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装置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7851发布日期:2022-04-13 12:2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装置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2.空调作为一种必备的日用电器,其功能和品质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有的空调通常采用轴流风机系统为室外机提供循环风量以加热换热器的热交换,风量的大小与室外机性能息息相关。
3.本技术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空调室外机一般采用单风轮的风机系统,出风气流存在很大一部分沿周向的旋转速度分量,静压效率较低,其在提高风量的同时会产生更大的噪音,两者无法达到较好的平衡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单风轮风机系统的风量与噪音无法平衡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机装置,包括:
6.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轴向间隔设置;
7.导流罩,套设于所述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外周,所述导流罩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一风轮的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且靠近所述主体部进风一端,所述第二风轮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且靠近所述主体部出风一端;
8.其中,所述第一风轮的进风一端和所述主体部进风一端的间距s2、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满足以下关系:0.4《s2/h1《0.7。
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轮的出风一端和所述主体部的出风一端的间距s3、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s3/h2《0.25。
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沿所述轴向上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导流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进风一端的第一渐变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出风一端的第二渐变部,所述第二风轮的出风一端和所述主体部的出风一端的间距s3、所述第二渐变部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3满足以下关系:s3《h3。
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渐变部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4、所述第一风轮的外径d1满足以下关系:《0.06h4/d1《0.2。
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的外径d1、所述第二风轮的外径d2、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d1=d2,1≤h2/h1≤1.2。
1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的外径d1、所述第二风轮的外径d2、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第二风轮的间距s1满足以下关系:d1=d2,20mm≤s1≤40mm。
1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的外径d1、所述第二风轮的外径d2、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1.01≤d1/
d2≤1.03,1≤h2/h1≤1.15。
1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与第二风轮的压升分配比例为0.6至1。
1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装置还包括导叶,所述导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叶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5、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25(h1+h2)≤h5≤0.75(h1+h2)。
1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轮背离所述第二风轮的一侧,所述导叶与所述第一风轮沿所述轴向上的间距s4、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05(h1+h2)≤s4≤0.25(h1+h2);或
18.所述导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轮背离所述第一风轮的一侧,所述导叶与所述第二风轮沿所述轴向上的间距s5、所述第一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1、所述第二风轮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05(h1+h2)≤s5≤0.25(h1+h2)。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以及如上述的风机装置,所述风机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
20.本发明风机装置包括第一风轮、第二风轮以及导流罩,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轴向间隔设置,导流罩套设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外周,导流罩包括主体部,第一风轮的部分设置于主体部内且靠近主体部进风一端,第二风轮的至少部分设置于主体部内且靠近主体部出风一端,第一风轮的进风一端和主体部进风一端的间距s2、第一风轮在轴向上的长度h1满足以下关系:0.4《s2/h1《0.7,能够使得导流罩的入风导流更加流畅,风量更大且噪音更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2.图1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在导流罩内位置与噪声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第二风轮在导流罩内位置与噪声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风机组与单风轮风机的风量与静压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风机组与单风轮风机的风量与功率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风机组与单风轮风机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关
系示意图;
