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行程油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6602发布日期:2021-11-22 20:0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行程油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行程的油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机械中,油缸作为主动件的传动机构很多,它具有结构简单、传递力大、体积小、自动控制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对于机构中的从动件多工位的准确实现,常需要采用伺服控制,造成传动机构制造成本增大,同时液控系统也复杂,增加了日后的使用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行程油缸装置,满足机构中从动件多工位可靠工作,制造成本低、操控简单、使用维护成本低的要求,确保机构中从动件低成本、高质量运行。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行程油缸装置,包括主油缸、外护管、内护管和副油缸;主油缸由主缸筒和主缸盖组装成一体结构,副油缸由副缸筒和副缸盖组装成一体结构;主油缸一端设有连接件,另一端与外护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外护管的另一端与内护管的外缘滑动密封连接,内护管一端深入外护管内,另一端伸出外护管并与副油缸的一端固定连接,副油缸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活塞杆一端穿过主缸盖后深入主缸筒内并与主缸筒内的主缸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另一端穿过内护管和副缸盖后深入副缸筒内并与副缸筒内的副缸活塞固定连接;内油管设置在内护管内,一端与设置在主缸盖上的轴向油孔ⅰ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副缸盖上的轴向油孔ⅱ连接;通过内油管将主油缸的有杆腔ⅰ和副油缸的有杆腔ⅱ连通;主缸外油管一端与双向液压锁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主缸筒上靠近主缸盖端的通孔ⅱ连接,主油缸内的无杆腔ⅰ通过设置在主缸筒上的通孔ⅰ与双向液压锁连接;副缸外油管一端与双向液压锁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副缸筒上与无杆腔ⅱ相通的通孔ⅲ连接。
5.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活塞杆与主缸活塞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活塞杆与副缸活塞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6.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主油缸、副油缸和活塞杆同轴。
7.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主油缸和副油缸两端的连接件可相同,也可不同,连接件选自单耳板或双耳板或螺纹杆。
8.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所述双向液压锁设有6个进出口:p1、p2、p3、p4、p5和p6,三个液控单向阀k1、k2、k3;进出口p1、液控单向阀k1、进出口p4构成一组油道,进出口p2、液控单向阀k2、进出口p5构成一组油道,进出口p3、液控单向阀k3、进出口p6构成一组油道,双向液压锁的进出口p4通过主缸筒上的通孔ⅰ与主油缸的无杆腔ⅰ连通;双向液压锁的进出口p5通过主缸外油管、主缸筒上的通孔ⅱ与主油缸的有杆腔ⅰ连通;双向液压锁的进出口p6通过副缸外油管、副缸筒上的通孔ⅲ与副油缸的无杆腔ⅱ连通。
9.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内油管为柔性高压胶管。
10.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副缸外油管部分或全部为柔性高压胶管。
11.优选的,上述的多行程油缸装置,主油缸和副油缸的行程可相同,也可不同。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液压锁不同进油口的供油,可实现多个极限行程,有利于机构中从动件多个可靠工位,实用性强。
14.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制造成本低。
15.3、本实用新型,操控系统简单,稳定性好,控制成本低。
16.4、本实用新型,活塞杆保护性好,油缸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行程油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液压锁液压控制原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两端的连接件均为单耳板连接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两端的连接件均为双耳板连接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两端的连接件均为螺纹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

图5所示,多行程油缸装置,包括主油缸1、外护管2、内护管3、副油缸4、连接件5、活塞杆6、内油管7、主缸外油管8、双向液压锁9、副缸外油管10、锁紧螺母11和管接头12。
23.主油缸1由主缸筒1

1和主缸盖1

2组装成一体结构。主缸筒1

1内设有主缸活塞1

3,主缸活塞1

3与主缸筒1

1采用密封式滑动连接,主缸活塞1

3将主缸筒1

1内腔分割成有杆腔ⅰ1

5和无杆腔ⅰ1

6,主缸筒1

1上无杆腔ⅰ1

6一端设有通孔ⅰ1

7,有杆腔ⅰ1

5一端靠近主缸盖1

2处设有通孔ⅱ1

8,主缸盖1

2上设有轴向油孔ⅰ1

4。
24.副油缸4由副缸筒4

1和副缸盖4

2组装成一体结构。副缸筒4

1内设有副缸活塞4

3,副缸活塞4

3与副缸筒4

1采用密封式滑动连接,副缸活塞4

3将副缸筒4

1内腔分割成有杆腔ⅱ4

5和无杆腔ⅱ4

6,副缸筒4

1上无杆腔ⅱ4

6一端设有通孔ⅲ4

7,副缸盖4

2上设有轴向油孔ⅱ4

4。
25.主油缸1一端与外护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纹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外护管2的另一端与内护管3的外缘滑动密封连接。内护管3一端深入外护管2内,另一端伸出外护管2并与副油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内护管3与副油缸4可以采用螺纹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26.在主油缸1和副油缸4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5。为了便于与其他设备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5可以采用两端均为单耳板;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5可以采用两端均为双耳板;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5可以采用两端均为螺纹杆。主油缸1和副油缸4两端的连接件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27.活塞杆6一端穿过主缸盖1

