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1528发布日期:2021-12-08 18:5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尤指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


背景技术:

2.微型水泵体积小巧、噪音低、功耗小、易于操作、便于携带、免维护、可24小时连续运转,还允许介质富含水汽。
3.但现技术中的水泵存在以下缺点,一般水泵的出水管直接设置在上盖中间,而进水管则设置在上盖一侧,则导致了出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间距较小,后续不适用与接插管直径过大等多用途的场合;而且现技术中的水泵,只是单纯地在上盖与阀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但是没有设置任何的定位结构,故泵体在工作时因水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密封垫移位造成泵体泵水功能失效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间距大,能适用接插管直径过大等多用途的场合,接插方便;同时上盖内套筒处增加扣紧筋位,能有效解决泵体在工作时因水压力过大,造成密封垫移位造成泵体泵水功能失效等不良现象。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盖、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阀板、用于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抽排组件;所述上盖扣合于所述阀板并与所述阀板形成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内围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外围空间;所述阀板开设有若干个供液体沿所述抽排组件流出至内围空间的出液通道,且该出液通道设置有出液阀;外围空间开设有供液体流入至抽排组件的进液通道,且进液通道设置有进液阀;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其中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位于上盖顶部的两侧;所述上盖与阀板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开设有对应内围空间以及外围空间的让出孔;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套筒,且该内套筒的边缘设置有扣紧筋位,其中扣紧筋位扣接在让出孔对应外围空间的位置。
6.进一步,所述上盖的底部通过内套筒分隔成与出水口连通的内部独立腔室以及与进水口连通的外部独立腔体;所述阀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内部独立腔体对齐的出水槽,所述出液通道贯穿出水槽;阀板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独立腔体对齐的进水槽,该进液通道贯穿进水槽。
7.进一步,所述内套筒以及上盖外侧壁的底部均设置有往密封垫方向凸起的凸起块,其中该凸起块压紧在密封垫的表面并与密封垫过盈配合。
8.进一步,所述密封垫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沿其边缘延伸的第一定位凸块,且所述阀板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块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其中密封垫通过第一定位凸块与阀板的第一定位槽配装。
9.进一步,所述密封垫底部对应出水槽位置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第二定位凸块,且阀板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凸块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其中密封垫通过第二定位凸块与阀板的第二定位槽配装。
10.进一步,所述上盖的底部还设置有位于内套筒内的定位套筒,该定位套筒的末端延伸至出水槽并与出液阀贴紧。
11.进一步,所述抽排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活塞缸体组件;其中活塞缸体组件包括固定在阀板底部的缸体,且缸体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出液通道以及进液通道连通的皮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旋转轴的电机、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并且随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偏心轮、一端连接于所述偏心轮和另一端连接各皮碗的摆架;其中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摆架在偏心轮的带动下以偏心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呈圆锥面旋转摆动,摆架在摆动的过程,各皮碗在缸体内作上下往复的动作,产生容积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12.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阀板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底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在本技术中,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其中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位于上盖顶部的两侧;故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间距大,能适用接插管直径过大等多用途的场合,接插方便;
15.2.而且在本技术中的上盖腔体大,故整体水流量大,同时本水泵噪音小等优点;
