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1132发布日期:2021-08-27 10:4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

风机噪音主要由风流旋涡、叶轮旋转和机械振动而产生,从现有的通风机结构可以看到,其进风口处直接吸进空气,是最易产生噪音的位置。这种噪声常常成为影响工人健康和干扰环境的祸源,特别是邻近生活区的风机,其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更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降低在进风口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包括壳体、降噪筒;所述壳体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凸环,凸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降噪筒为一端开口的网状结构,降噪筒的外壁上设有卡环,卡环上设有连接孔,降噪筒内依次设有漏斗形的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降噪筒的开口端安装在壳体内并通过卡环上的连接孔与凸环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导风体上设有气孔,导风体与降噪筒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降噪筒、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上均设有吸声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吸声材料为超细玻璃纤维棉。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体的大口端朝向降噪筒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的外径一致,且均通过支柱连接在降噪筒上,一号降噪环的内径大于二号降噪环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上的通风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筒的底端设有交叉的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降噪型风机进风口,通过设置降噪筒,降噪筒内部设有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能够充分吸收风机进风口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且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的降噪筒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凸环,3-安装孔,4-降噪筒,5-支杆,6-连接孔,7-导风体,8-一号降噪环,9-二号降噪环,10-通风孔,11-卡环,12-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

实施例

参阅图1-2所示,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包括壳体1、降噪筒4;所述壳体1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壳体1的开口端设有凸环2,凸环2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降噪筒4为一端开口的网状结构,降噪筒4的外壁上设有卡环11,卡环11上设有连接孔6,降噪筒4内依次设有漏斗形的导风体7、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降噪筒4的开口端安装在壳体1内并通过卡环11上的连接孔6与凸环2上的安装孔3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导风体7上设有气孔12,导风体7与降噪筒4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均设有通风孔10;所述降噪筒4、导风体7、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均设有吸声材料。

所述吸声材料为超细玻璃纤维棉。

所述导风体7的大口端朝向降噪筒4的底端。

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的外径一致,且均通过支柱连接在降噪筒4上,一号降噪环8的内径大于二号降噪环9的内径。

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的通风孔10交错设置。

所述降噪筒4的底端设有交叉的支杆5。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

使用时,螺栓穿过卡环上的连接孔与凸环上的安装孔将降噪筒与风机进风口连接在一起,降噪筒的开口端位于风机进风口的内部,当风机运转将风自风机进风口吸入时,经过降噪筒进行降噪,并通过降噪筒上的超细玻璃纤维棉吸收噪音,吸入的风经过导风体时自导风体上的气孔、导风体与降噪筒之间的间隙流经一号降噪环,再经一号降噪环的中心、通风孔、一号降噪环与降噪筒之间的间隙流经二号降噪环,再经二号降噪环的中心、通风孔、二号降噪环与降噪筒之间的间隙流入,风经过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及其上的超细玻璃纤维棉逐级进行吸收,降低噪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降噪筒(4);所述壳体(1)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壳体(1)的开口端设有凸环(2),凸环(2)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降噪筒(4)为一端开口的网状结构,降噪筒(4)的外壁上设有卡环(11),卡环(11)上设有连接孔(6),降噪筒(4)内依次设有漏斗形的导风体(7)、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降噪筒(4)的开口端安装在壳体(1)内并通过卡环(11)上的连接孔(6)与凸环(2)上的安装孔(3)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导风体(7)上设有气孔(12),导风体(7)与降噪筒(4)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均设有通风孔(10);所述降噪筒(4)、导风体(7)、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均设有吸声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为超细玻璃纤维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7)的大口端朝向降噪筒(4)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的外径一致,且均通过支柱连接在降噪筒(4)上,一号降噪环(8)的内径大于二号降噪环(9)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降噪环(8)、二号降噪环(9)上的通风孔(10)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筒(4)的底端设有交叉的支杆(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型风机进风口,涉及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降噪筒;所述壳体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凸环,凸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降噪筒为一端开口的网状结构,降噪筒的外壁上设有卡环,卡环上设有连接孔,降噪筒内依次设有漏斗形的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降噪筒的开口端安装在壳体内并通过卡环上的连接孔与凸环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导风体上设有气孔,导风体与降噪筒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降噪筒、导风体、一号降噪环、二号降噪环上均设有吸声材料。降低在进风口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吴峰;杨云盛;褚志清;夏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能流体机械(玉溪)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