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空间的单机多级微型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3372发布日期:2021-12-29 10:4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节省空间的单机多级微型水泵。


背景技术:

2.目前,水泵是一种用于输送工作流体的装置,水等液体进入水泵内时,通过水泵内部叶轮的运转而对液体进行加压,继而将液体送出水泵以达成液体的输送目的。
3.在现有技术中,水泵通常具有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转子、转子座、叶轮、定子。转子装设于定子的旋转磁场内,在转子安装转轴,将叶轮固定安装于转轴随转轴而转动;叶轮和转轴之间还需要借助轴套进行限位及螺母进行紧固安装,零部件设置过多,使得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多,导致水泵的整体结构不能做得更小;其次是,叶轮和转轴之间容易产生装配间隙,使得叶轮和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大;转轴传动叶轮时,容易产生振动,导致水泵运转不稳定,水泵运转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单机多级微型水泵,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之水泵存在结构复杂及水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节省空间的微型水泵,包括有泵壳、定子、转子和叶轮;所述泵壳设置有容纳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通于容纳腔;所述定子固定安装于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位于定子的旋转磁场区域内并沿枢轴的轴向延伸;所述转子可转动式安装于枢轴,所述转子置于定子的旋转磁场区域内,由定子产生旋转磁场传动转子转动;所述叶轮可转动式套设于枢轴,所述叶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转子连接成一体。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轴于容纳腔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枢轴底部可转动设置有转子座,所述转子固定安装于转子座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轴的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子座及叶轮套设于两轴承之间。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周侧面设置有连接凹位,所述转子中部贯穿有轴孔,所述连接凹位插入轴孔内与转子一体成型。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壳包括有主体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分别对应主体壳的顶部、底部安装;所述进水口设置于下端盖,所述出水口设置于上端盖。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包括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12.所述第二腔体设于第一腔体的外围,所述第三腔体设于第一腔体的顶部;
13.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朝上的开口以连通第三腔体,所述枢轴安装于第一腔体中心
并延伸至第三腔体;所述转子置于第一腔体内,所述叶轮置于第三腔体;
14.所述第二腔体设有朝下的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枢轴的同轴设置,所述定子安装于第二腔体。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壳设置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位于第二腔体的外侧;所述流水通道的一端连通进水口,另一端连通第一腔体、第三腔体。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腔体设置有中盖,所述中盖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叶轮设置于中盖的上方和/或下方。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轮设置有两组以上,各组叶轮沿枢轴叠设,最下组的叶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转子连接,上一组叶轮则通过其下端延伸的第二连接件与下一组叶轮形成装配。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组叶轮均包括有上轮片及下轮片,所述上轮片及下轮片中,其一设置有凸条,另一设置有凹槽,该凸条上下延伸并抵于凹槽中。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主要是,将叶轮直接与转子连接,叶轮随转子同步转动;较于传统水泵中叶轮和转子的连接方式而言,叶轮不需要借助轴套来限定与转子之间的具体位置,也不需要螺母等紧固件对叶轮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以简化叶轮连接转子之间的具体结构从而减少零部件的设置,占用水泵内部空间少,水泵的整体结构可以进一步地缩小;另一方面,零部件减少,可以便于叶轮和转子的装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20.同时,该叶轮利用第一连接件与转子一体成型连接;较于传统装配于转轴的方式而言,可以减少叶轮和主轴、转子和主轴之间的装配间隙;有利于控制叶轮和转子之间的同轴度要求,保证叶轮和转子的同轴度精准,从而提高叶轮和转子转动时的平稳性,不易出现振动,提高水泵运转时的稳定性,也有利于降低水泵运转时的噪音;
21.其次是,固定设置一枢轴,叶轮和转子可转动式套设于枢轴,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叶轮和转子转动时的稳定性;
22.以及,借由转子与叶轮的连接关系及叶轮叠设装配关系,可依据实际需要自由叠加多组叶轮,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有利于批量化生产;对于多叶轮水泵而言,传统技术中需要配置两个以上电机,而本技术中只需一个电机即可满足需求,节省电机配置成本,也节省水泵整体设计空间。
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水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水泵的分解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水泵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水泵的第一横截面剖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水泵的第二横截面剖视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子和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6的剖视图;
31.图8是6的分解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微型水泵的分解图。
33.附图标识说明:
34.10、泵壳
ꢀꢀꢀꢀꢀꢀꢀꢀꢀꢀꢀꢀꢀꢀꢀꢀꢀꢀꢀ
101、主体壳
35.102、上端盖
ꢀꢀꢀꢀꢀꢀꢀꢀꢀꢀꢀꢀꢀꢀꢀꢀ
103、下端盖
36.104、流水通道
ꢀꢀꢀꢀꢀꢀꢀꢀꢀꢀꢀꢀꢀꢀ
11、容纳腔
37.111、第一腔体
ꢀꢀꢀꢀꢀꢀꢀꢀꢀꢀꢀꢀꢀꢀ
112、第二腔体
38.113、第三腔体
ꢀꢀꢀꢀꢀꢀꢀꢀꢀꢀꢀꢀꢀꢀ
114、密封端盖
39.1141、延伸凸边
ꢀꢀꢀꢀꢀꢀꢀꢀꢀꢀꢀꢀꢀ
1142、密封胶圈
40.115、中盖
ꢀꢀꢀꢀꢀꢀꢀꢀꢀꢀꢀꢀꢀꢀꢀꢀꢀꢀ
1151、凹腔
41.12、进水口
ꢀꢀꢀꢀꢀꢀꢀꢀꢀꢀꢀꢀꢀꢀꢀꢀꢀ
13、出水口
42.14、枢轴
ꢀꢀꢀꢀꢀꢀꢀꢀꢀꢀꢀꢀꢀꢀꢀꢀꢀꢀꢀ
15、转子座
43.16、轴承
ꢀꢀꢀꢀꢀꢀꢀꢀꢀꢀꢀꢀꢀꢀꢀꢀꢀꢀꢀ
20、定子
44.30、转子
ꢀꢀꢀꢀꢀꢀꢀꢀꢀꢀꢀꢀꢀꢀꢀꢀꢀꢀꢀ
31、轴孔
45.40、叶轮
ꢀꢀꢀꢀꢀꢀꢀꢀꢀꢀꢀꢀꢀꢀꢀꢀꢀꢀꢀ
401、第一叶轮
46.402、第二叶轮
ꢀꢀꢀꢀꢀꢀꢀꢀꢀꢀꢀꢀꢀꢀ
41、第一连接件
47.411、连接凹位
ꢀꢀꢀꢀꢀꢀꢀꢀꢀꢀꢀꢀꢀꢀ
412、扣合窗口
48.42、上轮片
ꢀꢀꢀꢀꢀꢀꢀꢀꢀꢀꢀꢀꢀꢀꢀꢀꢀ
43、下轮片
49.44、第二连接件
ꢀꢀꢀꢀꢀꢀꢀꢀꢀꢀꢀꢀꢀ
441、扣合凸点
50.45、凸条
ꢀꢀꢀꢀꢀꢀꢀꢀꢀꢀꢀꢀꢀꢀꢀꢀꢀꢀꢀ
46、凹槽
51.47、扣合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52.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节省空间的单机多级微型水泵,包括有泵壳10、定子20、转子30和叶轮40。
53.实施例一:
54.参照图1

