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0176发布日期:2022-09-17 03:1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传统无堵塞叶轮创新改进的高效潜水泵叶轮。


背景技术:

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3.潜水泵工作时,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4.目前市场上的潜水泵特别是为了适应污水介质的应用,大多采用的叶片比较少的叶轮来应对,但这种叶轮的叶片越少,无堵塞性能越强,但泵的效率就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旨在提高潜水泵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叶轮叶片,前盖板及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及后盖板之间均匀设置叶轮叶片,所述叶轮叶片背面与所述前盖板连接处设有前圆角,所述叶片背面与所述后盖板连接处设有后圆角,所述前圆角及后圆角沿叶轮进口到叶轮外径逐渐变大。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圆角及后圆角最大值为所述叶片高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圆角及后圆角取值为1/2叶片高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叶轮叶片出口设有小叶片腔,所述前盖板设有前盖板进口,所述后盖板设有后盖板进口,所述前盖板进口及后盖板进口与所述小叶片腔相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前圆角及后圆角沿叶轮进口到叶轮外径逐渐变大,可显著减小叶轮内水体过流面积,从而减少叶轮内流体过流面积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的扩散角度,减少了扩散损失,同时由于采用大的圆角,湿周也减小了,减小了流体在叶轮内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潜水泵的工作效率。
13.2、叶轮叶片在叶轮外径处设有小叶片腔,前盖板设有前盖板进口,后盖板设有后盖板进口,前盖板进口及后盖板进口与小叶片腔相通,小叶片腔的设置可以减少叶片的重量,前盖板进口与后盖板进口同时与小叶片腔相通,前盖板进口与后盖板进口可以将前盖
板及后盖板处的回流液体从前盖板进口和后盖板进口引入小叶片腔,由于小叶片腔的叶片作用,可以泵出部分回流液体,从而减少叶片背面的回流,提高了潜水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图1为传统潜水泵叶轮示意图。
16.图2为改进潜水泵叶轮示意图。
17.图3为改进潜水泵叶轮内水体示意图。
18.图4为改进潜水泵叶轮再优化示意图。
19.图5为改进潜水泵叶轮再优化出口中心截面图。
20.附图标记注释:c、旋转轴心;a、前盖板;b、后盖板;w、叶片工作面;1v、传统叶轮叶片;1e、传统后圆角;1d、传统前圆角;2v、叶轮叶片;2e、后圆角;2d、前圆角;3e、叶轮水体后圆角;3d、叶轮水体前圆角;3l、叶轮水体前圆角引导线;3m、叶轮水体后圆角引导线;2s、小叶片腔;2j、前盖板进口;2k、后盖板进口;h、叶片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22.请参阅图1,传统后圆角1e、传统前圆角1d都比较小,这使得传统叶轮叶片1v间和前盖板a及后盖板b在叶轮外径处的面积比较大。
23.参阅图2,从叶片进口到叶轮外径逐步加大后圆角2e和前圆角2d,就能显著减小叶轮叶片2v间和前盖板a及后盖板b在叶轮外径处的面积。
24.进一步参阅图3,叶轮水体后圆角3e=后圆角2e,叶轮水体前圆角3d=前圆角2d,即改进叶轮内水体外部特征就是叶轮内的内部特征。由叶轮水体后圆角3e和叶轮水体前圆角3d的变化就知道后圆角2e和前圆角2d的变化。叶轮水体前圆角引导线3l和叶轮水体后圆角引导线3m是引导倒圆从小逐渐到大的引导曲线(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外径方向),从而使叶轮叶片2v间和前盖板a及后盖板b间从叶轮进口内径处的面积变化到叶轮外径处的面积减少加大,从而减少了叶片间的过流面积从进口到叶轮出口的扩散角度,从而减少扩散损失,同时由于采用大的圆角,湿周也减小了,就减小了流体和叶轮内的摩擦接触面积并减少摩擦损失,从而提高了效率。
25.参阅图4和图5,在叶轮叶片2v外径处挖出小叶片腔2s,这不仅可以减少叶片的重量,由于小叶片腔2s的叶片作用,还可以泵出部分液体回流,从而减少叶片背面的回流。在改进叶轮前盖板a开前盖板进口2j和在改进叶轮后盖板b开后盖板进口2k,就可以把在前盖板a和后盖板b出的回流从前盖板进口2j和后盖板进口2k引入进入小叶片腔2s并泵出叶轮,从而回收部分回流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包括前盖板(a),后盖板(b),及均匀设置于所述前盖板(a)及后盖板(b)之间的叶轮叶片(2v),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叶片(2v)背面与所述前盖板(a)连接处设有前圆角(2d),所述叶轮叶片(2v)背面与所述后盖板(b)连接处设有后圆角(2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圆角(2d)与后圆角(2e)沿叶轮进口到叶轮外径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圆角(2d)及后圆角(2e)最大值为叶片高度(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圆角(2d)及后圆角(2e)取值为1/2叶片高度(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叶片(2v)中出口设有小叶片腔(2s)。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a)设有前盖板进口(2j),所述后盖板(b)设有后盖板进口(2k),所述前盖板进口(2j)和后盖板进口(2k)和所述小叶片腔(2s)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潜水泵叶轮,把叶轮叶片背面的前圆角及后圆角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变最大,可减小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的扩散角度,减少了扩散损失,同时由于采用大的圆角,湿周也减小了,减小了流体在叶轮内的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把叶片出口中间掏空出新的短叶片,实现减重和减弱出口回流,并进一步在后盖板或前盖板开通向小叶片的进口来回收后盖板或前盖板的回流,这样也提高了泵效率。这样也提高了泵效率。这样也提高了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川 汪展 韦松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浦川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