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6679发布日期:2021-06-08 12:0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排污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


背景技术:

2.排污泵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港口装船和卸船系统、农业灌溉的排污。通常是由驱动设备通过联轴器和长轴来驱动排污泵来进行介质输送。潜水排污泵的安全和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应用系统能否正常运营,所以对于潜水排污泵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安装、运行、维护都有较高的要求。
3.现有的排污泵,是单叶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将水中的杂物直接带入到转轴或者是叶轮上,造成叶轮抱死或者降低叶轮转速,该情况会造成电机烧坏或者降低电机寿命,并且在清理泵内堵塞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6.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所述的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包括:
7.泵体,具有进口、出口;
8.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旋转设置于所述泵体内,所述泵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叶轮的第一入管、连通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二入管、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叶轮的第一出管、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二出管;
9.第一动力分配机构,具有输出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输出轴与外部电机固定连接;
10.阻尼机构,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能够阻滞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11.第二动力分配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具有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叶轮连接;
12.第一清洁板与第二清洁板,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上均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一清洁板与所述第二清洁板上与所述叶片对应的开设有清洁孔,使得叶片插接于所述清洁孔内,当所述输出轴反转时,能够使所述第一清洁板向远离所述第三转轴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所述第二清洁板向远离所述第四转轴的方向移动,随着所述第一清洁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叶轮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清洁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叶轮移动,所述叶片上的杂质能够被所述清洁孔的内壁刮落。
13.当所述第一叶轮锁死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分配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二叶轮转速提高,从而减少由于所述第一叶轮锁死而导致的排污泵流量损失;当所述第二叶轮锁死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叶轮转速提高,从而减少由于所述第二叶轮锁死而引起的排污泵流量损失;当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二叶轮均锁死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分配机构,能够将动力输出至所述阻尼机构,从而避免所述电机过热。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分配机构还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具有水平肢和竖直肢,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竖直肢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竖直肢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锥齿轮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水平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水平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均分别与所述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壳体、阻尼叶轮,所述壳体内充满粘稠液体,所述阻尼叶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力分配机构还包括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均包括水平肢和竖直肢,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和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和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水平肢及所述第四连接杆的水平肢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八锥齿轮上,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竖直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竖直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二锥齿轮均分别与所述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九锥齿轮和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一锥齿轮和所述第四转轴固定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以可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拉簧,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外凸台,所述第一叶轮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外凸台卡接的第一内凸台;所述第二叶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以可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之间设置有第四拉簧,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外凸台,所述第二叶轮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外凸台卡接的第二内凸台,当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外凸台与所述第一内凸台卡接,所述第二外凸台与所述第二内凸台卡接,从而使所述第三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叶轮旋转,且所述第四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叶轮旋转。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棘轮组件,所述第一单向棘轮组件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与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一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上设置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棘轮组件,所述第二单向棘轮组件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棘爪与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棘轮和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和所述第一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上设置有第二棘爪,使得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二叶轮均只能够进行正向旋转。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洁板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清洁板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当所述第三转轴反转时,通过所述第一外凸台与所
述第一内凸台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清洁板向远离所述第三转轴方向移动,从而对所述第一叶轮进行清洁,当所述第四转轴反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外凸台与所述第二内凸台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清洁板向远离所述第四转轴方向移动,从而对所述第二叶轮进行清洁。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管内设置第一单向阀,使液体单向的经由所述第一出管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泵体,所述第二出管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液体单向的经由所述第二出管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泵体。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1.通过双叶轮的设计,使得该排污泵的抽水力度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且在其中一个叶轮堵塞或抱死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叶轮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排污泵的可靠性;
23.2.通过第二动力分配机构将动力输送至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上,使得其中一个叶轮抱死时动力可以分散至另一叶轮上,从而达到防止排污泵流量过度减少的目的,设计巧妙;
24.3.通过第一动力分配机构将动力输送至第二动力分配机构和阻尼机构,使得双叶轮抱死时动力可以分散至阻尼机构上,从而可以防止电机烧坏或者降低电机寿命,提高了污水泵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5.4.通过阻尼机构内黏稠流体产生阻力,使得双叶轮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动力优先分配至叶轮,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6.5.通过输出轴反转控制清洁板对叶轮堵塞物进行清理,使得排污泵在完全堵塞情况下无需拆卸清理,从而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的主视图;
2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1的a

a面的剖视图;
29.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2的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
30.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1的b

b面的剖视图;
31.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2的c

c面的剖视图;
32.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2的d

d面的剖视图;
33.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6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34.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阻尼机构的剖视图;
35.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叶轮的立体图;
36.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主要展示了第一清洁板的结构;
37.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3的g

