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2547发布日期:2022-01-08 02: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自吸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


背景技术:

2.自吸泵是一种在启动时通过叶轮高速旋转,将泵体内的空气排空,进而实现液体物料吸入和排出的装置。
3.目前存在一种自吸泵,包括电机、泵壳、叶轮和泵体,泵壳转动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电机转轴转动,泵壳不动,叶轮与电机转轴的端部通过叶轮轴同轴转动连接,泵壳与泵体通过螺栓连接,且叶轮位于泵壳和泵体之间,泵体上形成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当电机运转时,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将泵体内的空气排空,形成真空,从而使得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泵体内,再经过叶轮的高速转动,将物料从出料口输出,实现物料的输送。
4.针对上述的作业过程,当需要传输的物料为粘稠度较高的油液时,物料在泵体中高速转动,进而使得物料的热量流失,即使得物料的温度下降,而有的物料温度下降后会存在凝固现象,凝固的物料会附着在泵体内,进而使得叶轮难以转动,影响自吸泵的传输能力,当需要传输的物料沸点较低易发生气化时,同样会影响到自吸泵的传输能力,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扩大自吸泵的应用场景,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包括电机、泵体、泵壳和叶轮,所述泵体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泵壳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壳和泵体之间形成有输送间隙,所述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传动,且所述叶轮位于输送间隙内,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泵体外设置有第一换热夹套,所述第一换热夹套内开设有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夹套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均与第一换热通道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自吸泵对物料进行输送的同时,持续往第一介质进口通入换热介质,然后从第一介质出口排出,使得换热介质在经过第一换热通道时对泵体进行换热,进而对泵体内的物料进行换热,包括但不限于对泵内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使泵体内的物料能始终保持在较佳的流动状态,通过第一换热夹套的设置,有利于使自吸泵具有换热能力,进而有助于扩大自吸泵的应用场景。
9.优选的,所述泵壳外设置有第二换热夹套,所述第二换热夹套内开设有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上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均与第二换热通道相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自吸泵运转时,同时往第二介质进口内通入换热介质,然后从第二介质出口排出,在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换热通道时对泵壳进行加热,进而对泵壳
内的物料进行换热,进一步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换热能力。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夹套的第一换热通道呈空腔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热通道呈空腔设置,即对换热介质的容纳空间较大,且第一换热通道和泵体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第一换热夹套对自吸泵的换热能力。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夹套的第二换热通道呈空腔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换热通道呈空腔设置,即对换热介质的容纳空间较大,且第二换热通道和泵壳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第二换热夹套对自吸泵的换热能力。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夹套和第二换热夹套外均设置有金属导热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金属导热层,有助于使得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内的热量快速的导入泵体和泵壳上,及时对物料进行换热,有助于提高第一换热夹套和第二换热夹套的导热能力。
17.优选的,所述泵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和第三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与泵体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腔与泵体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密封腔呈c形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第一密封腔内,然后再叶轮的高速转动下,物料会被带入第三密封腔内,然后沿着第三密封腔的c形轨迹移动,最后经过第二密封腔从出料口输出,利用多个密封腔,有助于快速抽真空,且吸力大,有助于扩大自吸泵的应用场景。
