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5361发布日期:2021-02-18 20:1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


背景技术:

[0002]
隔膜泵是容积泵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它是依靠一个隔膜片的来回鼓动而改变工作室容积来吸人和排出液体的。伴随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隔膜泵在材质上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目前隔膜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冶金、制药等行业,特点是不需要灌引水,自吸能力强,可直接将被输送介质和传动机械件分开,有效防止介质向外泄漏,且泵体本身无轴液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现有的隔膜泵不具备增压、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解决隔膜泵出口压力问题,当进口与出口压力差过大时,影响隔膜泵正常运作,极易导致隔膜泵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该隔膜泵体积小、便于拆装,并能通过调压装置有效解决隔膜泵出口压力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泵体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端盖和支撑架,第一端盖中部设有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匹配的通孔,支撑架内部设有偏心摆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端盖的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架内部与偏心摆轮固定连接,偏心摆轮顶部集成有膜片体和用于驱动膜片体运动的活塞片,活塞片顶部集成有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的上方设有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有与吸入止回阀相匹配的隔膜室,隔膜室底部设有空心连杆,隔膜室通过空心连杆与吸入止回阀相连,安装支架顶部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设有进水口,第二支撑架另一侧设有出水口,第二支撑架内部设有与隔膜室相匹配的流体室,流体室内部设有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包括有平垫调压阀,平垫调压阀顶部设有小顶盖,小顶盖内部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内部底端设有弹簧底座,弹簧底座与中心管固定连接,弹簧底座顶部设有两组调压弹簧,调压弹簧顶部设有弹簧盖板,弹簧盖板顶部设有调压柱,调压柱贯穿小顶盖顶部,调压柱与小顶盖活动连接,泵体的底部设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顶部设有碳刷支撑架,碳刷支撑架顶部两侧均设有碳刷卡扣,该碳刷卡扣横向安装有两组碳刷,碳刷与驱动电机底部活动连接。
[0006]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7]
上述的第二端盖一侧设有出线孔,出线孔内部安装有出线保护套,出线保护套呈倒锥形,出线保护套中部设有防脱卡槽,出线保护套底部设有防水密封管。
[0008]
上述的中心管与小顶盖之间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顶盖密封圈,调压柱与小顶盖螺接,调压柱顶部设有竖向防滑条纹。
[0009]
上述的支撑架的顶部内壁设有环形卡槽,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内壁设有与环形卡槽相匹配的环形凸圈,膜片体通过环形卡槽配合环形凸圈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连接处,膜片体为反渗透膜片,活塞片底部设有四组活塞柱,活塞片通过活塞柱与偏心摆轮相连,吸入止回阀呈碗状,吸入止回阀底部与膜片体上端面连接处形成腔体。
[0010]
上述的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
上述的第二支撑架侧壁设有用于检测流体室内部压力的压力监控装置,压力监控装置呈扁状椭圆形内嵌于第二支撑架侧壁。
[0012]
上述的支撑架左侧设有补油装置,补油装置呈条形并横向贯穿支撑架左侧侧壁延伸至偏心摆轮底部。
[0013]
上述的流体室一侧设有卸压阀,卸压阀远离流体室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架侧壁并与第二支撑架侧壁固定连接。
[0014]
上述的泵体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相匹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呈筒状,限位结构顶部内壁设有环形限位板,限位结构内壁设有橡胶减震层,限位结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组连接杆,限位结构通过连接杆与泵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5]
上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原水管法兰连接。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流体室内部增设有调压装置,调压装置由平垫调压阀、小顶盖、中心管、调压弹簧、弹簧底座、调压柱以及弹簧盖板组成,在隔膜泵工作过程中通过通压力监控装置可实时监测泵体内部流体流量以及内部压力,通过旋转调压柱使调压弹簧压缩或松张,实现调节平垫调压阀阀口大小的目的,使隔膜泵具有增压、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拆装及维修,能保证系统中工作压力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压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图1至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泵体1、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12、出线孔121、出线保护套122、碳刷支撑架123、碳刷卡扣124、碳刷125、防脱卡槽126、防水密封管127、驱动电机13、限位结构14、连接杆15、环形限位板16、支撑架2、偏心摆轮21、活塞片211、活塞柱212、膜片体22、吸入止回阀23、排出止回阀24、第二支撑架25、环形卡槽26、环形凸圈261、安装支架3、隔膜室31、o型圈32、空心连杆33、流体室4、调压装置5、弹簧底座51、弹簧盖板52、顶盖密封圈53、小顶盖54、调压弹簧55、调压柱56、竖向防滑条纹561、平垫调压阀57、中心管58、压力监控装置6、进水口71、出水口72、补油装置8、泄压阀9。
