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431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力式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气体介质过程中能自动进行降压、稳压功能的自力式减压阀,同时具耐腐、抗氧和阻燃的特性。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常规减压阀是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启闭件上、下运动,其轴线与被控管线的水平轴线是垂直的,其启闭件是阀杆带动阀芯上下运动,阀座是静止不动的,这种产品结构不紧凑,体积较大,占空间大,运动不平稳,制造工艺较复杂,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外来能源,自身进行调节的自力式减压阀,该阀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占空间小,运动平稳,刚性好,适用范围宽,灵敏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力式减压阀,包括阀盖、阀芯、阀体,其特征在于阀盖与阀体在结合面处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为完整的壳体,阀芯固定在阀盖上,阀芯外围设有套筒,套筒的一端的内沿周边与阀芯形成控制边,两个导向套分别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上,并设有密封圈,套筒通过螺钉与压板、活塞和气动薄膜固联为一体,气动薄膜的外沿是通过缸盖与阀体固接并密封的,气动薄膜的膜面紧贴在活塞的外表面上,弹簧设置在阀体内支撑着活塞和气动薄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与常规减压阀相比,其启闭件为左右运动,其轴心线与被控管线相平行,因而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占空间小,操作方便;该阀套筒相对于阀座动作,而阀芯是静止不动的,这样结构的运动部件刚性好,运动平稳,制造工艺也简单;本阀的敏感元件是气动薄膜和弹簧,反馈后的信号通过气动薄膜加弹簧的复合作用,不但灵敏,可调性好,而且放大比大;该阀的进出口公称直径可以是不相同的,即一种进口的公称直径,可以配有几种公称直径的出口,不但适用性好,而且扩大了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使用管线上,相当于很小的一段管线,流阻小,安装、调整、维修均很方便,非常便于监护和管理。主要零部件的材料是硅黄铜或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抗氧化性和阻燃性好、寿命长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自力式减压阀,包括阀盖1、阀芯2、阀体11,阀盖1与阀体11在结合面处通过螺栓18、螺母17固定为完整的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6,阀芯2通过螺钉15固定在阀盖1上,之间设有密封垫14,阀芯2外围设有套筒13,套筒的一端的内沿周边与阀芯形成控制边,两个导向套5分别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上,并设有密封圈4,螺套3与缸盖7连接,套筒13通过螺钉16与压板9、活塞10和气动薄膜8固联为一体,气动薄膜8的外沿是通过缸盖7与阀体11固接并密封的,气动薄膜8的膜面紧贴在活塞10的外表面上,弹簧12设置在阀体内支撑着活塞和气动薄膜。
本阀是通过启闭件的节流,将介质压力降低,并利用本身的介质能量,使阀后的压力自动满足予定的要求。其工作原理为若阀体的出口压力变化时,引起气动薄膜上下压差的改变,气动薄膜开始滚动,从而带动套筒13左右滑动,使套筒与阀芯的相对开度发生变化,引起节流面积的变化,因而使流阻、流量、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反馈、补偿最后趋于平衡,即一个循环终结,周而复始,即达到降压又达到稳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需任何外来能源,只凭本身的介质的能量来实现降压和稳压。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力式减压阀,包括阀盖、阀芯、阀体,其特征在于阀盖与阀体在结合面处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为完整的壳体,阀芯固定在阀盖上,阀芯外围设有套筒,套筒的一端的内沿周边与阀芯形成控制边,两个导向套分别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上,并设有密封圈,套筒通过螺钉与压板、活塞和气动薄膜固联为一体,气动薄膜的外沿是通过缸盖与阀体固接并密封的,气动薄膜的膜面紧贴在活塞的外表面上,弹簧设置在阀体内支撑着活塞和气动薄膜。
专利摘要一种自力式减压阀,用于控制气体介质运输过程自动进行降压、稳压,阀盖与阀体在结合面处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为完整的壳体,阀芯固定在阀盖上,阀芯外围设有套筒,套筒的一端的内沿周边与阀芯形成控制边,两个导向套分别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上,并设有密封圈,套筒通过螺钉与压板、活塞和气动薄膜固联为一体,气动薄膜的外沿是通过缸盖与阀体固接并密封的,气动薄膜的膜面紧贴在活塞的外表面上,弹簧设置在阀体内支撑着活塞和气动薄膜。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占空间小,刚性好,运动平稳,工艺简单,灵敏,可调性好,具有耐腐蚀、抗氧化性和阻燃性好、寿命长的特点,适用性好,流阻小,安装、调整、维修均很方便,非常便于监护和管理。
文档编号F16K17/04GK2500877SQ0124917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0日
发明者姜国祥, 林德伟, 修国强 申请人:营口市恒星自动化仪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