30.图9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风机组与单风轮风机的频率与噪音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31.图10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2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3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4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5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7.图16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7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9.图18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0.图19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0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图21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3.图22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23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45.图24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25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47.图26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48.图27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49.图28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29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51.图30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52.图31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4.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
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5.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空调室外机10一实施例包括至少两个风轮及换热器210,至少两个风轮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换热器210与至少两个风轮相对设置,其中,至少两个风轮在轴向上的相背两端之间的距离r1与换热器210在轴向上的长度r2的比值为0.1至0.4,例如0.1、0.2或0.4等。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风轮,能够在提高风量的同时将噪音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且其静压效率较高,从而能够提升风机效率,并且通过限制至少两个风轮在轴向上的相背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换热器210在轴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关系,使得至少两个风轮产生的风量能够与换热器210的尺寸配合,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56.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风轮在轴向上的相背两端之间的距离r1与换热器210在轴向上的长度的比值为0.28至0.39,例如0.28、0.33或0.39等,能够进一步使得至少两个风轮产生的风量与换热器210的尺寸更好地配合,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57.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所在的圆的面积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面积的比值为0.089至0.242,例如0.089、0.15或0.242等,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面积的比值可以为2.04
×
10-4
mm-1
至3.63
×
10-4
mm-1
,例如2.04
×
10-4
mm-1
、3.25
×
10-4
mm-1
或3.63
×
10-4
mm-1
等,能够使得至少两个风轮产生的气流的风量与换热器210的换热能力达到更好的配合关系,进而使得空调室外机10的换热效率与能耗、降噪之间达到更好的综合效果。其中,定义换热器210的进风侧面积为换热器210的内侧表面面积。
58.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均为560mm至850mm,例如610mm至750mm,具体可以为560mm、610mm、700mm、750mm或850mm,使得至少两个风轮产生的气流的风量和风速能够与换热器210配合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59.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10的进风侧面积为2.34
×
106mm2至2.75
×
106mm2,例如2.34
×
106mm2、2.5
×
106mm2或2.75
×
106mm2等,使得换热器210的换热能力能够与至少两个风轮匹配,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和静音效果。
60.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为顶出风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也可以为底出风或侧出风形式,在此不做限制。
61.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风轮的间距s1满足以下关系:20mm≤s1≤70mm,例如20mm、50mm或70mm,能够避免至少两个风轮的间距过大造成下层风轮产生的风量损失过大,也能够避免至少两个风轮的间距过小造成相邻的风轮之间产生干涉,破坏风轮结构。
62.一并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风轮包括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第二风轮120设置于第一风轮110背离换热器210的一侧,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与第二风轮120的外径d2满足以下关系:d2≥0.7d1,例如d2=0.7d1、d2=d1或d2=1.2d1,使得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能够配合产生较大的风量,并且产生的噪音较小。
63.当d1=d2时,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第二风轮120的外径d2、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1≤h2/h1≤1.2,例如h2/h1=1、h2/h1=1.1或h2/h1=1.2等,通过将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和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设置为相等,能够使得整体风量更大,并且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压差分配也为1:1,使得气流从第一风轮110至第二风轮120的过渡较为平缓,降噪效果更好;通过将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设置为小于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能
够减弱第一风轮110的压升效果,使得在第一风轮110所处的下部的气流预旋效果更好。
64.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能够调节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压升比例,其中,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压升分配比例为0.6至1,例如0.76至0.84,具体可以为0.6、0.76、0.8、0.84或1等,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的气压影响更少,能够更好地运转。
65.当d1=d2时,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间距s1满足以下关系:20mm≤s1≤40mm,例如26mm≤s1≤32mm,具体可以为s1=20mm、s1=26mm、s1=30mm、s1=32mm或s1=40mm等,能够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达到更好的配合关系,在产生较大风量的同时能够减小噪音。
