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6761发布日期:2021-09-22 21:1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2.非双端面密封的离心泵开关操作时需要放空放净,以往粗放式生产放空放净均将油气直排至大气及地面,随着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放空放净直排的操作已经不被允许。然而,由于放空放净引起的油气的排放问题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离心泵放空放净产生的油气的排放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其采用密闭的方式对放空放净产生的油气进行收集处理,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放空放净时油气对环境的影响,保证放空放净时泵房内的安全性,而且还回收污油,增加企业效益。
4.基于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其包括: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密闭收集容器,所述密闭收集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收集到的气体和液体的腔室;以及收集管路,所述收集管路一端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收集容器连接,以将从所述离心泵排出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导入到所述密闭收集容器的所述腔室中。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集管路包括与所述离心泵的所述放空管路连接的软管。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集管路上设置有视镜。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闭收集容器上方连接有气相排放管路,所述气相排放管路通过防静电的金属软管与室外大气相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相排放管路上设置有微正压阀门,所述微正压阀门在所述密闭收集容器的所述腔室中的气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时打开,以将所述腔室中收集的一部分气体排放到室外大气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相排放管路还包括旁通所述微正压阀门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在所述微正压阀门故障时将所述腔室中收集的气体排放到室外大气中。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闭收集容器上方连接有气体压力检测管路,所述气体压力检测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密闭收集容器的所述腔室中的气体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闭收集容器下方连接有液相排放管路,所述液相排放管路可与其他液体储存装置相连以将所述密闭收集容器的所述腔室中收集到
的液体排放到所述其他液体储存装置中。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闭收集容器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收集到的液体的液位的液位计。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走装置采用移动小车的形式,包括轮子以及设置在所述轮子上的底板,其中所述密闭收集容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设置密闭收集容器可以对离心泵放空放净产生的油气进行密闭收集,不仅防止其直排到大气及地面,造成泵房内环境污染,保证放空放净时泵房内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回收污油,增加企业效益;
17.2.通过设置行走装置可以方便地移动密闭收集系统,从而允许多台不同时操作的离心泵共用一个密闭收集系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节省购买多余设备的额外支出;
18.3.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采用微正压密闭收集容器,从离心泵排出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气液分离,避免油气频繁直排,有助于避免物料浪费;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
行走装置;1
‑1‑
轮子;1
‑2‑
底板;1
‑3‑
支撑杆;1
‑4‑
推手;2

密闭收集容器;3

收集管路;3
‑1‑
软管;3
‑2‑
视镜;3
‑3‑
阀门;4

气相排放管路;4
‑1‑
微正压阀门;4
‑2‑
防静电的金属软管;4
‑3‑
旁通管路;4
‑4‑
常闭阀门;4
‑5‑
常开阀门;4
‑6‑
常开阀门;5

气体压力检测管路;5
‑1‑
常开阀门;5
‑2‑
压力表;6

液相排放管路;6
‑1‑
阀门;7

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在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包括:行走装置1;安装在行走装置1上的密闭收集容器2,密闭收集容器2具有用于容纳收集到的气体和液体的腔室;以及收集管路3,收集管路3一端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连接,另一端与密闭收集容器2连接,以将从离心泵排出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导入到密闭收集容器2的腔室中。
[0027]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行走装置1为移动小车的形式,具体包括轮子1

1和设置
在轮子1

1上的底板1

2,其中,密闭收集容器2固定安装在底板1

2上。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装置1移动,行走装置1还设置有与底板1

2连接的支撑杆1

3和设置在支撑杆1

3背离底板1

2的一端的推手1

4。通过设置行走装置1,可以方便地移动密闭收集容器2,特别是可以在多台离心泵之间来回移动密闭收集容器2,以便于不同时操作的多台离心泵可以共用同一个密闭收集容器2,这样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节省购买多余设备的额外支出。
[0028]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密闭收集容器2呈圆筒形,包括圆柱形筒体和圆顶形筒盖。在一个示例中,密闭收集容器2的规格可以是:0.05立方米id(圆柱体底面直径)0.4m
×
h(圆柱体高度)0.4m。应当理解的是,密闭收集容器2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形状,可以采用以上形状以外的其他形状,只要容器重量便于移动即可。
[0029]
收集管路3包括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连接的软管3

