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式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8961发布日期:2021-04-09 20: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分流式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在众多电子产品中均需要使用到风扇,通过风扇产生的气流带走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一般市场上都将散热风扇的流道设计成圆形或者几段相切的弧线,在设计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不合理的圆弧尺寸会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降低风扇的出风压力,从而增加能耗。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以实现最大化减少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所述分流式散热风扇包括框体及收容于框体内的扇轮,所述扇轮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扇轮中心线,框体一侧形成有出风口,框体内于扇轮的外围形成有流道,流道内沿气流行进的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均匀分流的导流片。

一实施例中,导流片布设于扇轮中心线右侧的流道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片以阿基米德螺线或对数螺线延伸。

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流片中的任意一个导流片与其他导流片中的至少一个导流片部分相对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用于安装扇轮的底板及安装于底板周缘的侧板,导流片垂直固定安装于底板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弯曲段和第二平直段,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形成出风口,出风口的开口朝向框体外侧逐渐增大,第二平直段沿第一方向设置,弯曲段以阿基米德螺线或对数螺线延伸。

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道通过若干分割线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割成尾流区、射流区和旋转加压区,所述导流片分别位于旋转加压区内、横跨旋转加压区和射流区、位于射流区内以及横跨射流区和尾流区。

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割线包括第一分割线、第二分割线以及第三分割,第一分割线为扇轮外周缘与弯曲段之间最短距离的连线,第二分割线位于扇轮中心线的右侧且一端沿第一方向与扇轮外周缘相切、另一端沿第一方向朝向出风口延伸,第三分割线沿第二方向设置且与第二分割线相垂直,第三分割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割线与扇轮外周缘相切的端部。

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旋转加压区内的部分导流片靠近弯曲段设置且与弯曲段的距离小于该导流片所处流道宽度的1/2,位于所述旋转加压区内的另一部分导流片靠近弯曲段设置且与弯曲段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横跨旋转加压区和射流区的导流片靠近扇轮设置且与弯曲段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位于射流区内的导流片靠近扇轮设置且与弯曲段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横跨射流区和尾流区的导流片靠近第二平直段设置且与第二平直段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直段处安装有挡风片,挡风片一端与第一平直段相连、另一端朝远离弯曲段并靠近扇轮外周缘的方向延伸且该端部与扇轮外周缘的距离小于扇轮外周缘与弯曲段之间最小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分流式散热风扇通过在流道内安装多个导流片,使得流道内的气体流动更均匀,减少气流漩涡,降低气动噪声和振动噪声,均衡负压区域,保证更大的实际进风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流式散热风扇的第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流式散热风扇的简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流式散热风扇的第二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包括框体及收容于框体内的扇轮,扇轮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扇轮中心线,框体一侧形成有出风口,框体内于扇轮的外围形成有流道,流道内沿气流行进的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均匀分流的导流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图1所示,一种分流式散热风扇,包括框体10及收容于框体10内的扇轮1,扇轮1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扇轮中心线l,框体10一侧形成有出风口,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框体10内于扇轮1的外围形成有流道,流道的宽度沿气流行进的方向逐渐增大,流道内沿气流行进的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对气流进行均匀分流的导流片2,导流片2呈弧形延伸。

进一步的,导流片2布设于扇轮中心线l右侧的流道内,导流片2以阿基米德螺线或对数螺线延伸。

参图1所示,框体10包括用于安装扇轮1的底板11及安装于底板11周缘的侧板,侧板上还安装有盖板,底板11、侧板和盖板之间围设成容纳扇轮1的腔体,其中,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121、弯曲段122和第二平直段123,第一平直段121和第二平直段123形成出风口,出风口的开口朝向框体10外侧逐渐增大,具体的,出风口的开口朝向腔体外侧逐渐增大,第二平直段123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平直段121倾斜设置,弯曲段122以阿基米德螺线或对数螺线延伸,导流片2垂直固定安装于底板11上。

