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13904发布日期:2021-12-28 21:3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

冷凝(放热)

膨胀

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压缩机分为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等。词条介绍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分类、配件、规格、运转要求、压缩机的生产、常见故障以及环保要求、选型原则、安装条件以及发展趋势。
3.氨用螺杆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要利用润滑油对高速运转的转子进行润滑、降温、降噪,因此润滑油就会升温,通过自身冷凝系统的液化氨对润滑油冷却降温,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转。
4.现有技术中,在两套高低压系统压缩机内,分别带有独立的油冷却系统,正常情况下可满足生产需求,如果其中一套氨冷凝系统发生故障无法运行,则没有冷凝液氨冷却润滑油,从而导致另一套压缩机也无法运行,则会给生产带来隐患甚至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于提供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气氨管线与控制阀门的设置,可通过对控制阀门的开启,来保证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的正常运行,且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具有改动幅度小,易于操作的特点,从而使得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并联,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备用,这样即使其中一套冷凝系统故障,也可运行另一套冷凝系统,从而保证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极大提高生产安全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包括一号氨冷凝器、一号贮氨器、一号油冷器、一号压缩机、二号氨冷凝器、二号贮氨器、二号油冷器以及二号压缩机,所述一号氨冷凝器的输出端与一号贮氨器的输入端之间连通设置有液氨输送管,所述一号贮氨器的输出端与一号油冷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液氨输送管进行连通,所述二号氨冷凝器的输出端与二号贮氨器的输入端以及二号贮氨器的输入端与二号油冷器的输入端均通过液氨输送管连通,所述一号氨冷凝器的一侧的输入端与一号油冷器的一侧的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有二号气氨输送管,所述二号氨冷凝器的一侧的输入端与二号油冷器的一侧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气氨输送管连通,所述一号氨冷凝器与二号氨冷凝器上的二号气氨输送管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氨管线,所述一号贮氨器的输出端与二号贮氨器的输出端上的液氨输送管之间通过气氨管线进行连通,所述气氨管线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油冷器的输出端与一号压缩机的输入端以及二号油冷器的输出端与二号压缩机的输入端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出油管。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压缩机的输出端与一号油冷器的输入端之间以及二号压缩机的输出端与二号油冷器的输入端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入油管,所述输出油管与输入油管上均设置有油液过滤器。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压缩机的输出端与一号氨冷凝器远离二号气氨输送管的一侧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一号气氨输送管,所述二号压缩机的输出端与二号氨冷凝器远离二号气氨输送管的一侧的输入端通过一号气氨输送管进行连通。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气氨输送管与二号气氨输送管上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仪。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压缩机的下端的输入端与二号压缩机的下端的输入端均连通设置有三号气氨输送管。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氨输送管的两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泄漏检测仪。
14.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一号氨冷凝器、一号贮氨器、一号油冷器、一号压缩机、二号氨冷凝器、二号贮氨器、二号油冷器以及二号压缩机开启;
16.s2、一号氨冷凝器与二号氨冷凝器将气氨液化,通过液氨输送管将液氨分别输送给一号贮氨器与二号贮氨器;
17.s3、一号贮氨器与二号贮氨器再通过液氨输送管分别将液氨输送至一号油冷器与二号油冷器;
18.s4、一号油冷器与二号油冷器将液氨气化,再通过二号气氨输送管分别输送至一号氨冷凝器与二号氨冷凝器,同时一号油冷器与一号压缩机以及二号油冷器与二号压缩机之间通过输出油管与输入油管将油液互换;
19.s5、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分别通过一号气氨输送管将气氨输送至一号氨冷凝器与二号氨冷凝器,同时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内均通过三号气氨输送管输入气氨。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步骤s中,在一号氨冷凝器或二号氨冷凝器损坏,则将控制阀门打开,使得二号气氨输送管内的气氨通过气氨管线进入未损坏的二号氨冷凝器或一号氨冷凝器内,随后一号贮氨器或二号贮氨器的输出端的液氨输送管将液氨通过气氨管线输入一号油冷器或二号油冷器内。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步骤s中,在一号油冷器或二号油冷器损坏,则将控制阀门开启,二号油冷器或一号油冷器上的二号气氨输送管内的气氨通过气氨管线进入一号氨冷凝器与二号氨冷凝器内,再通过液氨输送管之间的气氨管线将液氨输送至一号油冷器或二号油冷器内。
22.有益效果
2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通过气氨管线与控制阀门的设置,可通过对控制阀门的开启,来保证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的正常运行,且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具有改动幅度小,易于操作的特点,从而使得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并联,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备用,这样即使其中一套冷凝系统故障,也可运行另一套冷凝系统,从而保证一号压缩机与二号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极
