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安装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2317发布日期:2021-01-30 06:3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泵安装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泵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情况下,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需要有排水装置将换热器换热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如在空调器内固定设置水泵将冷凝水进行快速导出,而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拆卸清理维修,以此固定设置的水泵结构容易对机器其它结构造成干涉,例如,为了使能够排水顺利,水泵通常与接水盘的位置相邻近,在进行拆卸接水盘时,接水盘的结构会因水泵的位置影响而无法顺利拆卸,以此导致空调器的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连接安装水泵时,方便对水泵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避免水泵对机器的内部结构,例如风管机中接水盘的拆卸移动造成干涉,从而能够方便对机器进行拆装。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机的水泵安装结构,包括板体、水泵安装架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板体上,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区别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所述水泵安装架适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处。
[0005]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区别于第二定位部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标定基准面可为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以此在水泵安装结构具体水平放置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形成有高度差,其中水泵安装架适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处,以此可根据不同需求,活动水泵安装架,将水泵安装架固定于不同的高度,在水泵安装架安装水泵后,基于水泵安装架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实现水泵不同高度的调节,以此能够实现水泵位置的改变,在应用于风管机内时,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水泵的位置后,能够避免水泵对其它结构的干涉,方便对风管机内部结构进行拆卸安装。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空调器的中隔板,所述标定基准面与所述中隔板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中隔板上。
[0007]
本技术方案中,板体为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的中隔板,通常情况下,中隔板设置于风管机本体的内部中部,以进行风管机本体的结构支撑,并将风管机的换热器和蜗壳进行隔开,其上设置有通孔以供蜗壳与换热器连通,且通常情况下,中隔板为竖直设置,基于此,以此仅需对中隔板进行简单处理,即能够方便水泵安装架进行位置调节和安装固定,并且,通常情况下,水泵安装架在安装水泵后均位于中隔板靠近换热器的一侧,此时,在中隔板上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时,尤其是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螺孔结构时,在需要调节水泵安装架的位置时,在风管机的回风口处便能够方便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空调器的顶盖板,所述定位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顶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0009]
本技术方案中,在顶盖板上设置定位部能够提供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的不同拆装方式。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螺孔结构或卡扣结构。
[0011]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螺孔结构或卡扣结构,能够方便水泵安装架高度的调节,进而方便水泵高度的调节。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顶盖板表面贴合。
[0013]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其中第一支撑板与顶盖板表面贴合,以此方便第一支撑板与顶盖板配合进行安装。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二支撑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引导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引导部适于将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连通,所述水泵安装架适于通过所述引导部活动,以使所述水泵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第二定位部处。
[0015]
本技术方案中,水泵安装架具体可通过引导部进行引导活动,并在活动至不同位置时进行固定,即具体活动至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处时进行固定,以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水泵安装架高度的调节。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定位槽结构,所述引导部为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形成的滑道,所述滑道连通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
[0017]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为定位槽结构,定位槽结构具有一开口以与滑道导通,从而水泵安装架能够通过滑动的形式在两定位部之间进行位置的切换,以此使得水泵安装架的调节更加稳固,避免卡死。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安装架包括水泵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水泵安装部上的滑动限位部,所述滑动限位部适于与所述滑道配合滑动,且所述滑动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卡接。
[0019]
本技术方案中,水泵安装架上的水泵安装部用于进行水泵的安装,其中水泵安装部上的滑动限位部用于在水泵安装架滑动后在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处进行限位固定,具体地,滑动限位部能够在滑入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内时,与定位槽结构的定位部进行卡接,从而使得水泵安装架的安装固定更加稳固,进而使得水泵的安装更加牢固。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滑道,所述滑动限位部包括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设于所述水泵安装部中,所述柱体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水泵安装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水泵安装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适于与所述滑道配合滑动,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卡接。
[0021]
本技术方案中,柱体结构具有两个端部,以此与两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
和所述滑道进行对应配合,从而使得水泵安装架的高度调节更加稳定。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安装架上设置有浮子开关连接部。
[0023]
本技术方案中,水泵安装架上设置浮子开关连接部以用于方便安装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能够对水位进行检测,在实际使用时,水泵安装结构整体位于接水盘的上方,可基于浮子开关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以便于根据水位情况进行快速排水,避免漏水。
[002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
[0025]