[0023]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的隔膜泵,包括有泵体1,泵体1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3,泵体1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端盖11和支撑架2,第一端盖11中部设有与驱动电机13输出轴相匹配的通孔,支撑架2内部设有偏心摆轮21,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贯穿第一端盖11的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架2内部与偏心摆轮21固定连接,偏心摆轮21顶部集成有膜片体22和用于驱动膜片体22运动的活塞片211,活塞片211顶部集成有吸入止回阀23和排出止回阀24,吸入止回阀23和排出止回阀24的上方设有安装支架3,通过安装支架3固定安装有与吸入止回阀23相匹配的隔膜室31,隔膜室31底部设有空心连杆33,隔膜室31通过空心连杆33与吸入止回阀23相连,安装支架3顶部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32,支撑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5,第二支撑架25内部设有与隔膜室31相匹配的流体室4,流体室4内部设有调压装置5,调压装置5包括有平垫调压阀57,平垫调压阀57顶部设有小顶盖54,小顶盖54内部设有中心管58,中心管58内部底端设有弹簧底座51,弹簧底座51与中心管58固定连接,弹簧底座51顶部设有两组调压弹簧55,调压弹簧55顶部设有弹簧盖板52,弹簧盖板52顶部设有调压柱56,调压柱56贯穿小顶盖54顶部,调压柱56与小顶盖54活动连接,泵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端盖12,第二端盖12顶部设有碳刷支撑架123,碳刷支撑架123顶部两侧均设有碳刷卡扣124,该碳刷卡扣124横向安装有两组碳刷125,碳刷125与驱动电机13底部活动连接。
[0024]
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2一侧设有出线孔121,出线孔121内部安装有出线保护套122,出线保护套122呈倒锥形,出线保护套122中部设有防脱卡槽126,出线保护套122底部设有防水密封管127,通过出线保护套122更好的保护电源线路不受损伤,通过出线保护套122中部的防脱卡槽126可增加出线保护套122与第二端盖12连接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线保护套122发生位移,出线保护套122底部增设防水密封管127为线路安全提供保障,避免线路因进水导致的短路等现象的发生。
[0025]
实施例中,中心管58与小顶盖54之间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顶盖密封圈53,提高泵体整体的密封性,调压柱56与小顶盖54螺接,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调压柱56可实现调压柱56在小顶盖54内部上下移动,使调压柱56压缩或松张调压弹簧55,实现调节平垫调压阀57阀口大小的目的,使本装置具有增压、调压功能,调压柱56顶部设有竖向防滑条纹561,为转动调压柱56提供有利条件。
[0026]
实施例中,支撑架2的顶部内壁设有环形卡槽26,第二支撑架25的底部内壁设有与环形卡槽26相匹配的环形凸圈261,膜片体22通过环形卡槽26配合环形凸圈26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25的连接处,有效保证膜片体22的连接稳固性,同时也便于后期拆卸或更换膜片体22,膜片体22为反渗透膜片,活塞片211底部设有四组活塞柱212,活塞片211通过活塞柱212与偏心摆轮21相连,吸入止回阀23呈碗状,吸入止回阀23底部与膜片体22上端面连接处形成腔体,通过偏心摆轮21配合活塞柱212驱动活塞片211带动膜片体22做轨迹运动,使阀体内部空腔形成气压差,实现流体在吸入止回阀23、排出止回阀24和流体室4内部单向运动。
[0027]
实施例中,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泵体的组装与拆卸维修,同时可保证泵体连接的稳定性。
[0028]
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5侧壁设有用于检测流体室4内部压力的压力监控装置6,压力监控装置6呈扁状椭圆形内嵌于第二支撑架25侧壁,通过压力监控装置6可实时监测流
体室4内部流体流量及压力的大小,为调节调压装置5提供监测数据,以达到进准增压、调压的目的。
[0029]
实施例中,支撑架2左侧设有补油装置8,补油装置8呈条形并横向贯穿支撑架2左侧侧壁延伸至偏心摆轮21底部,通过补油装置8实现给偏心摆轮21及驱动电机13输出轴上油目的,可有效降低隔膜泵在运作中偏心摆轮21及驱动电机13输出轴的机械磨损,能有效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0030]
实施例中,流体室4一侧设有卸压阀9,卸压阀9远离流体室4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架25侧壁并与第二支撑架25侧壁固定连接,当隔膜泵工作压力上限时卸压阀9可自动开启或闭合,达到降低工作压力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0031]
实施例中,泵体1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13相匹配的限位结构14,限位结构14呈筒状,限位结构14顶部内壁设有环形限位板16,限位结构14内壁设有橡胶减震层,限位结构14左右两侧均设有两组连接杆15,限位结构14通过连接杆15与泵体1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结构14可将驱动电机13稳固安装在泵体1内部,防止在本装置运作过程中驱动电机13发生位移,通过限位结构14内壁的橡胶减震层可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13的稳定性,有效降低泵体1因驱动电机13工作所产生的震动。
[0032]
实施例中,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均与原水管法兰连接,提高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与原水管的连接密封性,同时也便于本装置与原水管的拆装。
[0033]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法兰将原水管口连接到隔膜泵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上,泵体1连接上适配电源,泵体1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电机13输出轴带动支撑架2内部偏心摆轮21做规律运动,偏心摆轮21通过活塞柱212推动固定在膜片体22上的活塞片211做轨迹运动,从而在隔膜室4内部及吸入止回阀23和排出止回阀24的腔体之间形成气压差,不断对进入泵体1的流体按设计要求在吸入止回阀23的腔体、排出止回阀24的腔体腔和流体室4的高压腔内进行单向运动,而流体室4内部设置有调压装置5,顺时针旋转调压装置5顶部的调压柱56,调压柱56向流体室4内部旋转延伸并压缩调压弹簧55,使平垫调压阀57阀口间隙缩小,实现增压目的;逆时针旋转调压装置5顶部的调压柱56,调压柱56向流体室4顶部旋转延伸并松张调压弹簧55,使平垫调压阀57阀口间隙扩大,实现降压目的,从而使水泵具有增压、调压及单向反渗透功能。
[0034]
本装置第二端盖12的出线孔121配备有出线保护套122,出线保护套122呈倒椎体结构,出线保护套122通过其中部外壁的防脱卡槽126与第二端盖12的出线孔紧密连接,可以使出线孔121密封水性、电源线稳固性更佳,也能更好的保护电源线不受损伤,还能提高安装便捷性,出线保护套122底部通过装配防水密封管127保障线路安全,避免线路因渗水导致短路等现象发生。
[003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