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2399发布日期:2021-04-09 12: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蠕动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蠕动泵中,软管的磨损及其使用寿命会直接影响蠕动泵的计量精度,如何减少磨损以提高软管这一易损部件的使用寿命,是蠕动泵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采用双滚轮挤压软管的方式代替原有蠕动泵单面挤压软管的方式,滚动摩擦大大的减小了软管的摩擦磨损,使得软管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与此同时,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每个泵体组件的运动都是由单独的原驱动力进行控制,而压管部分的驱动力则是由一个原驱动力在压管组件的多个部件之间进行传递。在蠕动泵设备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各部件的加工精度误差、装配配合误差等误差的叠加,导致各组滚轮的位置存在一定差异。而在压管动作时每组滚轮所受到的动力和运动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滚轮正好压紧软管,而有的软管却并未被压紧或是已经过压,滚轮对软管的压紧程度不一致也就造成各组软管磨损差异较大,导致软管使用寿命长短也参差不齐,最终难以发挥每组软管使用寿命的最大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能够有效提升软管使用寿命的带柔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包括:防回流装置、软管组件和直线泵体组件;所述软管组件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的一侧,所述防回流装置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的另一侧,用于压紧和松开软管组件;所述直线泵体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和压管组件,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模组与压管组件进行同步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压管组件采用柔性传动连接结构,所述压管组件包括压管驱动组件和压管滚轮组件,所述压管滚轮组件包括双滚轮结构,在所述压管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压管滚轮组件的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以完成流体输送;所述防回流装置、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和压管组件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泵壳安装在机器台面板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驱动组件包括压管驱动动力部件和依次连接的压管摆杆、压管中间连杆和压管连杆;所述压管摆杆与压管驱动动力部件的输出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滚轮组件包括压管升降轴、滚轮安装座和压管滚轮;所述压管升降轴的一端与滚轮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压管驱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升降轴的一端穿设在滚轮安装座上,另一端通过压管摆杆套与压管连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置有对称结构的主动摆杆和成对设置的从动摆杆、成对设置的滚轮轴和成对设置的压管滚轮;所述主动摆杆设置在所述压管升降轴端部;所述从动摆杆的一端与主动摆杆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滚轮轴上;所述滚轮轴远离从动摆杆的端部设置有压管滚轮,所述压管滚轮用来与软管组件配合以进行挤压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摆杆与从动摆杆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摆杆套与压管连杆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组件包括弹性软管和管接头,所述弹性软管通过管架组件沿着直线往复运动模组的运动方向布置,并穿设于压管组件的双滚轮结构中间;所述弹性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管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驱动组件、防回流升降组件和防回流阀;所述防回流升降组件的一端与防回流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防回流阀连接;所述防回流阀与软管组件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包括直线驱动组件和直线往复组件;所述直线往复组件的一端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压管组件连接;通过直线往复组件实现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模组与压管组件的同步升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压管组件中设置柔性传动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利用柔性传动连接结构对各压管滚轮间的位置误差进行柔性补偿,既有效避免了出现软管承压不一致的情况,又实现了对软管进行过压保护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了软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将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和压管组件并列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中,并保持同步升降运动,使得压管组件能够同时进行直线升降运动和软管挤压动作,简化蠕动泵结构设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传动稳定性和计量精确度。

3、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滚轮安装座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弹性连接,当压管驱动力由主动轴传递至从动轴时,由于弹性连接件的拉力限位作用,实现对滚轮轴的转动角度进行弹性调节,进而避免了出现软管两侧承压不一致和压管滚轮过度压紧软管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压管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管滚轮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具体的,在压管摆杆套与压管连杆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依靠弹性连接件的拉力拉动压管摆杆套进行摆动,从而实现压管驱动力由压管驱动组件传递至压管滚轮组件中;由于是通过弹性连接件传递驱动力,压管摆杆套与压管连杆之间存在弹性调节作用,对压管滚轮的位置精度误差起到了柔性补偿作用,有效避免了出现各组软管承压不一致的情况,减少软管磨损,提高了软管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管架组件将软管组件沿直线往复运动模组的运动方向进行辅助固定,省略了盖板,使得工作软管完全裸露,清洁卫生、更换方便;同时在工作软管两侧采用大小相等的双压管滚轮实现挤压动作,减小了工作软管的磨损、提高了工作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直线泵体组件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直线泵体组件结构原理示意图(省略压管驱动电机)。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h处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直线泵体组件主视剖视图。