图8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该泵壳10设置有容纳腔11、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该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均连通于容纳腔11;该定子20固定安装于容纳腔11,该容纳腔11设置有枢轴14,该枢轴14位于定子20的旋转磁场区域内并沿枢轴14的轴向延伸;该转子30可转动式安装于枢轴14,该转子30置于定子20的旋转磁场区域内,由定子20产生旋转磁场传动转子30转动;该叶轮40可转动式套设于枢轴14,该叶轮40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1,该第一连接件41与转子30连接成一体。具体地说,将叶轮40直接与转子30连接,叶轮40随转子30同步转动;较于传统水泵中叶轮和转子的连接方式而言,叶轮40不需要借助轴套来限定与转子30之间的具体位置,也不需要螺母等紧固件对叶轮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以简化叶轮40连接转子30之间的具体结构从而减少零部件的设置,占用水泵内部空间少,水泵的整体结构可以进一步地缩小;另一方面,零部件减少,可以便于叶轮40和转子30的装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55.参照图2

图5所示,该枢轴14于容纳腔11底部向上延伸设置,该枢轴14底部可转动设置有转子座15,该转子30固定安装于转子座15上;该枢轴14的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轴承
16,该转子座15及叶轮40套设于两轴承16之间,借助轴承16来限定转子座15及叶轮40之间的具体位置。叶轮和转子30可转动式套设于枢轴14,能够借助固定设置的枢轴14对转子座15及叶轮套提供限位之作用,转子座15及叶轮转动时,不易摆动,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叶轮和转子30转动时的稳定性。
56.参照图6

图8所示,该第一连接件41的周侧面设置有连接凹位411,该转子30中部贯穿有轴孔31,该连接凹位411插入轴孔31内与转子30连接成一体。该叶轮40设置有两组以上,各组叶轮40沿枢轴14叠设,最下组的叶轮40通过第一连接件41与转子30连接,上一组叶轮40则通过其下端延伸的第二连接件44与下一组叶轮40形成装配。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该叶轮40包括有第一叶轮401和第二叶轮402,该第一叶轮401和第二叶轮402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轮片42及下轮片43;该第一连接件41设置于第一叶轮401之下轮片43的底部,该第二叶轮402的下轮片43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4,该第二连接件44连接于第一叶轮401的下轮片43。
57.参照图6

