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排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5347发布日期:2022-06-08 09:0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排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排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排油机。


背景技术:

2.吸排油机能够将外界的液油吸入吸排油机内,目前市场上抽吸油机大多是采用压缩气体驱动,而压缩气体驱动的方式工作噪音较大,给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噪音小的吸排油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排油机,包括:
5.储液罐,用于容置液油;
6.传输组件,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及
7.电动泵,设置于所述传输组件上,所述电动泵用于为所述传输组件提供将外界的所述液油吸入所述储液罐内的驱动力。
8.优选地,所述电动泵还用于为所述传输组件提供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所述液油排出至外部的驱动力。
9.优选地,所述吸排油机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置于所述传输组件上,所述换向阀用于调节所述传输组件内的所述液油的流向,以使所述液油的流向在第一流向和与所述第一流向相反的第二流向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流向指所述液油在所述电动泵的驱动力下从外部经所述传输组件进入所述储液罐内时所述液油的流向,所述第二流向指所述液油在所述电动泵的驱动力下从所述储液罐内经所述传输组件被排出至外部时所述液油的流向。
10.优选地,换向阀包括阀体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运动,以使所述阀体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所述液油的流向在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之间切换。
11.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及第四连接管,所述阀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电动泵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泵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泵的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
12.驱动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阀体运动,以使所述阀体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所述液油的流向在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之间切换,所述阀体位于吸油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阀体位于排油状态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13.所述阀体位于吸油状态时,外部的所述液油能够在所述电动泵的驱动力下依次经所述第一连接管及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阀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阀体流出,再依次经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电动泵内,然后经所述出液口从所述电动泵流出,并依次经所述第三连接管及所述第三接口流入所述阀体内,然后经所述第四接口从所述阀体流出,最后经所述第四连接管进入所述储液罐内;
14.所述阀体位于排油状态时,所述储液罐内的所述液油能够在所述电动泵的驱动力下依次经所述第四连接管及所述第四接口流入所述阀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阀体流出,再依次经所述第二连接管及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电动泵内,然后经所述出液口从所述电动泵流出,并依次经所述第三连接管及所述第三接口流入所述阀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阀体流出,最后经所述第一连接管排出至外部。
15.优选地,所述换向阀还用于阻断所述传输组件,以阻断所述液油在所述传输组件内的流动。
16.优选地,所述调节件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转动,以使所述阀体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
17.优选地,所述吸排油机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18.导油管,与所述传输组件远离所述储液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动泵的驱动力下外部的所述液油能够经所述导油管及所述传输组件进入所述储液罐内,或经所述传输组件及所述导油管从所述储液罐内被排出至外部;
19.转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
20.推杆,与储液罐连接。
21.优选地,所述导油管与所述传输组件可拆卸连接。
22.优选地,所述电动泵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电动泵供电,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电动泵的驱动力下液油能够经传输组件进入储液罐内,本技术的吸排油机通过电动泵的驱动实现吸油过程,不存在压缩气体驱动时所伴随的较大的工作噪音,因此,本技术的吸排油机具有工作噪音小的优点,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加愉快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装置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一实施例的吸排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一实施例的阀体处于阻断状态时,电动泵、传输组件及的换向阀相配合的示意图;
