第一泵部14

第二泵部16

第一外壳14a

第二外壳16a

喷出口14b、16b

第一支承构件20

第一泵支承固定部20a

第二支承构件22

第二泵支承固定部22a

连结用弹性构件24

弹性构件24a、24b

嵌合突起部24c、24d

设置用弹性构件26

螺栓贯穿孔26a

螺栓头部接收部26b。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