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出口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4878发布日期:2021-07-16 21:0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双输出口油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泵,特别是一种双输出口油泵。


背景技术:

2.双输出口油泵:圆形泵双油路,就是有两条油路,有两个出油孔,可以连接两根油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两根油管,也可以同时施压。
3.现有的双输出口油泵,其内部由于没有设置调压阀,导致客户能够自行对油泵内的油进行凝冻,进而降低了油泵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大多数的油泵密封性不够好,进而易造成油泄漏或外部空气进入至储油腔内,从而影响油泵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输出口油泵,为了解决油泵安全性较低和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输出口油泵,包括泵座,所述泵座的顶部通过揿手销安装有揿手折,所述揿手折的内部通过泵芯销安装有泵芯,所述泵芯的外表面套接有泵套,所述泵套与泵芯之间安装有第一y形圈,所述泵芯与泵座之间安装有第二y形圈,所述泵套与泵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口形圈;所述泵座的一端固定有储油筒,所述储油筒的顶部安装有加油孔螺栓,所述储油筒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泵座内部的拉紧螺栓,所述储油筒的内部下方分别安装有低压安全阀和高压安全阀,所述储油筒的一端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的一侧安装有盖形螺帽,所述盖形螺帽与后盖之间安装有第二口形圈,所述后盖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密封圈,所述外套密封圈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尼龙圈;所述泵座的一侧开设有泄压孔,所述的泄压孔内设置有放油阀、矩形圈和第一钢球,所述泵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高压孔和第二高压孔,所述的第一高压孔和第二高压孔内均设置有高压螺钉、第三口形圈、弹簧、第二钢球和第三钢球,所述泵座远离储油桶的一端开设有出油孔一,所述的泵座位于高压螺钉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二,所述的出油孔一与出油孔二中均安装有油堵螺栓。
6.优选地,所述揿手折通过揿手销与泵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揿手折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7.优选地,所述揿手销的两端均安装有开口挡圈。
8.优选地,所述外套密封圈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9.优选地,所述储油筒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储油筒和支架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10.优选地,所述泵座的一侧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有卡板,且所述卡板套设在放油阀内。
11.优选地,所述的卡板采用锰钢材料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油桶的内部设置有低压安全阀和高压安全阀,通过低压安全阀和高压安全阀可使客户不能自行凝冻储油筒内部的油,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出油孔一与出油孔二,可对两地进行同时施压,使用更加便捷;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口形圈、第二口形圈、第三口形圈、第一y形圈、第二y形圈、外套密封圈、外套尼龙圈和矩形圈,从而可增加油泵的密封性,防止储油筒内的油泄漏出,且避免外部空气进入至储油筒内,进而提高了油泵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中沿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3中沿b

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3中沿c

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泵座;2、第一口形圈;3、第一y形圈;4、泵套;5、第二y形圈;6、外套密封圈;7、外套尼龙圈;8、拉紧螺栓;9、低压安全阀;10、高压安全阀;11、储油筒;12、后盖;13、盖形螺帽;14、第二口形圈;15、泵芯;16、揿手折;17、揿手销;18、泵芯销;19、矩形圈;20、第一钢球;21、放油阀;22、第二钢球;23、第三钢球;24、弹簧;25、高压螺钉;26、第三口形圈;27、油堵螺栓;28、卡板;29、内六角螺栓;30、加油孔螺栓;31、开口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如图1

6所示,一种双输出口油泵,包括泵座1、第一口形圈2、第一y形圈3、泵套4、第二y形圈5、外套密封圈6、外套尼龙圈7、拉紧螺栓8、低压安全阀9、高压安全阀10、储油筒11、后盖12、盖形螺帽13、第二口形圈14、泵芯15、揿手折16、揿手销17、泵芯销18、矩形圈19、第一钢球20、放油阀21、第二钢球22、第三钢球23、弹簧24、高压螺钉25、第三口形圈26、油堵螺栓27、卡板28、内六角螺栓29、加油孔螺栓30和开口挡圈31;泵座1的顶部通过揿手销17安
装有揿手折16,揿手折16的内部通过泵芯销18安装有泵芯15,泵芯15的外表面套接有泵套4,泵套4与泵芯15之间安装有第一y形圈3,泵芯15与泵座1之间安装有第二y形圈5,泵套4与泵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口形圈2;泵座1的一端固定有储油筒11,储油筒11的顶部安装有加油孔螺栓30,储油筒11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泵座1内部的拉紧螺栓8,储油筒11的内部下方分别安装有低压安全阀9和高压安全阀10,储油筒11的一端安装有后盖12,后盖12的一侧安装有盖形螺帽13,盖形螺帽13与后盖12之间安装有第二口形圈14,后盖12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密封圈6,外套密封圈6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套尼龙圈7;泵座的1一侧开设有泄压孔,泄压孔内设置有放油阀21、矩形圈19和第一钢球20,泵座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高压孔和第二高压孔,第一高压孔和第二高压孔内均设置有高压螺钉25、第三口形圈26、弹簧24、第二钢球22和第三钢球23,泵座1远离储油桶的一端开设有出油孔一,泵座1位于高压螺钉25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二,出油孔一与出油孔二中均安装有油堵螺栓27,卸下油堵螺栓27,可以插接高压油管。
26.请着重参阅图1、3和4,揿手折16通过揿手销17与泵座1转动连接,且揿手折16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揿手销17的两端均安装有开口挡圈31,可让使用者转动揿手折16更加便捷与安全。
27.请着重参阅图1、2、5和6,泵座1的一侧通过内六角螺栓29安装有卡板28,且卡板28套设在放油阀21内,卡板28采用锰钢材料制成,卡板28有利于稳定拧动放油阀21。
28.请着重参阅图1、2、3、4、5和6,储油筒11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支架,储油筒11和支架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锈漆,防止储油筒11和支架生锈,且支架可对储油筒11起到支撑作用,并提高储油筒11的稳定性。
29.在本实施例中,外套密封圈6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提高储油筒11的密封性,防止油发生泄漏。
30.工作原理:首先,当需要放油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放油阀21,放油阀21转动并往远离泵座1的方向移动,而放油阀21移动会带动第一钢球20移动,进而可使第一钢球20不再堵塞出油孔,油则从出油孔流出;同时,由于设置有第一口形圈2、第二口形圈14、第三口形圈26、第一y形圈3、第二y形圈5、外套密封圈6、外套尼龙圈7和矩形圈19,从而可增加整个油泵的密封性,防止储油筒11内的油泄漏出,提高安全性;再者,通过设置有低压安全阀9和高压安全阀10,通过低压安全阀9和高压安全阀10可使客户不能自行凝冻储油筒11内部的油,再次提高了油泵的安全性。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座1、第一口形圈2、第一y形圈3、泵套4、第二y形圈5、外套密封圈6、外套尼龙圈7、拉紧螺栓8、低压安全阀9、高压安全阀10、储油筒11、后盖12、盖形螺帽13、第二口形圈14、泵芯15、揿手折16、揿手销17、泵芯销18、矩形圈19、第一钢球20、放油阀21、第二钢球22、第三钢球23、弹簧24、高压螺钉25、第三口形圈26、油堵螺栓27、卡板28、内六角螺栓29、加油孔螺栓30和开口挡圈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