27.图3为一实施例的阀体处于吸油状态时,电动泵、传输组件及的换向阀相配合的示意图;
28.图4为一实施例的阀体处于排油状态时,电动泵、传输组件及的换向阀相配合的示
意图;
29.图5为一实施例的储液罐、转动轮、电动泵、传输组件及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又一实施例的吸排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00.储液罐;110.观察口;200.电动泵;210.进液口;220.出液口;300.传输组件;310.第一连接管;320.第二连接管;330.第三连接管;340.第四连接管;400.开关按钮;500.换向阀;510.阀体;511.第一接口;512.第二接口;513.第三接口;514.第四接口;520.调节件;530.第一连接部;540.第二连接部;600.导油管;700.导线;710.正极夹子;720.负极夹子;800.转动轮;900.锁紧件;1000.推杆;1010.凹槽;1100.锁定件;1200.把手;1300.工具架;1400.透明板;1500.外壳;1510.槽孔;1600.提手。
3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如图1所示,一种吸排油机包括储液罐100、传输组件300及电动泵200,储液罐100用于容置液油,传输组件300与储液罐100连接,电动泵200设置于传输组件300上,电动泵200用于为传输组件300提供将外界的液油吸入储液罐100内的驱动力。
36.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液油能够经传输组件300进入储液罐100内,本技术的吸排油机通过电动泵200的驱动实现吸油过程,不存在压缩气体驱动时所伴随的较大的工作噪音,因此,本技术的吸排油机具有工作噪音小的优点,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加愉快的使用体验。
37.在一实施例中,电动泵200还用于为传输组件300提供将储液罐100内的液油排出至外部的驱动力,具体地,本技术的吸排油机通过电动泵200的驱动实现吸油过程,不存在压缩气体驱动时所伴随的较大的工作噪音。
38.在一实施例中,传输组件300远离储液罐100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储液装置连接,具体地,外部储液装置可以为车辆油箱,液油可以为汽油,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车辆油箱内的汽油经传输组件300进入储液罐100内;若储液罐100内充满了汽油,使传输组件300远
离储液罐100的一端与外部连通,从而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将储液罐100内的汽油排出至外部。
39.如图1所示,电动泵200与储液罐100连接,具体地,储液罐100用于承载电动泵200,使得电动泵200的设置更加稳定可靠。
40.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开关按钮400,开关按钮400与电动泵200电连接,开关按钮400用于控制电动泵200的启动与停止。
41.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换向阀500,换向阀500设置于传输组件300上,换向阀500用于调节传输组件300内的液油的流向,以使液油的流向在第一流向和与第一流向相反的第二流向之间切换,第一流向指液油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从外部经传输组件300进入储液罐100内时液油的流向,第二流向指液油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从储液罐100内经传输组件300被排出至外部时液油的流向。
42.进一步地,换向阀500还用于阻断传输组件300,以阻断液油在传输组件300内的流动。
43.如图1及图2-4所示,换向阀500包括阀体510和调节件520,调节件520设置于阀体510上,调节件520能够相对阀体510运动,以使阀体510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液油相对于传输组件300在沿第一流向流动和沿第二流向流动之间切换,具体地,阀体510处于吸油状态时,液油的流向为第一流向,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经传输组件300进入储液罐100内;阀体510处于排油状态时,液油的流向为第二流向,储液罐100内的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经传输组件300排出至外部。
44.进一步地,调节件520能够相对阀体510运动,以使阀体510在吸油状态、排油状态及阻断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液油相对于传输组件300在沿第一流向流动、沿第二流向流动及不流动之间切换,具体地,阀体510处于阻断状态时,传输组件300被阻断,以阻断液油在传输组件300内的流动。
45.进一步地,调节件520转动设置于阀体510上,调节件520能够相对阀体510转动,以使阀体510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调节件520能够相对阀体510转动,以使阀体510在吸油状态、排油状态及阻断状态之间切换。
46.如图1所示,换向阀500与储液罐100连接,具体地,储液罐100用于承载换向阀500,使得换向阀500的设置更加稳定可靠,在本实施例中,阀体510与储液罐100连接。
47.如图3-5所示,传输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第三连接管330及第四连接管340,阀体51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511、第二接口512、第三接口513及第四接口514,电动泵200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第一连接管310的一端与第一接口511连接,第一连接管310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连接管320的一端与第二接口512连接,第二连接管320的另一端与电动泵200的进液口210连接,第三连接管330的一端与第三接口513连接,第三连接管330另一端与电动泵200的出液口220连接,第四连接管340的一端与第四接口514连接,第四连接管340的另一端与储液罐100连接;