66.通过将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外径设置为相等,能够使得两者的抽风能力相同,从而能够更好地互相匹配,在产生较大风量的同时能够减小噪音。
6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与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间距s1满足以下关系:s1《(h1+h2)/2,例如s1可以为(h1+h2)/3、(h1+h2)/4或(h1+h2)/5等,能够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达到更好的配合关系,在较低能耗下、产生较大风量的同时噪音更低。
68.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导流罩130,导流罩130套设于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外周,能够降低第二风轮120顶部的风量泄露,以达到同转速下提高风量、降低噪音的目的。
69.在一实施例中,导流罩130包括主体部131、连接于主体部131的进风一端的第一渐变部132和连接于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第二渐变部133,主体部131沿轴向上的直径大小相同,第一渐变部132沿轴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积向靠近换热器210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渐变部133沿轴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积向远离换热器210的方向逐渐增大,以便于气流流入和流出导流罩130。
7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部分设置于主体部131内,且靠近主体部131的进风一端,能够便于第一风轮110的侧向入风,第二风轮1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主体部131内且靠近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能够经导流罩130导流。
71.一并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进风一端和主体部131的进风一端的间距s2、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满足以下关系0.4<s2/h1<0.7,例如0.57<s2/h1<0.62,具体的s2/h1可以为0.45、0.5、0.58、0.6或0.65等,能够使得导流罩130的入风导流更加流畅,风量更大且噪音更小。其中,主体部131的进风一端即主体部131与第一渐变部132连接的一端(图3中圆柱段的下端),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即主体部131与第二渐变部133连接的一端(图中圆柱段的上端)。
72.一并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定义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位于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上方时,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和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间距s3为正值,定义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位于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下方时,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和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间距s3为负值,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和主体部131的出风一端的间距s3、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s3/h2|<0.25,例如|s3/h2|可以为0.1、0.15或0.2等,以使得导流罩130能够对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达
到更好的导流效果,且噪音更小。
7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风轮120背离换热器210的一端和主体部131背离换热器210的一端的间距s3、第二渐变部133在轴向上的长度h3满足以下关系:s3《h3,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能够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能够在产生更大的风量同时产生更小的噪音。
7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渐变部132在轴向上的长度h4、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满足以下关系:0.06<h4/d1<0.2,例如h4/d1可以为0.08、0.1或0.15,使得第一风轮110能够达到更好的入风效果,有利于在产生更大的风量同时产生更小的噪音。
7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相背两端之间的距离r1、导流罩130在轴向上的长度r3满足以下关系,其中0.7<r1/r3<0.95,例如r1/r3可以为0.75、0.8或0.9等,使得导流罩130对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的导流效果更好,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工作效率更高,有利于在增大风量的同时减小噪音的产生。
7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压升分配比例为0.6至1,例如0.76至0.84,具体可以为0.6、0.76、0.8、0.84或1等,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的气压影响更少,能够更好地运转。
77.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还包括驱动件140,驱动件140能够驱动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沿相反方向旋转,其出口处的风速、径向速度更小,更加有利于排风,且不易产生回风现象,并且其抗压能力较强,可解决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安装过程中机外降压高的问题。
78.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也可以分别通过两个驱动件驱动旋转,在此不做限制。
[0079] 现有技术方案(单风轮风机)本技术(风机组)风叶直径(mm)700700转速(rpm)920460风量(m3/h)1200012000功率(w)604561噪音(db)64.259.6
[0080]
参见表1,以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直径为700mm为例,相比于单风轮风机,本技术中两个风轮构成的风机组能够以更小的转速和功率达到相同的风量,能够降低对驱动件的硬件要求,并且能够降低噪音值,提高音质。
[0081]
参见图6至图9,本技术中风机组相比现有单风轮风机,在达到相同的预设风量时,其静压更大,能够实现的送风距离更远,且所需的功率更小,产生的噪音更低。而在旋转频率相同时,产生的噪音也更低。
[0082]