g处的剖视图;
38.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根据图3的h

h处的剖视图;
39.图中,第一叶轮11、第一出管111、第一入管112、第一内凸台113、叶片1132、第二叶轮12、第二出管121、第二入管122、第二内凸台123、第一单向阀13、第一拉簧131、第二单向阀14、第二拉簧141、输出轴15、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6、第一锥齿轮161、第二锥齿轮162、第三锥齿轮163、第四锥齿轮164、第五锥齿轮165、第六锥齿轮166、第一连接杆1661、第二连接杆1662、第一转轴167、第二转轴168、阻尼叶轮1681、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第七锥齿轮171、第
八锥齿轮172、第三连接杆1721、第四连接杆1722、第九锥齿轮173、第三转轴174、第三拉簧1741、第一传动轴1742、第一外凸台1743、第十锥齿轮175、第十一锥齿轮176、第四转轴177、第四拉簧1771、第二传动轴1772、第二外凸台1773、第十二锥齿轮178、清洁板114、清洁孔1141、第一单向棘轮组件191、第一棘轮1911、第一转动块1912、第一棘爪1913、第二单向棘轮组件192、第二棘轮1921、第二转动块1922、第二棘爪1923。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3.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所述的自清洁防堵塞排污泵包括:
44.泵体1,具有进口f、出口e;
45.第一叶轮11与第二叶轮12,旋转设置于所述泵体1内,所述泵体1内开设有连通所述进口f与所述第一叶轮11的第一入管112、连通所述进口f与所述第二叶轮12的第二入管122、连通所述出口e与所述第一叶轮11的第一出管111、连通所述出口e与所述第二叶轮12的第二出管121;
46.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6,具有输出轴15、第一转轴167、第二转轴168,所述输出轴15与外部电机固定连接;
47.阻尼机构18,与所述第二转轴168连接,能够阻滞所述第二转轴168旋转;
48.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与所述第一转轴167连接,具有第三转轴174与第四转轴177,所述第三转轴174与所述第一叶轮11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77与所述第二叶轮12连接;
49.第一清洁板114与第二清洁板115,所述第一叶轮11与第二叶轮12上均设置有叶片1132,所述第一清洁板114与所述第二清洁板115上与所述叶片1132对应的开设有清洁孔1141,使得叶片1132插接于所述清洁孔1141内,当所述输出轴15反转时,能够使所述第一清洁板114向远离所述第三转轴174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所述第二清洁板115向远离所述第四转轴177的方向移动,随着所述第一清洁板114相对于所述第一叶轮11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清洁板115相对于所述第二叶轮12移动,所述叶片1132上的杂质能够被所述清洁孔1141的内壁刮落,
50.当所述第一叶轮11锁死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能够使所述第二叶轮
12转速提高,从而减少由于所述第一叶轮11锁死而导致的排污泵流量损失;当所述第二叶轮12锁死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叶轮11转速提高,从而减少由于所述第二叶轮12锁死而引起的排污泵流量损失;当所述第一叶轮11与所述第二叶轮12均锁死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6,能够将动力输出至所述阻尼机构18,从而避免所述电机过热。
51.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6还包括:第一锥齿轮161、第二锥齿轮162、第三锥齿轮163、第四锥齿轮164、第五锥齿轮165、第六锥齿轮166、第一连接杆1661、第二连接杆1662,所述第一连接杆166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662均具有水平肢和竖直肢,所述第一锥齿轮161与所述输出轴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6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166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166与所述第一转轴16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661的竖直肢及所述第二连接杆1662的竖直肢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锥齿轮166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661的水平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锥齿轮165,所述第二连接杆1662的水平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62,所述第二锥齿轮162、所述第五锥齿轮165均分别与所述第三锥齿轮163、所述第四锥齿轮164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164与所述第一转轴1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163与所述第二转轴168固定连接。
52.优选的,所述阻尼机构18包括壳体1682、阻尼叶轮1681,所述壳体1682内充满粘稠液体,所述阻尼叶轮1681与所述第二转轴168固定连接。
53.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还包括第七锥齿轮171、第八锥齿轮172、第九锥齿轮173、第十锥齿轮175、第十一锥齿轮176、第十二锥齿轮178、第三连接杆1721、第四连接杆1722,所述第三连接杆1721与所述第四连接杆1722均包括水平肢和竖直肢,所述第七锥齿轮171与所述第一转轴1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171和所述第八锥齿轮172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172和所述第三转轴17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721的水平肢及所述第四连接杆1722的水平肢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八锥齿轮172上,所述第三连接杆1721的竖直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锥齿轮175,所述第四连接杆1722的竖直肢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178,所述第十锥齿轮175、所述第十二锥齿轮178均分别与所述第九锥齿轮173、所述第十一锥齿轮176啮合,所述第九锥齿轮173和所述第三转轴174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一锥齿轮176和所述第四转轴177固定连接。