2后深入主缸筒1

1内并与主缸活塞1

3固定连接。优选的,活塞杆6一端穿过主缸活塞1

3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活塞杆6另一端穿过内护管3和副
缸盖4

2后深入副缸筒4

1内与副缸活塞4

3固定连接。优选的,活塞杆6另一端穿过副缸活塞4

3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主油缸1、副油缸4和活塞杆6同轴。
28.内油管7设置在内护管3内,一端与设置在主缸盖1

2上的轴向油孔ⅰ1

4通过管接头12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副缸盖4

2上的轴向油孔ⅱ4

4通过管接头12连接;通过内油管7将主油缸1的有杆腔ⅰ1

5和副油缸4的有杆腔ⅱ4

5连通。优选的,内油管7为柔性高压胶管。
29.主缸外油管8一端与双向液压锁9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主缸筒1

1上的通孔ⅱ1

8连接。主缸筒1

1上与无杆腔ⅰ1

6相通的通孔ⅰ1

7与双向液压锁9连接。副缸外油管10一端与双向液压锁9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副缸筒4

1上与无杆腔ⅱ4

6相通的通孔ⅲ4

7连接。优选的,副缸外油管10部分或全部为柔性高压胶管。
30.内油管7、副缸外油管10的柔性高压胶管长度满足油缸的最大行程要求。
31.主油缸1和副油缸4的最大行程可相同,亦可不同。
32.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双向液压锁9设有6个进出口:p1、p2、p3、p4、p5和p6,三个液控单向阀k1、k2、k3;进出口p1、液控单向阀k1、进出口p4构成一组油道,进出口p2、液控单向阀k2、进出口p5构成一组油道,进出口p3、液控单向阀k3、进出口p6构成一组油道。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4通过主缸筒1

1上的通孔ⅰ1

7与主油缸1的无杆腔ⅰ1

6连通;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5通过主缸外油管8、主缸筒1

1上的通孔ⅱ1

8与主油缸1的有杆腔ⅰ1

5连通;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6通过副缸外油管10、副缸筒4

1上的通孔ⅲ4

7与副油缸4的无杆腔ⅱ4

6连通。液控单向阀k2控制油由进出口p1或p3的进入压力油供给,液控单向阀k1、k3控制油由进出口p2的进入压力油供给。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4.1、主油缸1的伸出行程工作原理: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1进压力油,同时打开液控单向阀k2,压力油通过液控单向阀k1、通孔ⅰ1

7进入主油缸1的无杆腔ⅰ1

6内,推动主缸活塞1

3带着活塞杆6向右移动,副油缸4随同活塞杆6同速向右移动,主油缸1有杆腔ⅰ1

5内油通过通孔ⅱ1

8、主缸外油管8和双向液压锁9中的液控单向阀k2直至进出口p2流出,主缸活塞1

3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活塞杆6带动副油缸4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移,实现主油缸1的最大伸出行程。
35.2、副油缸4的伸出行程工作原理: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3进压力油,同时打开液控单向阀k2,压力油通过液控单向阀k3、副缸外油管10、副油缸4的通孔ⅲ4

7进入副油缸4的无杆腔ⅱ4

6里,推动副缸筒4

1向右移动,副油缸4有杆腔ⅱ4

5内的油通过轴向油孔ⅱ4

4、内油管7、轴向油孔ⅰ1

4进入主油缸1有杆腔ⅰ1

5内,再经通孔ⅱ1

8、主缸外油管8、双向液压锁9中液控单向阀k2至进出口p2流出,副缸筒4

1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实现副油缸4的最大伸出行程。
36.3、主油缸1、副油缸4的收回行程工作原理:双向液压锁9的进出口p2进压力油,同时打开液控单向阀k1和k3,压力油通过液控单向阀k2、主缸外油管8、通孔ⅱ1

8进入主油缸1的有杆腔ⅰ1

5内,再经轴向油孔ⅰ1

4、内油管7、轴向油孔ⅱ4

4进入副油缸4的有杆腔ⅱ4

5内,主油缸1的主缸活塞1

3带动活塞杆6向左移动,主油缸1的无杆腔ⅰ1

6内油经通孔ⅰ1

7、双向液压锁9的液控单向阀k1、从进出口p1流出,同时副油缸4的有杆腔ⅱ4

5进入压力油后,副缸筒4

1向左移动,副缸体4

1的无杆腔ⅱ4

6内油经通孔ⅲ4

7、副缸外油管10、双向液压锁9中的液控单向阀k3、从进出口p3流出,进出口p2不断地供压力油,主油缸1中的主缸
活塞1

3及副油缸4中的副缸筒4

1不断地向左移动,直至极限位置,实现主油缸1和副油缸4的全部行程收回。
37.4、主油缸1、副油缸4伸出或收回行程的过程中,内护管3与外护管2间相对轴向移动,始终保持滑动密封状态,内油管7和副缸外油管10跟随副缸筒4

1的移动而拉开或回缩,确保极限行程状态下油管的足够长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