图7为图6中g处放大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防回流组件;11、防回流驱动组件;12、防回流升降组件;13、防回流阀;2、软管组件;21、弹性软管;22、管接头;3、管架组件;4、直线泵体组件;41、压管驱动组件;412、压管驱动动力部件;413、压管摆杆;414、压管中间连杆;415、压管连杆;42、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1、直线驱动组件;422、直线往复组件;44、压管滚轮组件;441、花键套固定座;442、压管摆杆套;443、花键滚珠套;444压管升降轴;445、滚轮安装座;446、压管滚轮;447、滚轮轴;448、主动摆杆;449、从动摆杆;450、弹性部件;46、泵体座;47、泵体罩;48、轴承;49、固定板;5、泵壳;6、机器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主要包括:防回流装置1、软管组件2和直线泵体组件4。软管组件2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4的一侧,防回流装置1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4的另一侧,用于压紧和松开软管组件2。直线泵体组件4包括并列设置的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和压管组件,通过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带动压管组件进行同步升降运动。压管组件采用柔性传动连接结构,压管组件包括压管驱动组件41和压管滚轮组件44,压管滚轮组件44包括双滚轮结构,在压管驱动组件41的驱动下,压管滚轮组件44的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2以完成流体输送。防回流装置1、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和压管组件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通过泵壳5安装在机器台面板6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压管组件中设置柔性传动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利用柔性传动连接结构对各压管滚轮间的位置误差进行柔性补偿,既有效避免了出现软管承压不一致的情况,又实现了对软管进行过压保护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将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和压管组件并列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中,并保持同步升降运动,确保压管组件同时进行直线升降运动和软管挤压动作,简化蠕动泵结构设置的同时也提高了传动稳定性和计量精确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管驱动组件41包括压管驱动动力部件412和依次连接的压管摆杆413、压管中间连杆414和压管连杆415。压管摆杆413与压管驱动动力部件412的输出端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管滚轮组件44包括压管升降轴444、滚轮安装座445和压管滚轮446。压管升降轴444的一端与滚轮安装座445连接,另一端与压管驱动组件41连接。进一步的,压管升降轴444的一端穿设在滚轮安装座445上,另一端通过压管摆杆套442与压管连杆415连接。压管驱动组件41输出的压管驱动力,通过压管连杆415传递至压管摆杆套442,进而传递至压管升降轴444,最终传递至压管滚轮446,实现挤压动作。进一步的,为了更高效的实现压管驱动力传递,压管升降轴44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旋转压管的需求即可。例如压管升降轴444可以采用花键轴组件,通过花键轴滚珠套443与压管摆杆套412连接,并通过花键轴固定座441与壳体5实现螺纹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滚轮安装座445上设置有对称结构的主动摆杆448和成对设置的从动摆杆449、成对设置的滚轮轴447和成对设置的压管滚轮446。主动摆杆448设置在压管升降轴444端部,与压管升降轴444保持同步旋转运动。从动摆杆449的一端与主动摆杆448连接,从动摆杆449的另一端穿设在滚轮轴447上。根据主动摆杆448的旋转摆动规律,从动摆杆449分别穿设在主动摆杆448两侧的滚轮轴447的对应位置。滚轮轴447远离从动摆杆449的端部设置有压管滚轮446,压管滚轮446用来与软管组件2配合以进行挤压动作。

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主动摆杆448与从动摆杆449通过弹性部件445连接。通过在滚轮安装座445的主动轴448和从动轴449之间设置弹性连接,当压管驱动力由主动轴448传递至从动轴449时,由于弹性连接件的拉力限位作用,能够对滚轮轴447的转动角度进行弹性调节,进而避免了出现软管两侧承压不一致和压管滚轮过度压紧软管的情况。进一步的,主动轴448与从动轴449之间可以通过拉伸弹簧进行传动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回流装置1包括防回流驱动组件11、防回流升降组件12和防回流阀13。防回流升降组件12的一端与防回流驱动组件11连接,另一端与防回流阀13连接。防回流阀13与软管组件2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防回流阀13具体可以是单向阀或夹管阀,或者通断阀,但也不仅限于通断阀和上述阀组。进一步的,防回流升降组件1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直线往复升降运动的需求即可。例如防回流升降组件12可以采用丝杠组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组件2包括弹性软管21和管接头22。弹性软管21通过管架组件3沿着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的运动方向布置,并穿设于两个压管滚轮446之间。弹性软管21的两端均设置有管接头22。可以理解,为了实现对弹性软管的固定设置,以提高压管效率和计量精确度,管架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器台面板6上,并与直线泵体组件4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通过管架组件3将弹性软管21穿设于两个压管滚轮446中间,实现双滚轮挤压输送,有效减小了弹性软管21的摩擦磨损。

