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379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机械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泵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各不相同,按工作原理分类,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叶片式泵、容积式泵和其他类型的泵,其中离心式叶片泵用途最为广泛,然而当离心式叶片泵工作时,叶轮入口部位与水的接触面积小于出口部位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叶轮入口部位是低压区域而出口及工作叶轮背部是高压区域,因此在工作叶轮的前轮盖和后轮盘之间会形成压差,即为轴向力。轴向力会磨坏工作叶轮的前轮盘,磨损泵体,损坏泵支承轴承,使电机的功耗增大,效率低下,还会增加拖动电动机的负载,严重时会烧毁电动机。目前常通过在工作叶轮上采用平衡孔和环支撑的方法来抵消轴向力,但是通过平衡孔使高低压水相中和来抵消轴向力会对密封造成极大的威胁,容易引起泵的烧毁,而环支撑的方式又会加快轴承的磨损,降低泵的寿命,给泵的使用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提高输出效率、延长机器寿命且能抵消轴向力的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叶轮、主轴以及用于平衡轴向力的抵消机构;所述叶轮通过键设置在主轴前端,所述叶轮与抵消机构依次设置在主轴上;所述泵体上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泵体内设有第一阻尼口和缓冲流道,所述第一阻尼口和缓冲流道相贯通;所述抵消机构包括第二阻尼口、平衡盘、设有水锥的立板以及下端设有第三阻尼口的保护盘,所述第二阻尼口设置在泵体外侧,所述保护盘通过螺钉安装在泵体内,所述保护盘、立板与平衡盘依次设置在主轴上,所述第三阻尼口与缓冲流道相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平衡筋、隔板以及密封环,所述平衡筋设置在叶轮后端面,所述隔板设置在叶轮正后方,并与泵体连接,所述密封环设置在主轴与泵体之间。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平衡筋纵截面呈波浪型,所述平衡筋对称均布在叶轮后端面上,所述出水口经第一阻尼口和缓冲流道与第三阻尼口相连通。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平衡筋的个数为8个或以上,所述立板的个数为2个或以上,所述第三阻尼口 10-1的中心线分别与第二阻尼口、第一阻尼口的中心线垂直。
[000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叶轮背部设有平衡筋,平衡筋随叶轮高速转动,由流体动力学知可大幅降低此处水的压力,进而减轻轴向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阻尼口,对高压水进行缓冲能大幅降低泄露,同时通过阻尼口的水作用在平衡盘上,进行反方向作用,也能减轻轴向力;本实用新型水锥遇水后随立板转动,作用在立板上的反力会进一步弱化轴向力;本实用新型平衡盘与保护盘结合处的间隙会随着轴向力的大小进行自适应变化,通过改变两者之间孔隙的大小,对流入腔室的水进行流速控制,进而达到平衡轴向力的目的,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衡筋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锥结构示意图;
[0012]在图中:1泵体、1-1缓冲流道、2叶轮、2-1平衡筋、3主轴、4隔板、5出水口、6第一阻尼口、7第二阻尼口、8平衡盘、9立板、10保护盘、10-1第三阻尼口、11密封环、12水锥。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I内部的叶轮2、主轴3以及用于平衡轴向力的抵消机构;所述叶轮2通过键设置在主轴3前端,所述叶轮2与抵消机构依次设置在主轴上;所述泵体I上端设有出水口 5,所述泵体I内设有第一阻尼口 6和缓冲流道1-1,所述第一阻尼口 6和缓冲流道1-1相贯通;所述抵消机构包括第二阻尼口 7、平衡盘8、设有水锥12的立板9以及下端设有第三阻尼口 10-1的保护盘10,所述第二阻尼口 7设置在泵体I外侧,所述保护盘10通过螺钉安装在泵体I内,所述保护盘10、立板9与平衡盘8依次设置在主轴3上,所述第三阻尼口 10-1与缓冲流道1-1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平衡筋2-1、隔板4以及密封环11,所述平衡筋2-1设置在叶轮2后端面,所述隔板4设置在叶轮2正后方,并与泵体I连接,所述密封环11设置在主轴3与泵体I之间。所述平衡筋2-1纵截面呈波浪型,所述平衡筋2-1对称均布在叶轮2后端面上,所述出水口 5经第一阻尼口 6和缓冲流道1-1与第三阻尼口 10-1相连通。所述平衡筋2-1的个数为8个或以上,所述立板9的个数为2个或以上,所述第三阻尼口 10-1的中心线分别与第二阻尼口7、第一阻尼口 6的中心线垂直。