16.3.同时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套筒,且该内套筒的边缘设置有扣紧筋位,其中扣紧筋位扣接在让出孔对应外围空间的位置。上盖内套筒处增加扣紧筋位,能有效解决泵体在工作时因水压力过大,造成密封垫移位造成泵体泵水功能失效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是水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密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阀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上盖1、进水口110、外部独立腔体111、出水口120、内部独立腔室121、内套筒130、扣紧筋位131、定位套筒140、凸起块141、出水管150、进水管160、出液阀2、密封垫3、让出孔30、第一定位凸块31、第二定位凸块32、阀板4、出水槽41、出液通道411、进水槽42、进液通道421、第一定位槽43、第二定位槽44、进液阀5、皮碗6、缸体7、摆架8、偏心轴9、偏心轮10、底盖11、电机12。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密封性良好且进出水口大间距的水泵,包括具有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的上盖1、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阀板4、用于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抽排组件;所述上盖1扣合于所述阀板4并与所述阀板4形成与所述出水口120相连通的内围空间以及与所述进水口110相连通的外围空间;所述阀板4开设有若干个供液体沿所述抽排组件流出至内围空间的出液通道411,且该出液通道411设置有出液阀2;外围空间开设有
供液体流入至抽排组件的进液通道421,且进液通道421设置有进液阀5;所述上盖1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口110连通的进水管160、与出水口120连通的出水管150,其中进水管160与出水管150分别位于上盖1顶部的两侧;所述上盖1与阀板4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垫3,且所述密封垫3开设有对应内围空间以及外围空间的让出孔30;所述上盖1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套筒130,且该内套筒130的边缘设置有扣紧筋位131,其中扣紧筋位131扣接在让出孔30对应外围空间的位置。
24.在本技术中,所述上盖1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口110连通的进水管160、与出水口120连通的出水管150,其中进水管160与出水管150分别位于上盖1顶部的两侧;故进水管160与出水管150之间的间距大,能适用接插管直径过大等多用途的场合,接插方便;而且在本技术中的上盖1腔体大,故整体水流量大,同时本水泵噪音小等优点;同时所述上盖1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套筒130,且该内套筒130的边缘设置有扣紧筋位131,其中扣紧筋位131扣接在让出孔30对应外围空间的位置。上盖1内套筒130处增加扣紧筋位131,能有效解决泵体在工作时因水压力过大,造成密封垫3移位造成泵体泵水功能失效等不良现象。
25.进一步,所述上盖1的底部通过内套筒130分隔成与出水口120连通的内部独立腔室121以及与进水口110连通的外部独立腔体111;所述阀板4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内部独立腔体对齐的出水槽41,所述出液通道411贯穿出水槽41;阀板4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独立腔体111对齐的进水槽42,该进液通道421贯穿进水槽42。
26.进一步,所述内套筒130以及上盖1外侧壁的底部均设置有往密封垫3方向凸起的凸起块141,其中该凸起块141压紧在密封垫3的表面并与密封垫3过盈配合。其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垫3的密封性,故通过凸起块141压紧在密封垫3的表面并与密封垫3过盈配合,保证密封垫3在工作过程中,即使遇到比较大的水压力也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况。
27.进一步,所述密封垫3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沿其边缘延伸的第一定位凸块31,且所述阀板4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块31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43,其中密封垫3通过第一定位凸块31与阀板4的第一定位槽43配装。所述密封垫3底部对应出水槽41位置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第二定位凸块32,且阀板4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凸块3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44,其中密封垫3通过第二定位凸块32与阀板4的第二定位槽44配装。同时在本技术中,为了再进一步保证密封垫3的密封性,故所述密封垫3底部设置有一圈第一定位凸块31以及一圈第二定位凸块32,而且密封垫3通过第一定位凸块31与阀板4的第一定位槽43配装,密封垫3通过第二定位凸块32与阀板4的第二定位槽44配装
28.进一步,所述上盖1的底部还设置有位于内套筒130内的定位套筒140,该定位套筒140的末端延伸至出水槽41并与出液阀2贴紧。在本技术中,由于出液阀2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故定位套筒140的末端可以贴紧在出液阀2的加强筋上。
29.进一步,所述抽排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活塞缸体组件;其中活塞缸体组件包括固定在阀板4底部的缸体7,且缸体7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出液通道411以及进液通道421连通的皮碗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旋转轴的电机12、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并且随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偏心轮10、一端通过偏心轴9连接于所述偏心轮10和另一端连接各皮碗6的摆架8;其中电机12带动偏心轮10旋转,摆架8在偏心轮10的带动下以偏心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呈圆锥面旋转摆动,摆架8在摆动的过程,各皮碗6在缸体7内作上下往复的动作,产生容积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30.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阀板4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底盖11。
31.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