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515发布日期:2021-08-24 12:0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式滤网,具体为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属于核电机组辅助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主给水泵组由分别由前置泵、电机、液力耦合器、压力级串联而成。泵组设计了两个滤网,前置滤网为锥形滤网,设置在前置泵入口,中间滤网为圆柱形性滤网,设置压力级泵入口。整个泵组通过两个滤网来过滤输送介质中的杂质,保证泵组可靠运行。

核电电动主给水泵组自机组运行后,中间滤网压差值上升较快。现有技术中,可拆卸式安装在压力级泵入口的滤网的内部仅通过龙骨和和龙骨上的筋板进行支撑,支撑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滤网在持续压差高的环境中容易变形或者破损,如果滤网破损将失去过滤作用,这会导致核电电动主给水泵组不可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对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进行加固,防止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变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包括圆柱部分、圆台部分、端部和龙骨,所述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台部分远离圆柱部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有端部,所述圆柱部分远离圆台部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龙骨穿设于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的内部;

所述圆台部分的内圆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沿其长度方向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固装置与龙骨位于圆台部分内部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柱部分的内圆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沿其长度方向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固装置与龙骨位于圆柱部分内部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其对应的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为一体;

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远离圆柱部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环的内圆周面,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远离圆台部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环的内圆周面。

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一加强筋堵住圆台部分的内圆周面上的第一滤孔,所述圆台部分的内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排第一滤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相邻两排第一滤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强筋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一加强筋的侧面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于龙骨位于圆台部分内部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堵住圆台部分的内圆周面上的第一滤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小于第一加强筋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板的宽度。

优选的,为了使得多个第一连接柱的长度更加适应住圆台部分的内径,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柱的长度由圆柱部分朝向第一固定环的方向逐渐变短。

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二加强筋堵住圆柱部分的内圆周面上的第二滤孔,所述圆柱部分的内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排第二滤孔,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相邻两排第二滤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强筋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第二加强筋的侧面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于龙骨位于圆柱部分内部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杆堵住圆柱部分的内圆周面上的第二滤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小于第二加强筋的宽度,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圆台部分的内部增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加固装置,通过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固装置和龙骨配合对圆台部分的内圆周面进行支撑,从而对圆台部分进行加固,防止圆台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圆柱部分的内部增设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加固装置,通过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固装置和龙骨配合对圆柱部分的内圆周面进行支撑,从而对圆柱部分进行加固,防止圆柱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变形;

2、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对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进行加固;

3、第一加强筋、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一连接杆不会堵住圆台部分内圆周面上的第一滤孔,有利于圆台部分发挥正常的过滤功能,第二加强筋、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杆不会堵住圆柱部分内圆周面上的第二滤孔,有利于圆柱部分发挥正常的过滤功能,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圆台部分沿其轴线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圆柱部分沿其轴线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中:1、圆柱部分;2、圆台部分;3、第一固定环;4、第二固定环;5、端部;6、第一加固装置;61、第一连接板;62、第一连接杆;63、第一连接柱;7、龙骨;8、第二加固装置;81、第二连接板;82、第二连接杆;83、第二连接柱;9、第一加强筋;10、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给水泵的可拆式滤网,应用该可拆式滤网的主给水泵组由分别由前置泵、电机、液力耦合器、压力级泵串联而成,该可拆式滤网可拆卸式安装在压力级泵入口;

包括圆柱部分1、圆台部分2、端部5和龙骨7,圆柱部分1和圆台部分2固定连接为一体,圆台部分2远离圆柱部分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3固定连接有端部5,端部5为现有产品,圆柱部分1远离圆台部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龙骨7穿设于圆柱部分1和圆台部分2的内部;

圆台部分2的内圆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加强筋9,第一加强筋9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每个第一加强筋9沿其长度方向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固装置6与龙骨7位于圆台部分2内部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圆柱部分1的内圆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加强筋10,第二加强筋10的数量不少于三个,第二加强筋10的数量与第一加强筋9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10沿其长度方向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固装置8与龙骨7位于圆柱部分1内部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多个第一加强筋9与多个第二加强筋1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加强筋9与其对应的第二加强筋10固定连接为一体;

多个第一加强筋9远离圆柱部分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环3的内圆周面,多个第二加强筋10远离圆台部分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环4的内圆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圆台部分2的内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排第一滤孔,每个第一加强筋9位于相邻两排第一滤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加固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强筋9上的第一连接板61,第一连接板61背离第一加强筋9的侧面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2,第一连接杆62背离第一连接板6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柱63固定连接于龙骨7位于圆台部分2内部的外圆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连接板61的宽度小于第一加强筋9的宽度,第一连接杆6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板61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每个第一加强筋9上的多个第一连接柱63的长度由圆柱部分1朝向第一固定环3的方向逐渐变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圆柱部分1的内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排第二滤孔,每个第二加强筋10位于相邻两排第二滤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加固装置8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强筋10上的第二连接板81,第二连接板81背离第二加强筋10的侧面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82,第二连接杆82背离第二连接板81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柱83固定连接于龙骨7位于圆柱部分1内部的外圆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连接板81的宽度小于第二加强筋10的宽度,第二连接杆82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板81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加强筋9、第一加固装置6和龙骨7配合对圆台部分2的内圆周面进行支撑,从而对圆台部分2进行加固,防止圆台部分2在使用过程中变形,通过第二加强筋10、第二加固装置8和龙骨7配合对圆柱部分1的内圆周面进行支撑,从而对圆柱部分1进行加固,防止圆柱部分1在使用过程中变形;

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4固定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对圆柱部分1和圆台部分2进行加固;

第一加强筋9、第一连接板61以及第一连接杆62不会堵住圆台部分2内圆周面上的第一滤孔,有利于圆台部分2发挥正常的过滤功能,第二加强筋10、第二连接板81以及第二连接杆82不会堵住圆柱部分1内圆周面上的第二滤孔,有利于圆柱部分1发挥正常的过滤功能,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