1。采用软管3

1的好处是:其取向可以随意改变,便于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配合。收集管路3上设置有视镜3

2,视镜3

2设置在软管3

1下游(沿着混合物流动方向),便于灌泵时操作人员观察,进而及时关闭放空阀,减少灌泵操作时的物料损失。具体地,在实践中,当操作人员从视镜中观察到液体时,说明灌泵操作已完成,此时需要立即关闭离心泵的放空阀。收集管路3上视镜3

2下游靠近密闭收集容器2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混合物进入密闭收集容器2的阀门3

3。
[0030]
从离心泵排出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经由收集管路3到达密闭收集容器2的腔室中之后,在重力作用下,混合物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油气分离,气体最终到达腔室的上方,液体最终到达腔室的下方。
[0031]
密闭收集容器2的腔室上方连接有气相排放管路4,气相排放管路4与室外大气相通。气相排放管路4上设置有微正压阀门(单向调节阀,pv)4

1,当密闭收集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超过预设压力(例如,150pa)时,微正压阀门4

1打开,以将密闭收集容器2内多余压力排向室外大气。通过采用微正压密闭收集容器,可以使从离心泵排出的气体和液体混合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气液分离,避免油气频繁直排,有助于避免物料浪费。为了便于将多余压力排向室外大气,可以在微正压阀门4

1的下游设置取向可以随意设置的防静电的金属软管4

2,防静电的金属软管4

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或调整。为了确保在微正压阀门4

1故障期间依然能够使密闭收集容器2正常的排气,可以在密闭收集容器2和金属软管4

2之间设置旁通所述微正压阀门4

1的旁通管路4

3。旁通管路4

3上设置一常闭阀门4

4。在微正压阀门4

1正常操作期间,该常闭阀门4

4保持关闭,使得旁通管路4

3不能用于排气,在微正压阀门4

1故障期间,可以略微打开常闭阀门4

4,使得旁通管路4

3用于排气。为了便于在微正压阀门4

1故障期间能够关闭微正压阀门4

1所在的回路,可以在微正压阀门4

1与密闭收集容器2(具体地,旁通管路4

3与微正压阀门4

1所在的回路的交点)之间以及微正压阀门4

1与金属软管4

2(具体地,旁通管路4

3与微正压阀门4

1所在的回路的交点)之间分别设置一常开阀门4

5和4

6,这些常开阀门在微正压阀门4

1正常操作期间保持打开,使得微正压阀门4

1所在的回路用于排气,在微正压阀门4

1故障期间关闭,使得微正压阀门4

1所在的回路不能用于排气。为了确保微正压阀门4

1的操作可靠性并及时发现微正压阀门4

1的故障,密闭收集容器2的腔室上方还连接有气体压力检测管路5。气体压力检测管路5上设置有一常开阀门5

1和用于检测腔室中的气体压力的压力表(pg)5

2,在压力表5

2显示的读数表明密闭收集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已超过预设压力但是微正压阀门4

1没
有自动打开的情况下,表明微正压阀门4

1发生故障。
[0032]
密闭收集容器2的腔室下方(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为腔室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腔室的侧壁)连接有液相排放管路6,液相排放管路6可与其他液体储存装置(例如,污油回收罐)相连以将密闭收集容器的腔室中收集到的液体排放到其他液体储存装置中。液相排放管路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放的阀门6

1。
[0033]
密闭收集容器2中设置液位计7,以便于实时监测密闭收集容器2中收集的液体的液位。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液位计7为直观的现场液位计,也称为玻璃板液位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其他类型的液位计。当液位计7的读数表明液位到达高位值(例如,0.36m)时,将液相排放管路6与其他液体储存装置相连并且打开阀门6

1以排放收集到的液体(即,污油)。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先通过收集罐车接收污油,然后通过收集罐车将污油送至厂区内的污油回收罐。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与离心泵配合使用。在离心泵放空放净操作前,将收集管路3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连接,将气体排放管路4连通到室外大气,保持液相排放管路6关闭,然后就可以开始离心泵的放空放净操作。在污油操作结束后,将收集管路3与离心泵的放空管路断开,并将该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推到另一个需要放空放净的离心泵,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液位计7和压力表5

2的读数。
[003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离心泵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离心泵放空放净时油气对环境的影响,保证放空放净时泵房内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回收污油,增加企业效益。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密闭收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0036]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