一并参见图10和图11,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10为u型换热器,换热器210形成有第一进风面211、第二进风面212以及第三进风面213,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第一进风面211在轴向的垂直方向、第一进风面21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1、第二进风面212在轴向的垂直方向、第二进风面21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2、第三进风面213在轴向的垂直方向、第三进风面213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3满足以下关系:0.85d1《l1《l2《1.5d1,0.85d1《l3《l2《1.5d1,使得换热器210各个进风面都能够达到较好的进风效果,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进而能够与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配合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0083]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1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翅片214及贯穿多个翅片214设置的多排换热管215,多个翅片214上可以形成有弧形百叶窗(图中未示出),换热管210的排数为2排至3排,例如2排、2.5排(一面为2排,另一面为3排)或3排,换热管215的管径为5mm至9.5mm,例如6.2mm至7.3mm,具体可以为5mm、6mm、6.2mm、7.3mm或9.5mm,多个翅片214中相邻两个翅片的间距为1.3mm至1.6mm,例如1.34mm至1.48mm,具体可以为1.3mm、1.34mm、1.4mm、1.48mm或1.6mm,使得换热器210能够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进而能够与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配合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0084]
在一实施例中,多排换热管215的管径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成反向关系,由于换热管215的管径越大,换热器210的换热面积(定义换热面积为换热器210的换热管215和翅片214的外表面的面积)越大,因此将换热管215的管径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设置成反向关系,能够使得换热面积与风量之间达到平衡,保持一定的换热效率。
[0085]
在一实施例中,多排换热管215的排数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成反向关系,由于换热管215的排数越多,换热器210的换热面积越大,因此将换热管215的排数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设置成反向关系,能够使得换热面积与风量之间达到平衡,保持一定的换热效率。
[0086]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翅片214中相邻的两个翅片的间距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成反向关系,由于多个翅片214中相邻的两个翅片的间距越大,翅片214的换热越快,因此多个翅片214中相邻的两个翅片的间距与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设置成反向关系,能够使得换热速度与风量之间达到平衡,保持一定的换热效率。
[0087]
参见图12和图13,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220还可以为g型换热器,换热器220形成有四个进风面,其进风面的面积更大,换热效果更好。
[0088]
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可以为i型换热器、v型换热器或口型换热器,在此不做限制。
[0089]
参见图14至图17,本发明空调室外机10另一实施例包括两组风机装置100、换热器230以及壳体320,两组风机装置100和换热器230分别设置于壳体320内,每组风机装置100包括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导流罩130以及驱动件140,壳体320形成有出风口321和322,其中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导流罩130以及驱动件140的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在空调室外机10设置两组风机装置100,能够进一步增加其风量及风压,提高风机效率,并且由于两个风轮构成的风机装置100的低频音质比现有的单风轮的风机装置100更好,因此采用两组风机装置100能够避免两个单风轮的风叶耦合产生的低频拍振噪音。
[0090]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30为g型换热器,对应两组风机装置100,其中,第一风轮110或第二风轮120的外径所在的圆的面积与换热器230的进风侧面积的比值为0.052至0.089,例如0.052、0.06或0.089等,至少两个风轮的外径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面积的比值可以为1.18
×
10-4
mm-1
至2.04
×
10-4
mm-1
,例如1.18
×
10-4
mm-1
、1.76
×
10-4
mm-1
或2.04
×
10-4
mm-1
等,能够使得至少两个风轮产生的气流的风量与换热器230的换热能力达到更好的配合关系,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噪音与能耗。
[0091]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30的进风侧面积为2.75
×
106mm2至4.76
×
106mm2,例如2.75
×
106mm2、3
×
106mm2或4.76
×
106mm2等,使得换热器230的换热能力能够与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匹配,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和静音效果。
[0092]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30的进风侧面积为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210或换热器220的进风侧面积的1.5倍至2倍,例如1.74倍至1.87倍,具体可以为1.5倍、1.74倍、1.8倍、1.87倍或2倍。
[0093]
在一实施例中,两组风机装置100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图17所示右侧对应换热器230的三个进风面的风机装置100的尺寸可以大于左侧对应换热器230的两个进风面的风机装置100的尺寸,以使得风机装置100的抽风能力与对应的换热器230的部分的换热能力匹配,进而能够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噪音及能耗。
[0094]
在一实施例中,两组风机装置100为同层设置,能够与进风侧面积更大的换热器230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风机装置100也可以同轴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风压,适用于高静压需求的特殊场合。
[0095]
参见图18至图20,本发明空调室外机10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以及导叶150,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以及导叶150分别轴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结构参见上述空调室外机10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96]
在一实施例中,导叶150在轴向上的长度h5、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25(h1+h2)≤h5≤0.75(h1+h2),例如0.48(h1+h2)≤h5≤0.62(h1+h2),具体可以为h5=0.25(h1+h2)、h5=0.48(h1+h2)、h5=0.5(h1+h2)、h5=0.25(h1+h2)或h5=0.75(h1+h2),使得导叶150能够与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配合,达到更好的导流效果,进而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0097]
在一实施例中,导叶150设置于第一风轮110背离第二风轮120的一侧,能够提供预旋作用,对复杂的气流进行整流,能够减小气流的能量损失,提高风量。
