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9620发布日期:2022-04-14 21: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内啮合齿轮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泵,尤其是涉及内啮合齿轮润滑泵。


背景技术:

2.常见的油泵一般为外啮合齿轮泵,传统的外啮合齿轮泵,存在体积大、噪声大、效 率低和寿命短等缺点,相比之下,内啮合齿轮泵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容积效率高、噪音小、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但内啮合齿轮泵的内部润滑不太方便,存在润滑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影响传动平稳性、机械效率、构件寿命等至关重要的一环。
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cn213598181u,公开日2021年7月2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内啮合齿轮泵的前盖及内啮合齿轮泵”,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啮合齿轮泵的前盖,包括前盖本体,前盖本体的后端面与内啮合齿轮泵的进泵壳体的前端内孔相匹配,前盖本体的前端设有用于与螺纹固定件配合连接的螺钉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有中内啮合齿轮泵,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进泵壳体、中泵壳体、排泵壳体和泵轴,进泵壳体、中泵壳体、排泵壳体的中部穿设有的泵轴,进泵壳体内设有轴承,进泵壳体的前端设有前盖,前盖的后端的内台阶孔内设有油封。该专利内部无有效的润滑油路,各机械部件的润滑存在困难,且人工填油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内啮合齿轮泵润滑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带润滑油路及安全阀的结构巧妙的内啮合齿轮润滑泵,旨在解决内啮合齿轮泵的润滑问题,提高内啮合齿轮泵的可靠性,提升整体的性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内啮合齿轮润滑泵,包括泵体及设置在泵体上的泵盖,泵体内设有齿轮架、齿轮和盖板,盖板盖设在齿轮架的一侧且与齿轮架形成空腔,齿轮位于空腔内,齿轮中部具有轴向通孔,齿轮上设有润滑孔,润滑孔连通齿轮内外侧壁,所述泵盖上设有安全阀。润滑孔位于齿轮上,且润滑孔连通齿轮内外侧壁,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润滑孔所在的齿廓所形成的密封容积内的油液,将通过与该润滑孔相连的油道,输送至所需要润滑的部位。齿轮每旋转一周,均输出一定量的油液,润滑充分且稳定。油液从润滑孔进入达到供油进行润滑的目的。整体结构巧妙,占用空间小,且供油稳定,能够长时间保证润滑充分,从而提高内啮合齿轮泵的性能。在泵盖处设置安全阀,安全阀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当空腔内的油压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向系统外排放油液来防止空腔内油压过高导致的安全问题。
7.作为优选,齿轮外啮合有齿圈,齿轮和齿圈的啮合处与齿轮架之间形成吸油腔和压油腔。吸油腔将油从油管内吸入,压油腔将油排出。吸油与压油主要靠齿轮的不断啮合来实现。
8.作为优选,泵盖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底面设有与泵盖的内侧面连通的释压孔,所述安全阀包括弹簧座、弹簧和钢珠,弹簧座与安装孔通过螺纹连接,弹簧座中部设有沉头
孔,弹簧位于弹簧座的沉头孔内,钢珠位于安装孔内,弹簧的一端抵在沉头孔内,弹簧的另一端将钢珠抵压在释压孔的端口上。安全阀结构简单且巧妙,体积小,嵌设在泵体的壳体上,减少了体积占用。
9.作为优选,吸油腔分为齿轮架吸油腔和壳体吸油腔,压油腔分为壳体压油腔和齿轮架压油腔。
10.作为优选,齿轮架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连接吸油腔,出油口连接压油腔。进油口与出油口设置在齿轮架上,进一步减少了泵体的体积占用。
11.作为优选,泵体内设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位于远离泵盖的一侧。
12.作为优选,泵体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用于连接泵体与泵盖,泵体与连接板采用六角螺钉连接,连接板与泵盖采用六角螺钉连接。
