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8016发布日期:2022-02-19 23: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风扇。


背景技术:

2.目前,风扇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现有的风扇需要被用户操作,才能运行。例如,当用户需要吹风时,需要开启风扇,当用户需要调节风速、角度等运行模式时,需要手动操作。
3.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用户在使用风扇的过程中,需要对风扇进行频繁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风扇,能实现自主调节,减少用户对风扇的操作频次。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向上延伸形成支撑部;
6.风扇头,所述风扇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风扇头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摆动,所述风扇头用于产生气流;
7.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湿度信号,所述温湿度信号反映所述智能风扇所处空间的温度和湿度;
8.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风扇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反映目标对象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智能风扇的受用者;
9.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和所述风扇头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湿度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风扇头,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风扇头的运行状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微波多普勒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湿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并按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指示进行工作,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加湿装置的工作状态。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可见光摄像头,所述可见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可见光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可见光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坐姿信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见光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可见光摄像头环绕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提示装置用于发出告警信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蜂鸣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智能风扇的运行状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风扇的运行状态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出去。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包括底座、从底座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风扇头、温湿度传感器、第一采集模块和控制器,风扇头设置于支撑部并可相对于支撑部摆动,从而,风扇头可更大范围地产生气流;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第一采集模块设置于风扇头的外表面,控制器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第一采集模块和风扇头电连接。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反映智能风扇所处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信号、并将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反映目标对象是否存在的第一信号(目标对象为智能风扇的受用者)、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接收该温湿度信号和该第一信号,并根据温湿度信号和第一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扇头,以控制风扇头智能运转、自主调节,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对风扇的操作频次。
附图说明
2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结构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扇100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1和图2,该智能风扇100包括底座101、从底座101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102、风扇头103、温湿度传感器104、第一采集模块
105和控制器106。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头103设置于支撑部102,并可相对于支撑部102摆动,温湿度传感器104设置于支撑部102的外表面,第一采集模块105设置于风扇头103的外表面,控制器106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104、第一采集模块105和风扇头103电连接。
27.基于温湿度传感器104用于采集温湿度信号,该温湿度信号反映智能风扇100所处空间(例如卧室)的温度和湿度,第一采集模块105用于采集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反映目标对象是否存在,从而,当温湿度传感器104将该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6,第一采集模块105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6时,控制器106接收该温湿度信号和该第一信号,并根据温湿度信号和第一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扇头103,以控制风扇头103智能运转、自主调节,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对风扇的操作频次。
28.其中,风扇头103包括扇叶和驱动电机(图未示),扇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推动空气流动,形成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头103包括叶轮、驱动电机和喷嘴,叶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产生气流,气流经喷嘴喷出。
29.支撑部102作为风扇头103的支撑结构,根据智能风扇100的形状不同,支撑部102有多种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为地面立式风扇,支撑部102可以为一竖直的延伸壳。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为桌上风扇,支撑部102可以为支架。风扇头103设置为可相对于支撑部102转动,即风扇头103被配置为可以摇头。风扇头103与支撑部102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结构可以为转动连杆或齿轮等。
30.温湿度传感器104,设置于支撑部102的外表面。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04可以采集智能风扇100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说明满足智能风扇100开启的一个条件,控制器106控制智能风扇100自动开启,无需用户手动开启。当温度小于该预设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106控制智能风扇100自动关闭。可以理解的是,该预设的温度阈值可以为人体舒适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器106控制智能风扇100自动开启,使得环境空气流动,有利于水分蒸发除湿,无需用户手动开启。当湿度小于该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器106控制智能风扇100自动关闭。
