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1672发布日期:2021-02-26 18:4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许多工厂车间在使用大功率机器进行生产时,将控电开关进行整合,也即统一归纳至一个控电开关柜中,以便于统一管理。
[0003]
然而,当工厂车间温度较高,且机器负载用电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使得控电开关电路的温度变得更高。当控电开关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容易使其寿命降低,此外控电开关柜的密闭性较强,过高的温度还容易导致其内部的控电开关烧毁进而发生火灾。由此可见,现有的控电开关电路存在散热性能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旨在解决现有的控电开关电路存在散热性能较低的问题。
[0005]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驱动电路,设于控电开关电路周围且与市电相连,所述风扇驱动电路包括:
[0006]
电流互感单元,用于感应所述控电开关电路中的电流,生成启动电信号;
[0007]
与所述电流互感单元相连的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市电的第一连接端与用于输出触发电信号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电信号,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输出所述触发电信号;
[0008]
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相连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市电的第三连接端与用于输出风扇用电的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电信号导通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的连接,输出所述风扇用电;
[0009]
与所述市电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相连的风扇,所述风扇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所述控电开关电路进行散热。
[0010]
进一步,所述风扇驱动电路还包括:手动开关单元;
[0011]
所述手动开关单元包括固定端子和活动端子,所述固定端子用于连接所述市电,所述活动端子用于连接所述风扇。
[0012]
进一步,所述风扇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开关单元、中间开关单元以及报警单元;
[0013]
所述保护开关单元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保护开关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风扇的第一检测端相连,所述保护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相连;
[0014]
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线圈端与所述风扇的第二检测端相连,所述中间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相连,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单元相连,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根据所述市电输出报警用电;
[0015]
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出
端与所述市电相连,所述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用电进行风扇故障报警;
[0016]
其中,当所述风扇无法根据所述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时,所述风扇根据所述风扇用电导通所述第一检测端与所述第二检测端之间的连接,以向所述中间开关单元输出所述报警信号。
[0017]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
[0018]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触点用于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0019]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继电器:
[0020]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触点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为所述第四连接端。
[0021]
进一步,所述保护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继电器;
[0022]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触点为所述保护开关单元的线圈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为所述输出端。
[0023]
进一步,所述中间开关单元包括:第四继电器:
[0024]
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触点为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线圈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为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为所述中间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0025]
进一步,所述报警单元包括闪光报警单元和/或音频报警单元。
[0026]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装置,与市电、门禁单元分别相连,所述风扇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风扇驱动电路
[0027]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电开关柜,包括控电开关电路,所述控电开关柜还包括第二方面的风扇装置。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其中,一种风扇驱动电路,设于控电开关电路周围且与市电相连,其包括:电流互感单元、与电流互感单元相连的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相连的第二开关单元以及与市电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相连的风扇,通过电流互感单元感应控电开关电路中的电流,进而生成启动电信号,由于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市电的第一连接端与用于输出触发电信号的第二连接端,因此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启动电信号导通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端向第二开关单元输出触发电信号,由于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市电的第三连接端与用于输出风扇用电的第四连接端,因此当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触发电信号导通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向风扇输出风扇用电,实现风扇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控电开关电路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003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电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7]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