13.作为优选,泵体和齿轮架间采用六角螺钉进行连接。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齿轮上设置润滑孔的结构,使内啮合的齿轮泵内自带润滑油路,伴随齿轮的工作不断供油至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件处,结构巧妙,占用空间少,解决了内啮合齿轮泵的润滑问题,提高了齿轮泵的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啮合齿轮润滑泵的内部结构图。
16.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啮合齿轮润滑泵的安全阀结构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啮合齿轮润滑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8.图中:泵体1、齿轮架2、齿轮3、齿圈4、盖板5、泵盖6、连接板7、弹簧座8、弹簧9、骨架油封10、o形圈11、第一内六角螺钉12、第二内六角螺钉13、第三内六角螺钉14、钢球15、润滑孔16、齿轮架小孔17、齿轮架吸油腔18、齿轮架压油腔19、壳体吸油腔20、壳体压油腔2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内啮合齿轮润滑泵,包括泵体1及设置在泵体上的泵盖6。泵体1内设有齿轮架2、齿轮3和盖板5,盖板5盖设在齿轮架2的一侧且与齿轮架2形成空腔。齿轮3位于空腔内,齿轮3中部具有轴向通孔,齿轮3上设有润滑孔16,润滑孔16连通齿轮3内外侧壁。泵盖6上设有安全阀。润滑孔16位于齿轮3上,且润滑孔16连通齿轮3内外侧壁,如此,在齿轮3转动过程中,通过润滑孔16处的齿轮3啮合将油液从泵的进油道吸入至啮合处所形成的密闭容积中,油液从润滑孔16进入达到供油进行润滑的目的。整体结构巧妙,占用空间小,且供油稳定,能够长时间保证润滑充分,从而提高内啮合齿轮泵的性能。在泵盖6处设置安全阀,安全阀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当空腔内的油压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向系统外排放油液来防止空腔内油压过高导致的安全问题。
21.进一步的,齿轮3外啮合有齿圈4,齿轮3和齿圈4的啮合处与齿轮架2之间形成吸油
腔和压油腔。当齿轮3与齿圈4采用内啮合渐开线形式进行啮合时,噪声小,容积效率高,排量稳定,啮合处分割出吸油腔与压油腔,吸油腔将油从进油管内吸入,压油腔将油排出。
22.进一步的,泵盖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底面设有与泵盖的内侧面连通的释压孔。安全阀包括弹簧座8、弹簧9和钢珠15,弹簧座与安装孔通过螺纹连接,弹簧座8中部设有沉头孔,弹簧9位于弹簧座8的沉头孔内,钢珠位于安装孔内,弹簧9的一端抵在沉头孔内,弹簧9的另一端将钢珠15抵压在释压孔的端口上。钢珠15作为安全阀的头部,堵在释压孔上,工作时,当空腔内的油压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钢珠15被顶开,并压缩弹簧9,油液从弹簧座8中部的孔向外流出,同时空腔内油压逐渐降低,弹簧9推动钢珠15恢复原位,重新实现油封。安全阀结构简单且巧妙,体积小,嵌设在泵体的壳体上,减少了体积占用。
23.进一步的,吸油腔分为齿轮架吸油腔18和壳体吸油腔20,压油腔分为壳体压油腔21和齿轮架压油腔19,齿轮架2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连接吸油腔,出油口连接压油腔。齿轮架2上设有齿轮架小孔17。进油口与出油口设置在齿轮架2的外圆上,进一步减小了油泵的体积,使占用的空间变小。当油泵主动齿轮3由传动轴带动旋转时,齿圈4作同向旋转,这时齿轮架吸油腔18中啮合着的齿轮逐渐脱开而增大密封容积,形成局部真空,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油管从进油口进入壳体吸油腔20,再进入齿轮架吸油腔18;齿轮3相继啮合,当齿轮3进入齿间时,容积减少,从齿轮架吸油腔18带至齿轮架压油腔19再到壳体压油腔21的油液从出油口被压出泵外,经出油管进入机械装置的液压系统。同时,一部分油液经过齿轮3的润滑孔16,经过油路进行左端轴承处润滑,另一部分油液经齿轮架2上的压油腔内的齿轮架小孔17,经过油路对右端轴承进行润滑。
24.进一步的,泵体1内设有骨架油封10,骨架油封10位于远离泵盖6的一侧。泵体1上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与泵体1之间设有o形圈11。连接板7用于连接泵体1与泵盖6,泵体1与连接板7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14连接,连接板7与泵盖6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13连接,第一内六角螺钉12从外向内依次连接泵体1、盖板5和齿轮架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