图8所示,优选地,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1的叶轮,也就是设置于第一叶轮401的下轮片43底部的第一连接件41,其第一连接件41的顶部设置有扣合窗口412,对应连接第一连接件41的下轮片43设置有扣合通槽47,该扣合通槽47贯通下轮片43的上下表面,并且扣合通槽47连通扣合窗口412;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4的叶轮,也就是设置于第二叶轮402的下轮片43底部的第二连接件44,其第二连接件44的底部设置有扣合凸点441,该第二连接件44穿过第一叶轮401的上轮片42、扣合通槽47扣在扣合窗口412以使第一叶轮401和第二叶轮402连接。及,上轮片42及下轮片43中,其一设置有凸条45,另一设置有凹槽46,该凸条45上下延伸并抵于凹槽46中;由凸条45造成上轮片42和下轮片43上下间距设置,上轮片42还设置有供第二连接件44穿过的避让窗口;叶轮转动时,液体能够从上轮片42和下轮片43外表面流动,也可以在上轮片42和下轮片43间距设置的空间及避让窗口流动。
58.参照图4和图5所示,该泵壳10包括有主体壳101、上端盖102和下端盖103,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该上端盖102、下端盖103分别对应主体壳101的顶部、底部安装;该进水口12设置于下端盖103,该出水口13设置于上端盖102。更为详细地说,该容纳腔11包括有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和第三腔体113;该第二腔体112设于第一腔体111的外围,该第三腔体113设于第一腔体111的顶部;该第一腔体111设置有朝上的开口以连通第三腔体113。该枢轴14安装于第一腔体111中心并延伸至第三腔体113而抵于上端盖102的底部,该转子30置于第一腔体111内,该叶轮置于第三腔体113。
59.参照图4和图5所示,该第二腔体112设有朝下的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密封端盖114,该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和枢轴14的同轴设置,该定子20安装于第二腔体112。具体地说,该密封端盖114的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延伸凸边1141,该延伸凸边1141和密封端盖114上表面构成防水凹位,并在延伸凸边1141和密封端盖114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1142;该密封端盖114装设于第二腔体112的开口时,该延伸凸边1141抵于第二腔体112的内侧面,该密封端盖114覆盖于整个第二腔体112的开口,该密封胶圈1142也抵于第二腔体112开口的边缘处;借助设置的密封胶圈1142,能够保证液体不易从密封端盖114和第二腔体112的开口处渗入第二腔体112内,以免因液体渗入而导致定子20受到损坏,防水效果好。
60.该主体壳101设置有流水通道104,该流水通道104位于第二腔体112的外侧;该流
水通道104的一端连通进水口12,另一端连通第一腔体111、第三腔体113。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三腔体113设置有一个中盖115以将第三腔体113分隔有两个区域,该叶轮设置于中盖115的上方和/或下方。在该中盖115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凹腔1151,该凹腔1151形成窝轮设计以实现水流增压。
62.实施例二:
63.参照图9所示,该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中盖115和叶轮组合设置的数量不同;
64.在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该中盖115为上下间距设置的两个,也就是将第三腔体113分隔有四个区域;对应地,叶轮的数量就可以根据增加的区域来依需设置,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6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主要是,将叶轮直接与转子30连接,叶轮随转子30同步转动;较于传统水泵中叶轮和转子30的连接方式而言,叶轮不需要借助轴套来限定与转子30之间的具体位置,也不需要螺母等紧固件对叶轮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以简化叶轮连接转子30之间的具体结构从而减少零部件的设置,占用水泵内部空间少,水泵的整体结构可以进一步地缩小;另一方面,零部件减少,可以便于叶轮和转子30的装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66.同时,该叶轮利用第一连接件41与转子30一体成型连接;较于传统装配于转轴的方式而言,可以减少叶轮和主轴、转子30和主轴之间的装配间隙;有利于控制叶轮和转子30之间的同轴度要求,保证叶轮和转子30的同轴度精准,从而提高叶轮和转子30转动时的平稳性,不易出现振动,提高水泵运转时的稳定性,也有利于降低水泵运转时的噪音;
67.其次是,固定设置一枢轴14,叶轮和转子30可转动式套设于枢轴14,有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叶轮和转子30转动时的稳定性;
68.以及,借由转子30与叶轮的连接关系及叶轮叠设装配关系,可依据实际需要自由叠加多组叶轮,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有利于批量化生产;对于多叶轮水泵而言,传统技术中需要配置两个以上电机,而本技术中只需一个电机即可满足需求,节省电机配置成本,也节省水泵整体设计空间。
6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