[0040]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0041]
如图1所示,风扇驱动电路100设于控电开关电路110周围且与市电120相连,风扇驱动电路100包括:电流互感单元10、第一开关单元20、第二开关单元30以及风扇30。具体地:
[0042]
电流互感单元10,用于感应控电开关电路110中的电流,生成启动电信号。
[0043]
与电流互感单元10相连的第一开关单元20,第一开关单元20包括用于连接市电120的第一连接端21与用于输出触发电信号的第二连接端22,第一开关单元20用于根据启动电信号,导通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连接端22之间的连接,输出触发电信号。
[0044]
与第一开关单元20相连的第二开关单元30,第二开关单元30包括用于连接市电120的第三连接端31与用于输出风扇用电的第四连接端32,第二开关单元32用于根据触发电信号导通第三连接端31与第四连接端32之间的连接,输出风扇用电。
[0045]
与市电120和第二开关单元30分别相连的风扇40,风扇40用于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110进行散热。
[0046]
在本实施例中,控电开关电路110为控制负载通断电的开关电路,在控制负载用电时,其周围将因为负载的工作电流而产生热能。市电120用于为风扇驱动电路100提供交流用电。当电流感应单元10靠近控电开关电路110,且控电开关电路110中存在一定的电流时,电流感应单元10通过感应控电开关电路110内部的电流流向,进而生成启动电流。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电开关电路110刚开始工作时,电流感应单元10中生成的启动电流并非启动电信号,也即并非电流感应单元10感应到控电开关电路110内部的电流就立
即生成启动电信号。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电流感应单元10中生成的启动电流流经第一开关单元20,只有当线路中的启动电流达到一定值后第一开关单元20就会动作,也即能够令第一开关单元20动作的启动电流才是启动电信号。
[0048]
应当理解的是,启动电信号的整定值根据电流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取2800安培,当第一开关单元20动作后,导通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从而带动风扇工作。动作之后,当线路中容量下降则电流也跟着下降,当电流下降到某一点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重新断开,风扇停止运行。
[0049]
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单元10感应控电开关电路110中的电流,并将生成的启动电信号输出至第一开关单元20,第一开关单元20根据该启动电信号,导通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连接端22之间的连接,并向第二开干单元30输出触发电信号。由于第二开关单元30的第三连接端31用于连接市电120,第四连接端32与风扇40相连,且用于输出风扇用电,因此当第二开关单元32接收到触发电信号后,根据该触发电信号导通第三连接端31与第四连接端32之间的连接,进而根据市电120向风扇40输出风扇用电,由于风扇40与市电120相连,电流互感单元10、第一开关单元20、第二开关单元30以及风扇40形成市电120下的用电回路,因此风扇40能够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110进行散热。
[00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驱动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单元感应控电开关电路中的电流,进而生成启动电信号,由于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市电的第一连接端与用于输出触发电信号的第二连接端,因此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启动电信号导通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端向第二开关单元输出触发电信号,由于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市电的第三连接端与用于输出风扇用电的第四连接端,因此当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触发电信号导通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向风扇输出风扇用电,实现风扇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控电开关电路的散热性能。
[0051]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100包括了上一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单元10、第一开关单元20、第二开关单元30以及风扇40以外,还包括了手动开关单元50。具体地:
[0052]
手动开关单元50包括固定端子51和活动端子52,固定端子51用于连接市电120,活动端子52用于连接风扇40。
[0053]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电开关电路110的周围温度过高时,若电流互感单元10发生故障无法生成启动电信号时,通过手动控制该手动开关单元50,即可将风扇40接入市电回路中,进而启动风扇40进而工作状态,为控电开关电路110散热。
[0054]
在上述实施例为基础,提出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图3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风扇驱动电路100还包括:保护开关单元60、中间开关单元70以及报警单元80。
[0055]
保护开关单元60的线圈端与第一开关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22相连,保护开关单元60的检测端61与风扇40的第一检测端41相连,保护开关单元60的输出端与市电120相连。
[0056]
中间开关单元70的线圈端71与风扇40的第二检测端42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入端与市电120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0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用于在
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根据市电输出报警用电。
[0057]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开关单元60的输出端与市电120的零线n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入端与市电120的火线l相连。
[0058]
报警单元80的输入端与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出端相连,报警单元80的输出端与市电120相连,报警单元80用于根据报警用电进行风扇故障报警。
[0059]
其中,当风扇40无法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时,风扇40根据风扇用电导通第一检测端41与第二检测端42之间的连接,以向中间开关单元70输出报警信号。