本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与上述水泵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有益效果相近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安装于空调器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
图2为图1中圈示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安装于空调器内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
图4为图3中圈示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中水泵安装架与定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中水泵安装架安装水泵和浮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部的侧面剖视图;
[0034]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中水泵安装架与定位部连接时的侧面剖视图;
[003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泵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1-板体;2-水泵安装架;201-水泵安装部;202-柱体结构;203
-ꢀ
浮子开关连接部;3-定位部;301-第一定位部;302-第二定位部;303-第一支撑架;313-第一支撑板;323-第二支撑板;304-第二支撑架;3041-第三支撑板;3042-第四支撑板;305-滑道;4-水泵;5-接水盘;501-接水槽;6-浮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8]
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9]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泵安装结构,包括板体1、水泵安装架2和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设置于所述板体1上,所述定位部3 包括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所述第一定位部301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区别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与所述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所述水泵安装架2适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或所述第二定
位部302 处。
[0040]
相关技术中,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需要有排水装置将换热器换热产生的冷凝水排水,如在空调器内固定设置水泵将冷凝水进行快速导出,而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拆卸清理维修,以此固定设置的水泵结构容易对机器其它结构造成干涉,例如,为了使能够排水顺利,水泵通常与接水盘的位置相邻近,在进行拆卸接水盘时,接水盘的结构会因水泵的位置影响而无法顺利拆卸,以此导致空调器的拆装不便。
[0041]
参照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水泵安装结构包括有定位部3,该定位部3设置于板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水泵安装结构在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内进行水泵安装时,板体1即可为风管机壳体所形成的板体结构,如可为风管机的中隔板或顶盖板等,其中定位部3包括有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其中第一定位部301与第二定位部302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区别于第二定位部302与标定基准面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标定基准面可为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以此在水泵安装结构具体水平放置时,第一定位部301与第二定位部302之间形成有高度差,其中水泵安装架2 适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或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处,以此可根据不同需求,活动水泵安装架2,将水泵安装架2固定于不同的高度,在水泵安装架2安装水泵4后,基于水泵安装架2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实现水泵4不同高度的调节,以此能够实现水泵4位置的改变,在应用于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内时,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水泵4的位置后,能够避免水泵4 对其它结构的干涉,方便对风管机内部结构进行拆卸安装,例如,在水泵安装结构整体位于接水盘5上时,水泵4即相应设置于接水盘5上,接水盘5上形成接水槽501,以在接取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后,通过接水槽501 进行存储,为使水泵4能够进行更好的工作,水泵4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接水槽501内,以此水泵4的部分结构所处的高度会与接水盘5的部分结构所处的高度重合,因此,在从水平方向移动拆卸接水盘5时,接水盘5会与水泵4造成干涉,从而影响接水盘5的拆卸,此时,通过水泵安装结构中水泵安装架2能够固定连接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 302处,以此能够方便调节水泵4的高度,从而使得在需要移动拆卸接水盘 5时避免因水泵4的干涉而无法操作,以此使得空调器内部结构更方便拆卸。
[0042]
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可为卡扣结构或螺孔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为螺孔结构,相应地,参照图4 和5,在水泵安装架2上可设置与之配合的螺孔结构,以进行螺栓连接,并固定,以此方便水泵安装架2高度的调节,进而方便水泵4高度的调节,在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均为螺孔结构时,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即均为板体1上开设形成的螺孔,在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均为卡扣结构时,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可通过螺钉、焊接等与板体固定连接。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为空调器的中隔板,所述标定基准面与所述中隔板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位于所述中隔板上。
[0044]
参照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板体1为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的中隔板,通常情况下,中隔板设置于风管机本体的内部中部,以进行风管机本体的结构支撑,并将风管机的换热器和蜗壳进行隔开,其上设置有通孔以供蜗壳与换热器连通,且通常情况下,中隔板为竖直设置,即与水平面垂直,也即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标定基准面垂直,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可直接位于中隔板上,并具体为螺孔结构或卡扣结构,采取螺孔结构时,即在竖直的中隔板上不同高度开设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以此仅
需对中隔板进行简单处理,即能够方便水泵安装架2进行位置调节和安装固定,并且,通常情况下,水泵安装架2 在安装水泵4后均位于中隔板靠近换热器的一侧,此时,在中隔板上设置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时,尤其是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采用螺孔结构时,在需要调节水泵安装架2的位置时,在风管机的回风口处便能够方便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为空调器的顶盖板,所述定位部3还包括第一支撑架303,所述第一支撑架303与所述顶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303上。
[0046]
