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永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3967发布日期:2021-02-18 23:0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永磁风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永磁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风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办公室、住宅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冷却空气或介质,排除易爆、易挥发、具有腐蚀性的气体的重要装置。风机更是家禽、畜牧养殖业实现现代化大规模饲养生产的关键环控设备。目前,风机行业的动力装置普遍采用传统的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0003]
由普通异步电动机驱动的风机存在效率低,能耗高,调速控制不稳定不直观,需要中间皮带传动,整机结构复杂化等问题,给实际生产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迫切需要一种节能、高效、具有智能控制机制的智慧型风机来替代普通型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永磁风机,包括蛛网状前盖,所述蛛网状前盖固定连接在环状机壳前端,所述机壳后端连接在外框前端,所述外框前部呈圆环状,后部呈方形,所述外框后端连接进风百叶门,所述外框内下部固定连接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永磁直流同步电机,所述永磁直流同步电机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盖、电机壳、后盖,所述电机壳内设有定子,所述定子连接镶嵌永磁体的转子,所述后盖外部连接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所述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在后盖上,所述永磁直流同步电机输入端连接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输出端,所述永磁直流同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扇叶,所述永磁直流同步电机左右两侧各连接一固定卡,所述固定卡与外框内壁固定连接。
[000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设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控制模块通过gprs或wifi与应用终端相连。
[000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扇叶的材质为新型镁铝合金。
[0008]
作为优选方案,转子镶嵌的永磁体材质为稀土材料。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智能风机采用高效、节能的永磁直流同步电机作为动力驱动装置,通过采用高科技“镶嵌稀土材料永磁体的电机转子”替代传统“励磁笼式”电机转子,建立永久性磁极转子,将显著节省励磁电能消耗(电机效率提高至90%以上)。直链驱动代替皮带传动,简化风机结构,优化导流效果;同时,设有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采用数字电路控制系统,该新型电机具有数模双控功能,使风机调速稳定性、可靠性、便捷性得到了完美解决。通过新开发的手机app控制模块和驱动程序,使风机运行参数控制(例如电压、电流、功率)的目视管理、直接对话控制的功能得以实现。因而,这是一款高效、节能、智慧型新风机。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直流同步电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
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永磁风机,包括蛛网状前盖1,蛛网状前盖1固定连接在环状机壳2前端,机壳2后端连接在外框3前端,外框3前部呈圆环状,后部呈方形,外框3后端连接进风百叶门4,外框3内下部固定连接一底座5,底座5上固定连接永磁直流同步电机6,永磁直流同步电机6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盖601、电机壳602、后盖603,电机壳602内设有定子604,定子604连接镶嵌永磁体的转子605,后盖603外部连接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7,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7设有数字电路控制系统,使该新型电机具有数模双控功能,使风机调速稳定性、可靠性、便捷性得到了完美解决。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7外设有保护罩701,保护罩701固定连接在后盖603上,永磁直流同步电机6输入端连接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7输出端,永磁直流同步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扇叶8,永磁直流同步电机6左右两侧各连接一固定卡9,固定卡9与外框3内壁固定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驱动器7设有无线控制模块702,所述无线控制模块702通过gprs或wifi与应用终端相连,应用终端为手机或电脑,应用终端载有app控制模块和驱动程序,其与无线控制模块702实现网络连接能使风机运行参数控制(例如电压、电流、功率)的目视管理、直接对话控制的功能得以实现。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8的材质为新型镁铝合金。
[0018]
进一步地,转子605镶嵌的永磁体材质为稀土材料。
[001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只是作为一个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