48.驱动调节件520相对阀体510运动,以使阀体510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液油的流向在第一流向和第二流向之间切换;阀体510位于吸油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511和所述第二接口512连通,且所述第三接口513与所述第四接口514连通,外部的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依次经第一连接管310及第一接口511流入阀体510内,然后经
第二接口512从阀体510流出,再依次经第二连接管320及进液口210流入电动泵200内,然后经出液口220从电动泵200流出,并依次经第三连接管330及第三接口513流入阀体510内,然后经第四接口514从阀体510流出,最后经第四连接管340进入储液罐100内;
49.阀体510位于排油状态时,所述第二接口512与所述第四接口514连通,且所述第一接口511与所述第三接口513连通,储液罐100内的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依次经第四连接管340及第四接口514流入阀体510内,然后经第二接口512从阀体510流出,再依次经第二连接管320及经进液口210流入电动泵200内,然后经出液口220从电动泵200流出,并依次经第三连接管330及第三接口513流入阀体510内,然后经第一接口511从阀体510流出,最后经第一连接管310排出至外部,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5,阀体510处于吸油状态时,液油的流向为第一流向,参考图4和图5,阀体510处于排油状态时,液油的流向为第二流向,本技术通过传输组件300实现液油流向的调节,使得电动泵200只需要给液油提供第二连接管320流向第三连接管330的驱动力即可,不需要电动泵200实现正反向驱动。
5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口511、第二接口512、第三接口513及第四接口514分布在阀体510的四周,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分布在电动泵200的相对两侧。
51.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5,阀体510处于阻断状态时,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第三连接管330及第四连接管340之间均不连通,此时,传输组件300被阻断,以阻断液油在传输组件300内的流动。
52.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件520部分伸入阀体510内,调节件520伸入阀体510内的一端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530和第二连接部540,驱动调节件520相对阀体510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530和第二连接部540相对阀体510运动,从而使得阀体510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阀体510位于吸油状态时,第一连接部530连通所述第一接口511和所述第二接口512,且第二连接部540连通所述第三接口513与所述第四接口514;阀体510位于排油状态时,第一连接部530连通所述第二接口512与所述第四接口514,且第二连接部540连通所述第一接口511与所述第三接口51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调节件520相对阀体510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530和第二连接部540相对阀体510转动,从而使得阀体510在吸油状态和排油状态之间切换。
53.具体地,参考图2和图3,驱动调节件520相对阀体510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530和第二连接部540相对阀体510运动,使得第一连接部5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511和第二接口512连接,以实现第一接口511和第二接口512连通,且能够同时使得第二连接部5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接口513和第四接口514连接,以实现第三接口513与第四接口514连通,此时,阀体510处于吸油状态,外部的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依次经第一连接管310、第一接口511、第一连接部530、第二接口512、第二连接管320及进液口210流入电动泵200内,然后经出液口220从电动泵200流出,并依次经第三连接管330、第三接口513、第二连接部540、第四接口514及第四连接管340进入储液罐100内;
54.参考图2和图4,驱动调节件520相对阀体510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部530和第二连接部540相对阀体510运动,使得第一连接部5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口512和第四接口514连接,以实现第二接口512和第四接口514连通,且能够同时使得第二连接部5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511和第三接口513连接,以实现第一接口511与第三接口513连通,此时,阀体510处于排油状态,储液罐100内的液油能够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依次经第四连接管
340、第四接口514、第一连接部530、第二接口512、第二连接管320及进液口210流入电动泵200内,然后经出液口220从电动泵200流出,并依次经第三连接管330、第三接口513、第二连接部540、第一接口511及第一连接管310排出至外部。
55.进一步地,参考图2,阀体510处于阻断状态时,第一连接部530及第二连接部540与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第三连接管330及第四连接管340之间均未连接,此时,传输组件300被阻断,以阻断液油在传输组件300内的流动。
56.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导油管600,导油管600与传输组件300远离储液罐100的一端连接,在电动泵200的驱动力下液油能够经导油管600及传输组件300进入储液罐100内,或经传输组件300及导油管600从储液罐100内被排出至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导油管600与第一连接管310远离阀体510的一端连接。