[0014]本实用新型平衡盘8与保护盘10结合处在结构上形成阻尼缝隙。
[0015]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动力端把高压水压至出水口 5时,高压水沿着第一阻尼口 6、缓冲流道1-1以及第三阻尼口 10-1流至平衡盘8与保护盘10形成的腔室内,高压水作用在平衡盘10表面,与轴向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平衡轴向力。从平衡盘8与保护盘10结合处的阻尼流道中泄流出来的水经第二阻尼口 7返回到泵的入口处。本实用新型叶轮2背部的平衡筋随叶轮2高速转动,由流体动力学知此处水的压力可大幅降低,进而减轻轴向力,本实用新型水锥12遇水后随立板9转动,作用在立板9上的反力会进一步弱化轴向力。
[0016]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叶轮2、平衡盘10与主轴3是固定关系,当轴向力大的时候,装置向左移动,使平衡盘8与保护盘10结合处的阻尼流道缩小,阻力加大,泄流量减小,导致腔室内压力加大,进而使平衡力加大以平衡轴向力。当轴向力小的时候,叶轮2、平衡盘10与主轴3向左移动少,使平衡盘8与保护盘10结合处的阻尼流道增大,阻力减小,泄流量增加,导致腔室内压力降低,平衡力减小,进而灵活的平衡轴向力。
[0017]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泵体(I)、设置在泵体(I)内部的叶轮(2)、主轴(3)以及用于平衡轴向力的抵消机构;所述叶轮(2)通过键设置在主轴(3)前端,所述叶轮(2)与抵消机构依次设置在主轴上; 所述泵体(I)上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泵体(I)内设有第一阻尼口(6)和缓冲流道(1-1 ),所述第一阻尼口(6)和缓冲流道(1-1)相贯通; 所述抵消机构包括第二阻尼口(7)、平衡盘(8)、设有水锥(12)的立板(9)以及下端设有第三阻尼口(10-1)的保护盘(10),所述第二阻尼口(7)设置在泵体(I)外侧,所述保护盘(10)通过螺钉安装在泵体(I)内,所述保护盘(10)、立板(9)与平衡盘(8)依次设置在主轴(3)上,所述第三阻尼口( 10-1)与缓冲流道(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筋(2-1)、隔板(4)以及密封环(11),所述平衡筋(2-1)设置在叶轮(2)后端面,所述隔板(4)设置在叶轮(2 )正后方,并与泵体(I)连接,所述密封环(11)设置在主轴(3 )与泵体(I)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筋(2-1)纵截面呈波浪型,所述平衡筋(2-1)对称均布在叶轮(2)后端面上,所述出水口(5)经第一阻尼口(6)和缓冲流道(1-1)与第三阻尼口(10-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筋(2-1)的个数为8个或以上,所述立板(9)的个数为2个或以上,所述第三阻尼口(10-1)的中心线分别与第二阻尼口(7)、第一阻尼口(6)的中心线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机械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清水离心泵轴向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叶轮、主轴以及用于平衡轴向力的抵消机构;所述叶轮通过键设置在主轴前端,所述叶轮与抵消机构依次设置在主轴上,本实用新型平衡盘与保护盘结合处的间隙会随着轴向力的大小进行自适应变化,通过改变两者之间孔隙的大小,对流入腔室的水进行流速控制,进而达到平衡轴向力的目的,扩大了使用范围。
【IPC分类】F04D29-66
【公开号】CN204371791
【申请号】CN201420828679
【发明人】马辉, 杨云栓
【申请人】河北爱节水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