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包括直线驱动组件421和直线往复组件422。直线往复组件422的一端与直线驱动组件421连接,另一端与压管组件连接。直线驱动组件421具体可以是直线电机。具体的,直线往复组件422在直线驱动组件421的驱动下进行直线往复升降运动,由于压管模组是与直线往复运动模组并列安装在直线泵体组件内,且直线往复组件422与滚轮安装座445连接,因此,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能够带动压管组件的进行同步升降运动。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42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直线往复运动的需求即可。例如直线往复组件422可以采用丝杠与光轴的组合件。

本实施例中,直线泵体组件4呈竖直方向布置,有效减小了整体设备的占地体积。直线往复组件422和压管升降轴444的两端分别受滚轮安装座445和固定座49的限位,起到导向和防止转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422、压管升降轴444和轴承48均封装于一个泵体罩47内,并对应设有泵体座46,以保证蠕动泵工作环境的洁净度。泵体座46密封安装于设备的机器台面板6上。整个运动部件的外侧设置有作为防尘罩的泵体罩47,所有的驱动部件均设置在泵体座46内部及机器台面板6下方,有效的密封了驱动部件,使得驱动的油污及微粒完全与药品或生物制品生产的洁净环境隔离。

工作时,由直线驱动组件421驱动,直线往复组件422带着压管组件进行升降运动,由压管驱动组件41驱动,以使压管滚轮组件44接触、挤压或离开软管组件2,随着直线往复运动模组42带着压管滚轮组件44沿着软管组件6的布置方向运动,以挤压软管组件6完成定量计量作业。在这过程中,防回流装置1也配合直线往复升降运动,与软管组件6进行配合,防止流体回流。具体的,压管驱动力由压管驱动动力部件412输出至压管摆杆413,压管摆杆413进行角度摆动,以带动压管中间连杆414运动,通过压管中间连杆414推动压管连杆415,再由压管连杆415拉动压管摆杆套442角度摆动,并将扭矩通过花键滚珠套443传递至升降花键轴444以及安装在升降花键轴444上端的主动摆杆448。对称设置的主动摆杆448两端分别通过拉伸弹簧与从动摆杆449连接,从动摆杆449安装在滚轮轴447上,如此,主动摆杆448做旋转运动时拉动拉伸弹簧,然后依靠弹簧拉力拉动从动摆杆449,致使滚轮轴447转动角度,进而带动压管滚轮446转动而实现压紧或松开弹性软管21的动作。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与实施例一的结构设置基本一致,区别之处在于,通过一组压管驱动组件41为两组以上压管滚轮组件44提供压管驱动力,并在压管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压管滚轮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具体的,通过在压管摆杆套442与压管连杆415之间设置弹性部件450,实现压管驱动组件41与压管滚轮组件44之间驱动力的柔性传递,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对压管滚轮446的位置精度误差起到柔性补偿的作用,有效避免出现各组软管承压不一致的情况,减少软管磨损,进而提高软管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压管摆杆套442与压管连杆415之间可以通过拉伸弹簧进行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由于是通过弹性连接件传递驱动力,压管摆杆套442与压管连杆415之间存在弹性调节作用,因此,滚轮安装座445中的主动轴448和从动轴449之间可以采用传统的刚性传动部件进行连接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十字连杆作为主动轴448与从动轴449之间的传动连接件。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压管驱动力由压管驱动动力部件412输出至压管摆杆413,压管摆杆413进行角度摆动,以带动压管中间连杆414运动,通过压管中间连杆414推动压管连415,再由压管连杆415拉动压管摆杆套442角度摆动,并将扭矩通过花键滚珠套443传递至升降花键轴444以及安装在升降花键轴444上端的主动摆杆448。通过拉伸弹簧将压管连杆415与各压管滚轮组件44的压管摆杆套442进行连接,压管驱动力传递至压管连杆415时,依靠拉伸弹簧的拉力传递至压管摆杆套442,进而传递至压管滚轮组件的其他传动部件。此种情形下,滚轮安装座445上对称设置的主动摆杆448两端可以分别通过十字连杆与从动摆杆449连接,从动摆杆449安装在滚轮轴447上,如此,主动摆杆448做旋转运动时通过十字连杆拉动从动摆杆449,使得滚轮轴447转动角度,带动双压管滚轮446转动而实现压紧或松开弹性软管21的动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