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8724发布日期:2022-08-20 05:1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2.高速吸尘器电机的动叶轮是由铝板冲压组装铆接实现的,而铝板铆接时,在弧面上做铆接的铆点质量明显不如平面铆接的铆点质量。
3.为了追求流体效率很多厂家的电机动叶轮上片会设计承弧面,存在高速旋转时铆点开裂的风险;但是设计为整个平面,又会导致流体效率偏低。
4.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机动叶轮结构,以便克服现有电机动叶轮结构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可兼顾到流体效率和叶轮强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机动叶轮,所述电机动叶轮包括第一叶片机构、若干第二叶片机构及第三叶片机构;
8.各第二叶片机构分别连接第一叶片机构及第三叶片机构,并设置于第一叶片机构及第三叶片机构之间;
9.所述第一叶片机构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呈圆环形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
10.在所述第一叶片机构的轴向剖视图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两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线段,第三部分包括两条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线段;第二部分包括两条弧线,各弧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线段、对应第二线段相切;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电机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电机旋转轴的方向。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线段的长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7m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线段与第一线段的长度比在3~4之间;所述弧线为弧度为80
°
~100
°
的圆弧,圆弧半径与第一线段的长度比在2~3之间。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线为弧度为90
°
的圆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各第二叶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机构、第三叶片机构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叶片机构的外径大于第三叶片机构的外径。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机动叶轮。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机装置进一步包括:壳体、转轴、风罩、定叶轮及定子芯体;所述壳体及风罩拼接,形成电机外部结构;所述电机外部结构内形成一空间,所述转轴、动叶轮、定叶轮及定子芯体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19.所述动叶轮设置于所述风罩内,设置于所述转轴;所述定叶轮及定子芯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动叶轮与所述定叶轮相对设置。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上述的电机装置。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可兼顾到流体效率和叶轮强度。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场景中,使用平面加弧面结合的方式,将平面区域最小化,同时兼顾到流体效率和叶轮强度。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26.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27.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实用新型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28.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
29.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机动叶轮,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述电机动叶轮4包括第一叶片机构401、若干第二叶片机构402及第三叶片机构403;各第二叶片机构402分别连接第一叶片机构401及第三叶片机构403,并设置于第一叶片机构401及第三叶片机构403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叶片机构401及第三叶片机构403还可以通过除第二叶片机构402之外的其他连接机构连接。
30.所述第一叶片机构401包括圆柱形(空心圆柱形)的第一部分4011、第二部分4012及圆环形的第三部分4013,所述第二部分40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4011及第三部分4013。在所述第一叶片机构401的轴向剖视图中,所述第一部分4011包括两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线段,第三部分4013包括两条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线段;第二部分4012包括两条弧线,各弧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线段、对应第二线段相切;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31.所述第二线段为直线,第三部分对应区域为平面,第一叶片机构与第二叶片机构
铆接强度质量最好,同时此处的离心力也最大;第一叶片机构第二部分为弧面,增强流体效率,离心力不大,这样同时兼顾效率与动叶轮强度。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电机旋转轴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电机旋转轴的方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段与第一线段的长度比在3~4之间(如长度比可以为3、3.5、4等);所述弧线为弧度为80
°
~100
°
的圆弧(如可以为弧度为90
°
的圆弧;也可以为弧度为88
°
、93
°
的圆弧),圆弧半径与第一线段的长度比在2~3之间(如长度比可以为2、2.5、3等)。
33.所述第二线段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7mm;如,第二线段的长度可以为5mm、5.5mm、6mm、6.4mm、7mm等等。当然,第二线段的长度也可以是其他长度,如4mm、8mm,可根据电机装置的大小做相应调节。相应地,第一线段的长度可以为1.2mm、1.6mm、2mm等;圆弧的半径可以为3mm、3.3mm、4.2mm、5mm等。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二叶片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机构、第三叶片机构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叶片机构的外径大于第三叶片机构的外径。
35.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一种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机动叶轮。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装置包括:壳体、转轴6、动叶轮4、定叶轮5及定子芯体10;所述转轴6、动叶轮4、定叶轮5及定子芯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风罩2及后盖3,所述壳体本体1、风罩2及后盖3拼接,形成电机装置的外部结构;所述电机装置的外部结构内形成一空间,所述转轴6、动叶轮4、定叶轮5及定子芯体10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37.所述动叶轮4设置于所述风罩2;所述风罩2内设有风罩密封圈15,可以提高风罩2的密封性。所述动叶轮4固定于所述转轴6的一端;所述动叶轮4和转轴6之间可以设有过度件16;过度件16与转轴6过盈配合,同时连接于动叶轮4。所述定叶轮5及定子芯体10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动叶轮4与所述定叶轮5相对设置;所述定子芯体为定子铁芯。
38.所述转轴6外固定有第一平衡环8、磁钢7及第二平衡环9,所述第一平衡环8及第二平衡环9分别设置于所述磁钢7的两侧。所述转轴6可以为圆柱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6的两各区域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内。
40.所述转轴6的一端设有法兰14,法兰14用来固定第二轴承12。此外,所述电机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3,所述控制电路13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13连接定子组件上的插件,进而和电机铜线导通,为电机定子提供电流。
4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揭示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上述的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为所述吸尘器提供动力源。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可兼顾到流体效率和叶轮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场景中,使用平面加弧面结合的方式,将平面区域最小化,同时兼顾到流体效率和叶轮强度。
4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效果或优点可因多种因素干扰而可能不能在实施例中体现,对于效果或优点的描述不用于对实施例进行限制。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