参图2并结合图1所示,流道通过若干分割线分割成尾流区ⅰ、射流区ⅱ和旋转加压区ⅲ,尾流区ⅰ、射流区ⅱ和旋转加压区ⅲ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导流片2分别位于旋转加压区ⅲ内、横跨旋转加压区ⅲ和射流区ⅱ、位于射流区ⅱ内以及横跨射流区ⅱ和尾流区ⅰ。

其中,若干分割线包括第一分割线l1、第二分割线l2以及第三分割l3,第一分割线l1为扇轮1外周缘与弯曲段122之间最短距离的连线,第二分割线l2位于扇轮中心线l的右侧且一端沿第一方向与扇轮1外周缘相切、另一端沿第一方向朝向出风口延伸,第三分割线l3沿第二方向设置且与第二分割线l2相垂直,第三分割线l3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割线l2与扇轮1外周缘相切的端部,第二方向为x轴方向。

参图1所示,位于旋转加压区ⅲ内的部分导流片2靠近弯曲段122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小于该导流片2所处流道宽度的1/2,位于旋转加压区ⅲ内的另一部分导流片2靠近弯曲段122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2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横跨旋转加压区ⅲ和射流区ⅱ的导流片2靠近扇轮1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2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位于射流区ⅱ内的导流片2靠近扇轮1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2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横跨射流区ⅱ和尾流区ⅰ的导流片2靠近第二平直段123设置且与第二平直段123的距离等于该导流片2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

本实施例中,第一平直段121处安装有挡风片3,挡风片3呈弧形,挡风片3一端与第一平直段121相连、另一端朝远离弯曲段122并靠近扇轮1外周缘的方向延伸,且该端部与扇轮1外周缘的距离小于扇轮1外周缘与弯曲段122之间最小的距离,具有最小距离的扇轮1外周缘与弯曲段122之间为舌口,进一步的,挡风片3一端与第一平直段121相切。

参图1所示,多个导流片2中的任意一个导流片2与其他导流片2中的至少一个导流片部分相对设置,从而在导流片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本实施例以五个导流片为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图3所示,五个导流片2分别为第一导流片21、第二导流片22、第三导流片23、第四导流片24和第五导流片25,第一导流片21和第二导流片22位于旋转加压区ⅲ内,第三导流片23横跨旋转加压区ⅲ和射流区ⅱ,第四导流片24位于射流区ⅱ内,第五导流片25横跨射流区ⅱ和尾流区ⅰ。

其中,第一导流片21靠近弯曲段122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小于该第一导流片21所处流道宽度的1/2,优选为1/4,第一导流片21是五个导流板中长度最短的,起到预分流的作用。

第二导流片22靠近弯曲段122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第二导流片22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优选为3/8,第二导流片22是五个导流板中长度最长的,起到主分流的作用。

第三导流片23靠近扇轮1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第三导流片23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优选为1/2,第三导流片23和第四导流片24。

第四导流片24靠近扇轮1设置且与弯曲段122的距离等于第四导流片24所处流道宽度的1/2~3/4,优选为5/8。

第五导流片25靠近第二平直段123设置且与第二平直段123的距离等于第五导流片25所处流道宽度的1/2~1/4,优选为1/4。

第三导流片23,第四导流片24和第五导流片25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优选的,第三导流片23和第四导流片24的长度相同,第五导流片25的长度大于第三导流片23以及第四导流片24的长度。

参图3所示,第一导流片21和第二导流片22之间具有一段因在空间上相互重叠而产生的气流通道,第二导流片22和第三导流片23之间具有一段因在空间上相互重叠而产生的气流通道,第三导流片23和第五导流片25之间以及第三导流片23和第四导流片24之间均因在空间上相互重叠而产生有气流通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分流式散热风扇通过在流道内安装多个导流片,使得流道内的气体流动更均匀,减少气流漩涡,降低气动噪声和振动噪声,均衡负压区域,保证更大的实际进风面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