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4383发布日期:2022-02-23 19: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2.轴向柱塞泵作为工程机械使用最广泛的动力元件之一,随着流体传动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向着高压、大排量、低噪音、集成型的方向发展。
3.随着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愈重视,为节约油耗、减轻整机重量。轴向柱塞泵在工程机械中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同时,为提高发动机与液压传动系统整体的最佳效率匹配性,工程机械对先导油源泵和大排量柱塞泵的快速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目前,中、大型工程机械用轴向柱塞泵、先导油源泵多为单独连接管路,即吸油口各自与油箱连接,或先导油源泵吸油管接在轴向柱塞泵主吸油管的旁路上。当工程机械由怠速工况需快速切换到高速工况时,受管阻及先导油源泵、轴向柱塞泵自身吸油性能的影响,先导油源泵、轴向柱塞泵往往产生吸空现象,从而导致响应滞后、及气蚀的影响,造成工程机械的动作协调性变差、及柱塞泵内部损伤。
5.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在快速变量时,由于转速、排量等瞬间变化,常因吸油管道阻力、先导油源泵供油等产生气蚀、及响应相对较慢的问题。
6.目前为保证大排量柱塞泵由怠速瞬间切换到高速工况时的快速响应性,普遍采用较大排量的先导油源泵、或使先导油源泵长期处于高转速待机状态,这种情况多余的先导油通过溢流阀排掉,造成一定的功率损失,产品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先导油通过单独管路输送产生吸空而且占用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包括
10.进油流道,
11.增压腔体,所述的增压腔体与进油流道连接,所述的增压腔体内设有增压机构,
12.变量泵,所述的变量泵的吸油口与增压腔体连接,
13.先导油输送机构,所述的先导油输送机构的进油口与增压腔体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压腔体具有用于连接变量泵的吸油口的第一输出端和用于连接先导油输送机构的进油口的第二输出端。增压腔体也可以设置一个输出端,然后分支给变量泵和先导油输出机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变量泵和先导油输出机构采用单独的增压腔体输出端,相互之间不干涉。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压机构为增压叶轮,所述的第一输出端为设置在增压叶轮的外圆周围的第一输出腔,第二输出端为设置在增压叶轮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第二输出腔。采用增压叶轮作为增压机构,便于加工,安装便捷。第一输出腔的油液最终导向变量泵的吸油
口。
16.进一步的,所述的先导油输送机构为先导油源泵。先导油油源泵可以是但不限于齿轮泵。
17.进一步的,所述的变量泵、增压叶轮和先导油源泵同步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成供油结构,使柱塞泵、增压叶轮、先导油源泵三者保持同步转速,解决了瞬间工况切换时的吸油、及性能响应问题,避免了先导油源泵长期处于高转速待机状态下不必要的功率损失,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18.进一步的,集成供油结构还包括主传动轴,所述的增压叶轮和先导油源泵的主轴均与主传动轴传动连接,变量泵与主传动轴传动连接或者变量泵的主轴作为主传动轴。
19.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压叶轮、变量泵和先导油源泵的主轴与主传动轴花键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的变量泵为单个柱塞泵。
21.进一步的,所述的变量泵为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包括主动泵和从动泵,主动泵的主轴作为主传动轴,主动泵与从动泵的吸油口均与增压叶轮的第一输出腔连接。
22.进一步的,增压叶轮外部具有壳体,所述的壳体在靠近增压叶轮的第二输出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边缘设有安装部,所述的先导油源泵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与安装部固定连接。
23.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的集成供油结构,先导油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油路,不但解决了变量泵、先导油源泵因吸油产生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油管数量,从而节约了安装空间;
25.(2)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机构采用增压叶轮,增压效果好,加工较易实现,安装快捷;
26.(3)本实用新型的集成供油结构,使柱塞泵、增压叶轮、先导油源泵三者保持同步转速,解决了瞬间工况切换时的吸油、及性能响应问题,避免了先导油源泵长期处于高转速待机状态下不必要的功率损失,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的液压原理图。
30.其中,1、进油流道,2、增压腔体,21、第一输出腔,22、第二输出腔,3、增压叶轮,4、先导油源泵,41、连接法兰,5、壳体,51、安装部,6、主传动轴,7、吸油口,8、进油口,9、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
34.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8.如图1~2,一种变量泵集成供油结构,包括:
39.进油流道1,
40.增压腔体2,增压腔体2与进油流道1连接,增压腔体2内设有增压机构,
41.变量泵,变量泵的吸油口7与增压腔体2连接,
42.先导油输送机构,先导油输送机构的进油口8与增压腔体2连接。
43.增压腔体2具有用于连接变量泵的吸油口7的第一输出端和用于连接先导油输送机构的进油口8的第二输出端。
44.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不限于油液。
45.增压机构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如采用增压器等,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机构为增压叶轮3,第一输出端为设置在增压叶轮3的外圆周围的第一输出腔21,第二输出端为设置在增压叶轮3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第二输出腔22。
46.先导油输送机构也可以采用叶片泵等泵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先导油输送机构为先导油源泵4,先导油源泵4一般采用齿轮泵。
47.变量泵、增压叶轮3和先导油源泵4同步传动连接。
48.集成供油结构还包括主传动轴6,增压叶轮3和先导油源泵4均与主传动轴6传动连接,变量泵与主传动轴6传动连接或者变量泵的主轴作为主传动轴6。
49.增压叶轮3、变量泵和先导油源泵4与主传动轴6花键连接。
50.增压叶轮3外部具有壳体5,壳体5在靠近增压叶轮3的第二输出腔22的位置设有开口,开口边缘设有安装部51,先导油源泵4具有连接法兰41,连接法兰41与安装部51固定连接。
51.变量泵形式可以采用如下实施例:
52.实施例1:
53.变量泵为单个柱塞泵,单个柱塞泵的主轴与主传动轴6通过同步齿轮传动,增压叶轮3和单个柱塞泵的主传动轴6通过花键相连接,先导油源泵4的主轴与单个柱塞泵的主轴可以通过联轴器等实现同步传动。
54.实施例2:
55.如图1,变量泵为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包括主动泵和从动泵,主动泵的主轴作为主传动轴6,增压叶轮3和先导油源泵4的主轴与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的主轴通过花键相连接,实现转速同步,主动泵与从动泵共用一个吸油口7,吸油口7与增压叶轮3的第一输出腔21连通。
56.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的端盖吸油流道进行设计优化分析,解决了由怠速工况迅速切换到高速工况时,先导油源泵、柱塞泵因吸油易产生吸空的问题,在端盖吸油处添加增压叶轮3,同时,取消先导油源泵4的外接吸油管,将先导油源泵4的进油口8改至连接法兰面,与增压叶轮3的第二输出腔22相通。
57.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的主动泵与从动泵通过同步齿轮传动,主传动轴6为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的主传动轴,增压叶轮3、先导油源泵4的主轴与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的主传动轴通过花键相连接,从而实现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增压叶轮3、先导油源泵4三者间的同步转速,并且实现节能的效果,液体液经过增压叶轮3增压后,进入大排量并联型柱塞泵9的主动泵与从动泵及先导油源泵4,整个结构只需要一个进油流道1,节省流道,并减少先导油的浪费。
5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