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6164发布日期:2022-04-09 11:0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气动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是国内最新颖的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由美国工程师威尔顿发明,而后气动泵被引进到中国。常用的有五种材质:塑料、铝合金、铸铁、不锈钢、特氟龙。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早期国内的用户通过进口商代理购买,价格昂贵,维修繁琐。随着工业进步,国产气动隔膜泵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以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针对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气动泵通常通过螺纹杆安装在底座上,螺纹杆在遇水之后容易生锈带来气动泵卡死在底座上,不便于气动泵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其优点是:方便快捷的将防护壳从底座上拆卸下来。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包括底座与设于底座上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气动泵主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防护壳上设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第一挤压弹簧连接有卡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卡杆相配合的通孔;
6.当所述卡杆与卡槽内底部相抵触的时,所述第一挤压弹簧推动卡杆卡入通孔内;
7.所述底座位于插槽的外侧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内设有第二挤压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弹簧的端部设有限位杆,所述卡杆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限位槽相连通的开孔,且限位杆上设有穿过开孔的把手。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气动泵安装在底座上,将防护壳放置在底座上,插块插入插槽内,当插块导带插槽的底壁时,卡杆在第一挤压弹簧的挤压下弹出到通孔内,此时,通过把手滑动限位杆,限位杆在第二挤压弹簧的弹力挤压下卡入到限位槽内,限位杆与限位槽之间卡合,进一步使得防护壳与底座之间安装更为紧密;同理需要将气动泵从底座上拆卸下来时,通过把手将限位杆向上滑动,将限位杆从限位槽内推出,再将卡杆卡入凹槽内,卡板从卡槽内取出,方便快捷的将防护壳从底座上拆卸下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第一磁块,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与第一磁块相磁合的第二磁块。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杆插入限位槽内,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磁合,使得限位杆与限位槽之间卡合的更为紧密。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位于第一挤压弹簧的外侧设有至少一根滑杆,所述卡杆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杆上的滑块。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带动卡杆在滑杆上滑动,滑杆对卡杆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卡杆更好的卡入通孔内。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的底部上设有卡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卡板相卡合的卡槽,所述卡板的底部设有第一锯齿条,所述卡槽内设有与第一锯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锯齿条。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板卡入卡槽内,第一锯齿条与第二锯齿条相啮合,使得防护壳与底座之间安装更为固定。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内壁设有至少一个套管,所述套管通过减震弹簧与气动泵主体之间相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动泵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通过减震弹簧的弹力对气动泵主体起到减震作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密布有防滑纹。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对底座起到防滑作用,使得气动泵更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需要将气动泵安装在底座上,将防护壳放置在底座上,插块插入插槽内,当插块导带插槽的底壁时,卡杆在第一挤压弹簧的挤压下弹出到通孔内,此时,通过把手滑动限位杆,限位杆在第二挤压弹簧的弹力挤压下卡入到限位槽内,限位杆与限位槽之间卡合,进一步使得防护壳与底座之间安装更为紧密;同理需要将气动泵从底座上拆卸下来时,通过把手将限位杆向上滑动,将限位杆从限位槽内推出,再将卡杆卡入凹槽内,卡板从卡槽内取出,方便快捷的将防护壳从底座上拆卸下来;
21.2、卡板卡入卡槽内,第一锯齿条与第二锯齿条相啮合,使得防护壳与底座之间安装更为固定。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24.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
25.附图标记:1、底座;2、防护壳;3、气动泵主体;4、卡板;5、卡槽;6、插块;7、插槽;8、凹槽;9、第一挤压弹簧;10、卡杆;11、第二挤压弹簧;12、竖槽;13、限位杆;14、限位槽;15、把手;16、第一磁块;17、第二磁块;18、滑杆;19、滑块;20、第一锯齿条;21、第二锯齿条;22、套管;23、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请参阅图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一种用于气动泵的安装装置,包括底座1与设于底座1上的防护壳2,防护壳2内设置有气动泵主体3,底座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7,防护壳2上设有与插槽7相配合的插块6,插块6内开设有凹槽8,凹槽8内通过第一挤压弹簧9连接有卡杆10,底座1上开设有与卡杆10相配合的通孔;当卡杆10与卡槽5内底部相抵触的时,第一挤压弹簧9推动卡杆10卡入通孔内;底座1位于插槽7的外侧开设有竖槽12,竖槽1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弹簧11,第二挤压弹簧11的端部安装有限位杆13,卡杆10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3相配合的限位槽14,底座1上开设有与限位槽14相连通的开孔,且限位杆13上设有穿过开孔的把手15,需要将气动泵安装在底座1上,将防护壳2放置在底座1上,插块6插入插槽7内,当插块6导带插槽7的底壁时,卡杆10在第一挤压弹簧9的挤压下弹出到通孔内,此时,通过把手15滑动限位杆13,限位杆13在第二挤压弹簧11的弹力挤压下卡入到限位槽14内,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之间卡合,进一步使得防护壳2与底座1之间安装更为紧密;同理需要将气动泵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时,通过把手15将限位杆13向上滑动,将限位杆13从限位槽14内推出,再将卡杆10卡入凹槽8内,卡板4从卡槽5内取出,方便快捷的将防护壳2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
28.进一步的,限位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6,限位槽14内安装有与第一磁块16相磁合的第二磁块17,当限位杆13插入限位槽14内,第一磁块16与第二磁块17相磁合,使得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之间卡合的更为紧密,凹槽8内位于第一挤压弹簧9的外侧设有至少一根滑杆18,卡杆10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杆18上的滑块19,滑块19带动卡杆10在滑杆18上滑动,滑杆18对卡杆10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卡杆10更好的卡入通孔内。
29.进一步的,防护壳2的底部上安装有卡板4,底座1上开设有与卡板4相卡合的卡槽5,卡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锯齿条20,卡槽5内设有与第一锯齿条20相啮合的第二锯齿条21,卡板4卡入卡槽5内,第一锯齿条20与第二锯齿条21相啮合,使得防护壳2与底座1之间安装更为固定,防护壳2内壁安装有至少一个套管22,套管22通过减震弹簧23与气动泵主体3之间相连接,当气动泵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通过减震弹簧23的弹力对气动泵主体3起到减震作用,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密布有防滑纹,防滑垫对底座1起到防滑作用,使得气动泵更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
30.操作步骤:需要将气动泵安装在底座1上,将防护壳2放置在底座1上,插块6插入插槽7内,当插块6导带插槽7的底壁时,卡杆10在第一挤压弹簧9的挤压下弹出到通孔内,此时,通过把手15滑动限位杆13,限位杆13在第二挤压弹簧11的弹力挤压下卡入到限位槽14内,限位杆13与限位槽14之间卡合,进一步使得防护壳2与底座1之间安装更为紧密;同理需要将气动泵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时,通过把手15将限位杆13向上滑动,将限位杆13从限位槽14内推出,再将卡杆10卡入凹槽8内,卡板4从卡槽5内取出,方便快捷的将防护壳2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
3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