19.优选的,所述叶轮上同轴固定有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叶轮轴的周侧设置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泵壳设置在机械密封件外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机械密封件对叶轮轴进行密封,有助于防止物料与叶轮轴接触,长时间对叶轮轴产生腐蚀,即有助于提高该自吸泵的实用寿命,同时有助于防止物料泄露出去。
21.优选的,所述泵壳内形成有第四密封腔,所述第四密封腔的形状大小和第三密封腔相适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壳上设置有第四密封腔,与第三密封腔配合,形成双流道,有助于提高物料的流量,即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利用第一换热夹套和第二换热夹套,使得自吸泵具有换热的能力,使泵体内的物料能始终保持在较佳的流动状态,防止物料在泵体内凝结附着或气化,进而有助于扩大自吸泵的应用场景;
25.借助金属导热层,有助于使得热量快速导入输送间隙内,进而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换热能力;
26.通过在泵体内设置的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第三密封腔以及泵壳内的第四密封腔,形成双流道,有助于快速的抽真空,且提高了物料的流量,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泵体和泵壳的结构;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主要体现第一换热夹套和第二换热夹套的结构。
30.附图标记:1、电机;11、电机架;2、泵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23、第一密封腔;24、第二密封腔;25、第三密封腔;3、泵壳;31、端封;32、第四密封腔;4、叶轮轴;41、机械密封件;5、叶轮;6、输送间隙;7、第一换热夹套;71、第一换热通道;72、第一介质进口;73、第一介质出口;8、第二换热夹套;81、第二换热通道;82、第二介质进口;83、第二介质出口;9、金属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包括电机1、泵体2、泵壳3、叶轮轴4、叶轮5,电机1在其输出轴的周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架11,泵体2通过螺栓与电机架11固定连接,泵体2上设置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泵壳3位于泵体2靠近电机1的一侧,泵壳3的一侧与电机架11抵紧,叶轮轴4与电机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叶轮5与叶轮轴4同轴固定连接,泵壳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端封31,端封31与叶轮轴4转动连接,泵壳3和叶轮轴4之间设置于机械密封件41,机械密封件41随着叶轮轴4一起转动,防止物料泄露,泵壳3和泵体2之间形成有输送间隙6,叶轮5位于输送间隙6内。电机1转动,带动叶轮轴4转动,进而带动叶轮5进行高速转动,使得输送间隙6内的空气排空,形成真空,进而将液态的物料从进料口21吸入,经过叶轮5的转动,再从出料口22输送出去,实现物料的抽吸。
34.参照图1和图2,泵体2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23、第二密封腔24和第三密封腔25,第一密封腔23和进料口21相连通,第二密封腔24和出料口22相连通,第三密封腔25呈c形设置,第一密封腔23和第二密封腔24关于叶轮轴4的轴线呈对称设置,利用泵体2内的多个密封腔,有助于对输送间隙6内快速抽真空,即提高了自吸泵的自吸能力。泵壳3上形成有第四密封腔32,第四密封腔32的形状优选和第三密封腔25相同,第四密封腔32配合第三密封腔25形成双流道,有助于提高物料的流量,即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35.参照图1和图3,当需要输送的是粘稠油液或易气化物料时,会由于泵体2无法进行热量交换维持温度,使泵体2内的物料无法保证较佳的流动状态,从而导致自吸泵传输能力的减弱,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泵体2外焊接固定有第一换热夹套7,泵壳3远离泵体2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换热夹套8,其中叶轮轴4穿设第二换热夹套8,第二换热夹套8远离泵壳3的一侧与端封3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换热夹套7内形成有第一换热通道71,第一换热通道71呈空腔设置,第一换热夹套7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72和第一介质出口73,第一介质进口72和第一介质出口73均与第一换热通道71相连通,且第一介质进口72和第一介质出口73呈相背离设置。
36.参照图1和图3,第二换热夹套8内形成有第二换热通道81,第二换热通道81呈空腔设置,第二换热夹套8上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82和第二介质出口83,第二介质进口82和第二
介质出口83均与第二换热通道81相连通,且第二介质进口82和第二介质出口83的开口呈相背离设置。
37.参照图1,第一换热夹套7和第二换热夹套8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金属导热层9,金属导电层可为银、铜、金、铝、和铁,优选的为铜材质的金属导热层9。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换热夹套的自吸泵的实施原理为:实际运用中,当物料进入输送间隙6时,同时往第一介质进口72和第二介质进口82通入换热介质,对泵体2和泵壳3进行换热,进而对物料进行换热,实现了自吸泵的换热功能,有助于防止物料凝结附着在泵体2或泵壳3内,或防止物料升温气化,即有助于保证自吸泵的自吸能力,其中第一换热通道71呈空腔设置,有助于增大第一换热通道71和泵体2的接触面积,且有助于增大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通道71内的容纳空间,有助于提高第一换热夹套7对自吸泵的换热能力,另外第二换热通道81呈空腔设置,有助于提高第二换热夹套8对自吸泵的换热能力;此外,利用金属导热层9,有助于提高第一换热夹套7和第二换热夹套8的导热能力,进一步有助于提高自吸泵的换热能力。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