31.值得说明的是,预设的温度阈值和第一湿度阈值均为人为设置的经验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或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在此不对其做任何限制。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温湿度传感器104的型号可以为shtm30。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选择温湿度传感器104即可,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33.第一采集模块105采集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反映目标对象是否存在,其中,目标对象为智能风扇100的受用者,该目标对象可以为人体或动物。例如,当智能风扇100应用于办公室或卧室中时,目标对象为人体,当智能风扇100用于养殖工厂时,目标对象可以为动物。此外,第一采集模块105设置于风扇头103的外表面,从而,第一采集模块105可以随着风扇头103摆动,以获取在风扇头103的受风范围内的目标对象是否存在。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集模块105包括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获取该智能风扇100周围环境中的红外成像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为红外成像图,若红外成像图中无人体或动物等活体,则对应的第一信号反映不存在目标对象,若红外成像图中有人体或动物等活体,则对应的第一信号反映存在目标对象。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信号可以确定出智能风扇100所在环境中是否有可能需要吹风的目标对象。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红外摄像头的型号可以为mlx90640。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选择红外摄像头即可,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集模块105还可以包括微波多普勒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其中,微波多普勒传感器通过反射微波的变化可以确定目标对象是否存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也通过反射毫米波的变化可以确定目标对象是否存在。
37.控制器106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信号和第一信号,确定相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扇头103,控制风扇头103的运行状态,例如开启、关闭或风力等。例如,当温湿度信号所反映的温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第一信号反映存在目标对象时,第一控制信号为施加于智能风扇100的开启信号,控制风扇头103自动开启;当温湿度信号所反映的温湿度小于预设的阈值或第一信号反映不存在目标对象时,第一控制信号为施加于智能风扇100的关闭信号,控制风扇头103自动关闭。由此,实现智能风扇100自动运转、自主调节。
38.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环境温度与风速的映射关系,环境温度越高,对应的风速越大,从而,实现风速自动调整,无需手动调节。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6可以根据第一信号,采用现有的定位方法(例如图像定位方法),获取目标对象的坐标位置,然而,计算目标对象的坐标位置与风扇头103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调整风扇头103,使得风扇头103对准热源,即实现风向自动跟踪目标对象。例如,当用户在室内移动改变位置时,风扇头103也能随着用户移动而转动,使得风扇头103对准用户,给用户送风降温,无需用户手动调节方向。
40.在此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包括底座101、从底座101向上延伸形成的支撑部102、风扇头103、温湿度传感器104、第一采集模块105和控制器106,风扇头103设置于支撑部102并可相对于支撑部102摆动,从而,风扇头103可更大范围地产生气流;温湿度传感器104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02的外表面,第一采集模块105设置于风扇头103的外表面,控制器106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104、第一采集模块105和风扇头103电连接。其中,温湿度传感器104用于采集反映智能风扇100所处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信号、并将温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6,第一采集模块105用于采集反映目标对象是否存在的第一信号(目标对象为智能风扇100的受用者)、并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6,从而,控制器106接收该温湿度信号和该第一信号,并根据温湿度信号和第一信号,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风扇头103,以控制风扇头103智能运转、自主调节,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对风扇的操作频次。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还包括加湿装置107,加湿装置107与控制器106电连接,加湿装置107用于接收控制器106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并按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工作,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加湿装置107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加湿装置107可以为加湿器,具有雾化水形成水蒸气的功能。
42.当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器106通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给加湿装置107,以控制加湿装置107自动开启,为周围环境加湿,缓解干燥;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信号为施加于加湿装置107的开启信号。当湿度大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器106通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给加湿装置107,以控制加湿装置107自动关闭,停止加湿;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信号为施加于加湿装置107的关闭信号。
43.在此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106控制加湿装置107自动工作,使得智能风扇100具有
调节环境湿度的功能。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还包括可见光摄像头108,可见光摄像头108与控制器106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见光摄像头108可以获取周围环境,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可见光摄像头108将拍摄到的图像或录制的视频发送给控制器106,控制器106可以基于现有的监控算法或识别算法,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见光摄像头108获取到人体图像时,发送给控制器106,控制器106通过现有的姿态识别算法,识别人体的姿态,生成人体活动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见光摄像头108获取动物图像时,发送给控制器106,控制器106可以统计动物的习性,例如喝水次数或睡觉时间等。
45.在此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集成有可见光摄像头108,使得智能风扇100具有监控功能。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见光摄像头10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可见光摄像头108环绕设置于支撑部102的表面。例如,3个摄像头以间隔120
°
设置于柱状支撑部102的外表面,一摄像头覆盖120
°
的视野范围,从而,3个摄像头可全方位覆盖整个空间的视野范围。也即,通过多个可见光摄像头108,能够获取智能风扇100所在房间的全部视野,无论目标对象在房间的哪个位置,均能采集目标对象的姿态。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还包括提示装置109,提示装置109与控制器106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提示装置109用于发出告警信息,以提醒用户。例如,当用户久坐时发出告警信息,以提醒用户进行适当活动。该告警信息可以为语音、灯光、文图等形式。在此不对提醒方式进行任何限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提示装置109包括蜂鸣器。通过蜂鸣器发出声音,以提醒用户。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还包括显示模块110,显示模块110与控制器106电连接。该显示模块110可以为led或lcd等显示屏。控制器106可以控制显示模块110对温湿度信号、第一信号或监测结果、智能风扇100的运行状态进行显示,以便用户清楚了解智能风扇100的工作情况。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还包括通信模块111,通信模块111与控制器106电连接。控制器106可以控制通信模块111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或智能手表等。从而,通过通信模块111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运行状态、温湿度信号、第一信号或监测结果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移动终端,供移动终端进行后续的分析统计,或,供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了解智能风扇100的情况。
51.综上所述,智能风扇100能够实现自动启停、自动跟踪和自动调整,还兼具监测功能,从而,实现自主调节,减少用户对风扇的操作频次。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