参照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板体1也可为例如风管机的空调器的顶盖板,通常情况下,顶盖板为风管机本体的壳体顶板,该顶盖板大致与水平面平行,即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标定基准面平行,此时定位部3包括一第一支撑架303,该支撑架303固定连接于顶盖板上,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位于第一支撑架303上,具体的在第一支撑架303上不同高度分布,以此实现第一定位部301与第二定位部302具有高度差,进而用于调节水泵安装架2的高度位置,从而对水泵4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此防止水泵4对风管机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接水盘5进行干涉,以此方便风管机的结构的拆装,其中,在顶盖板上设置定位部3能够提供风管机不同的拆装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在顶盖板和中隔板上均可设置该定位部3,以提供多样化的位置调节。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303包括第一支撑板313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3上的第二支撑板323,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2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313与所述顶盖板表面贴合。
[0048]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303的第一支撑板313与第二支撑板323垂直,其中第一支撑板313与顶盖板表面贴合,以此方便第一支撑板313与顶盖板配合进行安装,其中第一支撑板313上可设置螺钉孔,顶盖板上相应设置螺钉孔以实现两者的配合固定,相应地,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设置于竖直的第二支撑板323的不同高度上,如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均为螺孔结构时,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即均为第二支撑板323不同高度上开设形成的螺孔,在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均为卡扣结构时,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可通过螺钉、焊接等与第二支撑板323固定连接,以供水泵安装架2的高度调节,其中参照图5和6,水泵安装架2上可包括有同样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结构,以与第二支撑板323贴合,在贴合后基于第一定位部301 或第二定位部302,以方便进行水泵安装架2的调节固定。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3包括第二支撑架 304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04上的引导部,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04上,所述引导部适于将所述第一定位部301与所述第二定位部302连通,所述水泵安装架2适于通过所述引导部活动,以使所述水泵安装架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或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处。
[0050]
参照图7-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泵安装架2具体可在定位部3上活动,并在活动至不同位置时进行固定,即具体活动至第一定位部301或第二定位部302处时进行固定,以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水泵安装架2高度的调节,具体地,定位部3的第二支撑架304上设置引导部,以此水泵安装架2可通过引导部进行引导活动,水泵安装架2与引导部的活动配合具
体可为水泵安装架2上设置有滑块,引导部为滑槽,或水泵安装架2上设置有齿轮或齿条等齿形件,引导部具有相配合的齿形件以进行齿轮引导活动,以此配合从而水泵安装架2能够通过引导部引导实现第一定位部301 和第二定位部302之间的位置变化,其中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 位于第二支撑架304上,引导部将第一定位部301与第二定位部302连通,在引导部包括有齿形件时,该连通即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位于引导部两端,从而引导部能够对水泵安装架2进行活动引导,以使水泵安装架2形成位置的变化,在水泵安装架2活动至第一定位部301或第二定位部302处时,便能够进行固定,以此方便进行水泵安装架2高度的调节。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均为定位槽结构,所述引导部为所述第二支撑架304上形成的滑道305,所述滑道305连通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
[0052]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均为定位槽结构,定位槽结构具有一开口以与第二支撑架304上形成滑道305导通,从而水泵安装架2能够通过滑动的形式在两定位部之间进行位置的切换,以此使得水泵安装架2的调节更加稳固,避免卡死。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安装架2包括水泵安装部201和设置于所述水泵安装部201上的滑动限位部,所述滑动限位部适于与所述滑道305配合滑动,且所述滑动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 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卡接。
[0054]
本实施例中,水泵安装架2上的水泵安装部201用于进行水泵4的安装,其中水泵安装部201上的滑动限位部用于在水泵安装架2滑动后在第一定位部301或第二定位部302处进行限位固定,具体地,滑动限位部能够在滑入第一定位部301或第二定位部302内时,与定位槽结构的定位部进行卡接,从而使得水泵安装架2的安装固定更加稳固,进而使得水泵4 的安装更加牢固。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30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板3041和第四支撑板3042,所述第三支撑板3041和所述第四支撑板3042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和所述滑道305,所述滑动限位部包括柱体结构202,所述柱体结构202设于所述水泵安装部201中,所述柱体结构202包括位于所述水泵安装部201 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041之间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水泵安装部201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042之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适于与所述滑道305 配合滑动,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卡接。
[0056]
参照图7和10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304大致为一盒体结构,其包括两相对的第三支撑板3041和第四支撑板3042,以此形成能够容纳水泵安装架2的部分结构的容纳腔,水泵安装架2能够在该容纳腔内滑动,其中,在第三支撑板3041和第四支撑板3042上均设置第一定位部301、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和所述滑道305,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1、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和所述滑道305为相对设置的两组,其中,滑动限位部包括柱体结构202,本实施例中柱体结构202为圆柱体,具体地,该柱体结构202可穿设在水泵安装部201内,以此能够与水泵安装部201同动,在柱体结构202设于水泵安装部201中时,柱体结构202具有两个位于水泵安装部201外的端部,即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以此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分别与两组第一定位部301、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和所述滑道305进行对应配合,从而使得水泵安装架2的高度调节更加稳定。
[0057]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安装架2上设置有浮子开关连接部203。
[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泵安装架2上设置浮子开关连接部203以用于安装浮子开关6,具体地,浮子开关连接部203为水泵安装架2上形成的缺口结构,浮子开关6能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该缺口结构处,浮子开关6能够利用开关上面磁性浮子随液位升或降,使开关检测管内设定位置的干簧管芯片动作,发出开启或关闭的开关信号,从而通过浮子开关连接部203连接浮子开关6,以使浮子开关6能够对接水盘5中的水位进行检测,在实际使用时,水泵安装结构整体位于接水盘5的上方,可基于浮子开关6检测接水盘5内冷凝水的水位,以便于根据水位情况进行快速排水,避免漏水,在实际使用时,浮子开关6可选择性与排水泵电性连接或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检测水位后根据水位情况进行快速排水控制。
[0059]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
[006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器与上述所述的水泵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近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61]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