[0060]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开关单元60的线圈端与第一开关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22相连,也即当第一开关单元2输出启动电信号时,保护开关单元60的检测端61与保护开关单元60的输出端被导通,由于保护开关单元60的检测端61与风扇40的第一检测端41相连,因此当风扇40因故障在接收到风扇用电时无法工作,进而导通第一检测端41与第二检测端42,也即由保护开关单元60向中间开关单元70输出报警信号,由于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入端与市电120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0相连,因此当中间开关单元7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能够根据市电向报警单元80输出报警用电,再由报警单元80根据报警用电进行风扇故障报警。
[0061]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报警单元80包括:闪光报警单元和/或音频报警单元。
[0062]
在实际应用中,闪光报警单元包括现有的警报灯,音频报警单元可以包括现有的蜂鸣器或者扩音器。当报警单元80根据报警用电进行报警操作时,闪光报警单元中的警报灯闪烁,同时音频报警单元中的蜂鸣器发生,或者他通过扩音器播放预存储的语音文件。
[0063]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单元20包括:第一继电器k1。
[0064]
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触点用于连接电流互感单元120,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k11为第一连接端21,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常开触点k12为第二连接端22。
[0065]
第二开关单元30包括:第二继电器k2。
[0066]
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触点用于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常开触点k12,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常开触点k21为第三连接端31,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常开触点k22为第四连接端32。
[0067]
保护开关单元60包括:第三继电器k3。
[0068]
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触点为保护开关单元60的线圈端,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一常开触点k31为第一检测端61,第三继电器k3的第二常开触点k32为输出端。
[0069]
中间开关单元70包括:第四继电器k4。
[0070]
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触点k41为中间开关单元70的线圈端71,第四继电器k4的第一常开触点k42为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入端,第四继电器k4的第二常开触点k43为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出端。
[0071]
以下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驱动电路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72]
风扇驱动电路100中的电流互感单元10感应控电开关电路11中的电流,进而生成感应电流,当感应电流足够大,可驱动第一继电器k1时,以及感应电流作为启动电信号,传递至第一开关单元20。第一开关单元20中的第一继电器k1在该启动电信号的作用下,其内部线圈动作,进而导通第一常开触点k11和第二常开触点k12,也即接通市电120的火线端l、
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触点以及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触点。
[0073]
当第二开关单元30通过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触点接收到触发电信号时,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常开触点k21与第二常开触点k22闭合导通,也即实现市电120火线与风扇40连接,进而为风扇40输出风扇用电。当风扇40接收到风扇用电后,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110进行散热。
[0074]
在实际应用中,保护开关单元60的检测端61与风扇40的第一检测端41相连,保护开关单元60的输出端与市电120的零线n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线圈端71与风扇40的第二检测端42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入端与市电120火线l相连,中间开关单元70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0相连,如果风扇40无法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110进行散热,则导通第一检测端41与第二检测端42,使得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上电,并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第一常开触点k42与第二常开触点k43,进而将报警单元80接入上电120的回路中,因此中间开关单元7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根据市电输出报警用电,且报警单元80可以根据报警用电进行风扇故障报警。
[0075]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风扇装置200和控电开关柜300。本实施例中的风扇装置200,包括上一实施例中的风扇驱动电路100,控电开关柜300包括控电开关电路110以及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风扇装置200。
[0076]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装置200和控电开关柜300与本申请相关的内容已在上一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故此处不再赘述。
[007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驱动电路、风扇装置及控电开关柜,其中,一种风扇驱动电路,设于控电开关电路周围且与市电相连,其包括:电流互感单元、与电流互感单元相连的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相连的第二开关单元以及与市电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相连的风扇,通过电流互感单元感应控电开关电路中的电流,进而生成启动电信号,由于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市电的第一连接端与用于输出触发电信号的第二连接端,因此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启动电信号导通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端向第二开关单元输出触发电信号,由于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连接市电的第三连接端与用于输出风扇用电的第四连接端,因此当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触发电信号导通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后,能够向风扇输出风扇用电,实现风扇根据风扇用电进入工作状态,对控电开关电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控电开关电路的散热性能。
[007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