大提高生产安全性,通过压力检测仪的设置,可对气氨的压力值进行检测,通过压力值的变化,可调节气氨的进入的量,同时可检测一号气氨输送管是否泄漏,通过泄漏检测仪的设置,可增加液氨输送管的密封性,同时通过油液过滤器的设置,可对油液进行过滤,从而降低油液出传递中油液内的杂质含量,从而增加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图1为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的装置图。
26.图中:1、一号氨冷凝器;2、一号贮氨器;3、一号油冷器;4、一号压缩机;5、二号氨冷凝器;6、二号贮氨器;7、二号油冷器;8、二号压缩机;9、一号气氨输送管;10、二号气氨输送管;11、压力检测仪;12、输出油管;13、输入油管;14、油液过滤器;15、气氨管线;16、控制阀门;17、液氨输送管;18、泄漏检测仪;19、三号气氨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请参照图1所示,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装置,包括一号氨冷凝器1、一号贮氨器2、一号油冷器3、一号压缩机4、二号氨冷凝器5、二号贮氨器6、二号油冷器7以及二号压缩机8,其特征在于,一号氨冷凝器1的输出端与一号贮氨器2 的输入端之间连通设置有液氨输送管17,一号贮氨器2的输出端与一号油冷器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液氨输送管17进行连通,二号氨冷凝器5的输出端与二号贮氨器6的输入端以及二号贮氨器6的输入端与二号油冷器7的输入端均通过液氨输送管17连通,一号氨冷凝器 1的一侧的输入端与一号油冷器3的一侧的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有二号气氨输送管10,二号氨冷凝器5的一侧的输入端与二号油冷器7 的一侧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气氨输送管10连通,一号氨冷凝器1与二号氨冷凝器5上的二号气氨输送管10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氨管线15,一号贮氨器2的输出端与二号贮氨器6的输出端上的液氨输送管17 之间通过气氨管线15进行连通,气氨管线15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16。
31.一号油冷器3的输出端与一号压缩机4的输入端以及二号油冷器 7的输出端与二号压缩机8的输入端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出油管12。一号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一号油冷器3
的输入端之间以及二号压缩机 8的输出端与二号油冷器7的输入端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入油管13,输出油管12与输入油管13上均设置有油液过滤器14。
32.一号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一号氨冷凝器1远离二号气氨输送管 10的一侧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一号气氨输送管9,二号压缩机8的输出端与二号氨冷凝器5远离二号气氨输送管10的一侧的输入端通过一号气氨输送管9进行连通。
33.一号气氨输送管9与二号气氨输送管10上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仪 11。
34.一号压缩机4的下端的输入端与二号压缩机8的下端的输入端均连通设置有三号气氨输送管19。
35.液氨输送管17的两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泄漏检测仪18。
36.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阀门16与控制阀门16的设置,在使用时,若一号氨冷凝器1、二号氨冷凝器5、一号油冷器3、二号油冷器7之间任意一个损坏时,可通过控制阀门16控制气氨管线15的连通,从而使得液氨输送管17上的气氨管线15之间的液氨互通,二号气氨输送管10上的气氨管线15之间的气氨互通,实现了一号氨冷凝器1、一号贮氨器2与二号氨冷凝器5、二号贮氨器6之间的系统互联互通,一号油冷器3、一号压缩机4与二号油冷器7、二号压缩机8之间的系统并联,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备用,这样即使其中一套冷凝系统故障,也可运行另一套冷凝系统,从而保证一号压缩机 4与二号压缩机8的正常运行,从而极大地极大提高生产安全性,同时通过压力检测仪11的设置,可对气氨的压力值进行检测,通过压力值的变化,可调节气氨的进入的量,同时可检测一号气氨输送管9 是否泄漏,通过泄漏检测仪18的设置,可增加液氨输送管17的密封性,同时通过油液过滤器14的设置,可对油液进行过滤,从而降低油液出传递中油液内的杂质含量,从而增加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37.本发明还提供了多台螺杆压缩机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联合运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步骤一、将一号氨冷凝器1、一号贮氨器2、一号油冷器3、一号压缩机4、二号氨冷凝器5、二号贮氨器6、二号油冷器7以及二号压缩机8开启。
39.步骤二、一号氨冷凝器1与二号氨冷凝器5将气氨液化,通过液氨输送管17将液氨分别输送给一号贮氨器2与二号贮氨器6。
40.步骤三、一号贮氨器2与二号贮氨器6再通过液氨输送管17分别将液氨输送至一号油冷器3与二号油冷器7。
41.步骤四、一号油冷器3与二号油冷器7将液氨气化,再通过二号气氨输送管10分别输送至一号氨冷凝器1与二号氨冷凝器5,同时一号油冷器3与一号压缩机4以及二号油冷器7与二号压缩机8之间通过输出油管12与输入油管13将油液互换。
42.步骤五、一号压缩机4与二号压缩机8分别通过一号气氨输送管 9将气氨输送至一号氨冷凝器1与二号氨冷凝器5,同时一号压缩机 4与二号压缩机8内均通过三号气氨输送管19输入气氨。
43.在步骤一中,若一号氨冷凝器1或二号氨冷凝器5损坏,则将控制阀门16打开,使得二号气氨输送管10内的气氨通过气氨管线15 进入未损坏的二号氨冷凝器5或一号氨冷凝器1内,随后一号贮氨器 2或二号贮氨器6的输出端的液氨输送管17将液氨通过气氨管线15 输入一号油冷器3或二号油冷器7内。
44.在步骤一中,若一号油冷器3或二号油冷器7损坏,则将控制阀门16开启,二号油冷
器7或一号油冷器3上的二号气氨输送管10内的气氨通过气氨管线15进入一号氨冷凝器1与二号氨冷凝器5内,再通过液氨输送管17之间的气氨管线15将液氨输送至一号油冷器3 或二号油冷器7内。
45.本发明,通过气氨管线15与控制阀门16的设置,可通过对控制阀门16的开启,来保证一号压缩机4与二号压缩机8的正常运行,且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具有改动幅度小,易于操作的特点,从而使得氨冷凝系统、油冷却系统并联,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备用,这样即使其中一套冷凝系统故障,也可运行另一套冷凝系统,从而保证一号压缩机4与二号压缩机8的正常运行,极大提高生产安全性。
4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