[0098]
在一实施例中,导叶150与第一风轮110沿轴向上的间距s4、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05(h1+h2)≤s4≤0.25(h1+h2),例如0.11(h1+h2)≤s4≤0.19(h1+h2),具体可以为s4=0.05(h1+h2)、s4=0.11(h1+h2)、s4=0.15(h1+h2)、s4=0.19(h1+h2)或s4=0.25(h1+h2),能够避免导叶150与第一风轮110的距离过远造成导流效果较差,或者导叶150与第一风轮110的距离过近产生干涉,破坏导叶150或第一风轮110的结构。
[0099]
参见图21至图23,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叶160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风轮120背离第一风轮110的一侧,第二风轮120通过以与第一风轮110相反的方向旋转,能够回收第一风轮110的出风一端的气流沿周向的旋转速度分量,通过设置导叶160能够进一步回收第二风轮120的出风一端的气流沿周向的旋转速度分量,使得气流能够沿轴向流出,进而能够起到回收动压,提高静压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整体风量及风机效率。
[0100]
在一实施例中,导叶160与第二风轮120沿轴向上的间距s5、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0.05(h1+h2)≤s5≤0.25(h1+h2),例如0.11(h1+h2)≤s5≤0.19(h1+h2),具体可以为s5=0.05(h1+h2)、s5=0.11(h1+h2)、s5=0.15(h1+h2)、s5=0.19(h1+h2)或s5=0.25(h1+h2),能够避免导叶150与第二风轮120的距离过远造成导流效果较差,或者导叶150与第二风轮120的距离过近产生干涉,破坏导叶150或第二风轮120的结构。
[0101]
参见图24至图27,本发明空调室外机10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以及导流罩170,其中,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结构参见上述空调室外机10实施
例,在此不再赘述。
[0102]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罩170呈圆筒形设置,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第二风轮120的外径d2、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关系:1.01≤d1/d2≤1.03,1≤h2/h1≤1.15,例如d1/d2=1.01、d1/d2=1.02或d1/d2=1.03等,h2/h1=1、h2/h1=1.1或h2/h1=1.15等,由于风轮的叶尖是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且第二风轮120的叶尖外侧会产生涡旋,通过将第一风轮110的外径设置为大于第二风轮120的外径,能够通过第一风轮110外周的风将第二风轮120的叶尖处的涡旋吹离,因此能够起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并且能够与换热器210配合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0103]
参见图28至图31,本发明空调室外机10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一风轮110、第二风轮120以及导流罩180,其中,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的结构参见上述空调室外机10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104]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罩180的顶部沿轴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能够将导流罩180顶部的气流的至少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从而提高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压差,进而能够提高整体风量、降低能耗和噪音。
[010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导流罩180的长轴d3满足以下关系:1.04≤d3/d1≤1.1,例如d3/d1=1.04、d3/d1=1.08或d3/d1=1.1等,使得导流罩180能够对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更好地进行导流,进而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0106]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导流罩180的长轴d3满足以下关系:1.06≤d3/d1≤1.08,例如d3/d1=1.06、d3/d1=1.07或d3/d1=1.08等,使得导流罩180能够对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进而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0107]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导流罩180的短轴d4满足以下关系:1.02≤d4/d1≤1.05,例如d4/d1=1.02、d4/d1=1.03或d4/d1=1.05等,使得导流罩180能够对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产生的气流更好地进行导流,进而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0108]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第二风轮120的外径d2满足以下关系:d2≥0.7d1,例如d2=0.7d1、d2=d1或d2=1.2d1,使得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能够配合产生较大的风量,并且产生的噪音较小。
[0109]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满足以下关系:560mm≤d1≤850mm,例如630mm≤d1≤710mm,具体可以为560mm、630mm、700mm、710mm或850mm,使得第一风轮110产生的气流的风量和风速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静音效果和消振效果。
[011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的外径d1、第一风轮110的轮毂直径d11满足以下关系:2≤d1/d11≤4.5,例如3.3≤d1/d11≤4.1,具体的d1/d11=2、d1/d11=3、d1/d11=3.3、d1/d11=4.1或d1/d11=4.5等,使得第一风轮110自身的结构能够实现与导流罩180实现更好的配合效果。
[0111]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风轮120的外径d2、第二风轮120的轮毂直径d21满足以下关系:2≤d2/d21≤4.5,例如3.4≤d2/d21≤4.2,具体的d2/d21=2、d2/d21=3、d2/d21=3.4、d2/d21=4.2或d2/d21=4.5等,使得第一风轮120自身的结构能够实现与导流罩180实现更
好的配合效果。
[011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在轴向上的长度h1、第二风轮120在轴向上的长度h2、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间距s1满足以下关系:s1《(h1+h2)/2,例如s1可以为(h1+h2)/3、(h1+h2)/4或(h1+h2)/5等,能够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达到更好的配合关系,在产生较大风量的同时能够减小噪音。
[011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10与第二风轮120的压升分配比例为0.6至1,例如0.76至0.84,具体可以为0.6、0.76、0.8、0.84或1等,使得第一风轮110和第二风轮120之间的气压影响更少,能够更好地运转。
[01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