57.在一实施例中,导油管600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管310的外径,具体地,导油管600远离第一连接管31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油箱连接,导油管600的外径与车辆油箱上的开孔的孔径相适配,一般车辆油箱上的开孔较小,第一连接管310不能经车辆油箱上的开孔伸入车辆油箱内,进一步地,导油管600与传输组件30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油管600与第一连接管3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一方面,导油管600损坏可以直接更换,另一方面,导油管600连接不同的车辆油箱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导油管600,此外,当需要排出储液罐100内的汽油时,可以将导油管600从第一连接管310上拆卸下来,比导油管600外径更大的第一连接管310直接排油能够提高排油效率。
58.电动泵200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电源用于为电动泵200供电,电源为直流电源,具体地,直流电源可以为吸排油机自身具有的直流电源,在其他实施例中,直流电源也可以为外部直流电源,车辆等外部设备自身具有直流电源,使得为电动泵200供电十分方便。
59.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导线700,导线700的一端与电动泵200电连接,导线700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具体地,导线700远离电动泵200的一端具有间隔设置的正极夹子710和负极夹子720,导线700的正极夹子710和负极夹子720分别用于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按钮400的一端与导线700电连接,开关按钮400的另一端与电动泵200电连接。
60.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转动轮800,转动轮800转动设置于储液罐100的底部,具体地,通过转动轮800能够方便对吸排油机进行转移,使得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推动吸排油机,以使吸排油机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61.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锁紧件900,锁紧件900用于将转动轮800锁定,具体地,待调整好吸排油机的位置后,可通过锁紧件900将转动轮800锁定,保证工作过程中吸排油机的位置稳定。
62.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转动轮8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动轮800间隔设置于储液罐10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轮80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转动轮800间隔设置于储液罐100的底部,通过三个转动轮800能够更方便对吸排油机进行转移,进一步,三个转动轮800以三角形的形状间隔设置于储液罐100的底部,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得三个转动轮800对储液罐100的支撑感觉可靠。
63.在一实施例中,转动轮800为万向轮,万向轮可以在任意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万向轮能够更方便地对吸排油机进行转移。
64.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推杆1000,推杆1000与储液罐100连接,具体地,当需要转移吸排油机时,可以通过推杆1000推拉吸排油机来实现吸排油机的转移。
65.如图1所示,推杆1000内具有沿推杆1000的轴向延伸的凹槽1010,凹槽1010用于容置导油管600,具体地,导油管600从第一连接管310上拆卸下来后,可以容置于凹槽1010内,以避免导油管600丢失。
66.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锁定件1100,锁定件1100用于将推杆1000锁定在储液罐100上,具体地,当需要转移吸排油机,锁定件1100解除对推杆1000锁定,以减小吸排油机的占用空间,从便于实现对吸排油机的转移。
67.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把手1200,把手1200设置于推杆1000上,具体地,把手1200便于使用者的握持。
68.如图1所示,储液罐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工具架1300,具体地,工具架1300用于放置维修吸排油机或车俩的操作工具。
69.储液罐100的外侧壁的上部开设有观察口110,通过观察口110能够观察储液罐100内的液位,具体地,当通过观察口110观察到储液罐100内的液位过高时,将储液罐100内的液油排出。
70.如图1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透明板1400,透明板1400设置于观察口110处,具体地,透明板1400的设置,在保证能够观察到储液罐100内的液位的情况的同时,透明板1400还能够避免外部的杂物经观察口110进入储液罐100内。
71.如图6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外壳1500,外壳1500盖设于储液罐100上,外壳1500和储液罐100围合形成容置空间,电动泵200位于容置空间内,传输组件30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内,具体地,第一连接管31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内,第二连接管320,第三连接管330及第四连接管340均位于容置空间内,阀体510部分位于容置空间内,调节件520容置空间外,开关按钮400设置于外壳1500的外壁上。
72.如图6所示,吸排油机还包括提手1600,提手1600设置于外壳1500上,通过手持提手1600能够实现对吸排油机位置的转移。
73.如图6所示,外壳1500上开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槽孔1510,使用者可以双手伸入槽孔1510内,以将吸排油机抱起,从而对吸排油机位置的转移。
7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