54.优选的,所述第一叶轮11通过第一传动轴1742与所述第三转轴174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742与所述第三转轴174以可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742与所述第三转轴174之间设置有第三拉簧1741,所述第一传动轴1742上设置有第一外凸台1743,所述第一叶轮11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外凸台1743卡接的第一内凸台113;所述第二叶轮12通过第二传动轴1772与所述第四转轴177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772与所述第四转轴177以可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772与所述第四转轴177之间设置有第四拉簧1771,所述第二传动轴1772上设置有第二外凸台1773,所述第二叶轮12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外凸台1773卡接的第二内凸台123,当所述第三转轴174与所述第四转轴177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外凸台1743与所述第一内凸台113卡接,所述第二外凸台1773与所述第二内凸台123卡接,从而使所述第三转轴174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叶轮11旋转,且所述第四转轴177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叶轮12旋转。
55.优选的,所述第一叶轮11和所述泵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棘轮组件191,所述第一单向棘轮组件191包括第一棘轮1911、第一棘爪1913与第一转动环1912,所述第一棘轮
1911和所述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1912和所述第一叶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1912上设置有第一棘爪1913,所述第二叶轮12与所述泵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棘轮组件192,所述第二单向棘轮组件192包括第二棘轮1921、第二棘爪1923与第二转动环1922,所述第二棘轮1921和所述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1922和所述第一叶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1922上设置有第二棘爪1923,使得所述第一叶轮11与所述第二叶轮12均只能够进行正向旋转。
56.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洁板114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742上,所述第二清洁板115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772上,当所述第三转轴174反转时,通过所述第一外凸台1743与所述第一内凸台113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清洁板114向远离所述第三转轴174方向移动,从而对所述第一叶轮11进行清洁,当所述第四转轴177反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外凸台1773与所述第二内凸台123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清洁板115向远离所述第四转轴177方向移动,从而对所述第二叶轮12进行清洁。
57.优选的,所述第一出管111内设置第一单向阀13,使液体单向的经由所述第一出管111从所述出口e排出所述泵体1,所述第二出管121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4,使液体单向的经由所述第二出管121从所述出口e排出所述泵体1。
58.本发明具有如下多个工作状态:
59.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未抱死状态时:如图2所示,输出轴15正转做功,通过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7同步带动第一转轴167与第二转轴168旋转,由于第二转轴168与阻尼机构18连接,使得第二转轴168旋转时受到较大阻力,从而使大部分动力优先分配至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旋转,通过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同步带动第三转轴174与第四转轴177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同步旋转做功,从而通过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将液体从第一入管112和第二入管122吸入,随后将液体泵出至第一出管111和第二出管121,由于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4通过液体泵出压力开启,使得液体能够从出管f泵出;
6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杆1661、第二连接杆1662、第三连接杆1721、第四连接杆1722均具有竖直肢与水平肢。
61.本发明其中一个叶轮抱死状态时:当第一叶轮11抱死,液体无法通过第一入管112泵出至出管f,使得第一单向阀13没有受到第一叶轮11泵出液体的压力,从而通过第一拉簧131作用将第一单向阀13闭合防止液体倒灌。第一转轴167旋转,通过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将动力分配至第二叶轮12,以提高第二叶轮12的转速,从而补偿第一叶轮11抱死造成的流量损失;
62.同理,当第二叶轮12抱死,液体无法通过第二入管122泵出至出口e,使得第二单向阀14没有受到第二叶轮12泵出液体的压力,从而通过第一拉簧131将第一单向阀13闭合防止液体倒灌。第一转轴167旋转,通过第二动力分配机构17将动力分配至第一叶轮11,以提高第一叶轮11的转速,从而补偿第二叶轮12抱死造成的流量损失;
63.本发明第一叶轮11与第二叶轮12均抱死状态时:由于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抱死,液体无法通过第一入管112和第二入管122泵出至出管f,使得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4没有受到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泵出液体的压力,使得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4闭合防止液体倒灌。当第一转轴167无法旋转时,动力通过第一动力分配机构16分配至第
二转轴168,从而在第一叶轮11和第二叶轮12抱死状态下不会造成输出轴15抱死,避免电机过热;
64.本发明清理叶轮堵塞物状态时:输出轴15反转做功,能够同时带动第一转轴167、第二转轴168反向旋转,由于第二转轴168与阻尼机构18连接,阻尼机构18内部充满粘稠流体,使得第二转轴168旋转时受到较大阻力,从而动力优先分配至第一转轴1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叶轮11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棘轮组件191,所述第二叶轮12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棘轮组件192,所述第一单向棘轮组件191包括第一棘轮1911、第一转动环1912、第一棘爪1913,第一棘轮1911和泵体1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环1912和第一叶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1912上设置有第一棘爪1913,所述第二单向棘轮组件192包括第二棘轮1921、第二转动环1922、第三棘爪1923,第二棘轮1921和泵体1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环1921和第一叶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1922上设置有第二棘爪1923,使得所述第一叶轮11与第二叶轮12均只能够进行正向旋转,当输出轴15反转时,第一棘爪1913限制第一叶轮11旋转,第二棘爪1921限制第二叶轮12旋转,由于第一传动轴1742、第二传动轴1772分别与第一清洁板114及第二清洁板115转动连接,使第一外凸台1743和第一内凸台113发生相对运动,同时第二外凸台1773与第二内凸台123也相对运动,将第一清洁板114与第二清洁板115均向叶片1132的外侧顶出,从而能够清洁第一叶轮11与第二叶轮12上堵塞物,完成清理后输出轴15正转即可重新工作。
6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