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071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尤指其利用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与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相对叠置后,槽座则会与套墙相套合形成一道阻密作用,并同时下压止漏环,促使止漏环的止漏程度相对提高,能使下切控阀与阀座确实密合,达防漏的效益。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传统的水龙头阀心,如图1所示为传统形式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2所的传统的组合局部剖示图),其是于阀壳体10的内部设一阀室11供切控阀组20及阀座30容设,而切控阀组20的上方设一具有转向凸点211的阀杆座21,阀杆座21的下方依序组设一具有转向缺口221的承座22及一切控阀23与阀座30相配合组设,阀座30的上切控阀31底面凹设一调节槽311,下切控阀32的底部呈平面状,并与阀座30相配合分别贯设呈对称弯弧状的冷、热入水孔321、322、301、302及出水孔323、303,且于阀座30的冷、热入水孔301、302及出水孔303周围均向上凸设一肋墙3011、3021、3031,于肋墙3011、3021、3031的外侧一体凸设一等高的挡墙304而形成一沟槽305供一相似形的止漏环33套设,该止漏环33与下切控阀32相互贴触。
如上所述的传统结构,尚有下列缺失其阀座30的肋墙3011、3021、3031与挡墙304为等高,故当下切控阀32的平面状底部与阀座30相叠置组设时,则会使止漏环33的止漏程度相对降低,而仅能产生相互贴触的作用并无法确实密合,进而产生漏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传统构造的缺失,乃思及改进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改良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尤其是一种能使下切控阀与阀座确实密合,达到防漏效益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目的所提供的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其于阀壳体内部设有一阀室,阀室内容设切控阀组及阀座,切控阀组的上方设一具有转向凸点的阀杆座,阀杆座的下方依序组设一具转向缺口的承座及一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组设,阀座的上切控阀底面凹设一调节槽,下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分别贯设有呈对称弯弧状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而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周围均向上凸设一套墙,该套墙的外侧一体凸设一挡墙而形成一沟槽,该沟槽内套设一相似形的止漏环,其技术特点在于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的底侧周围均凹设一槽座,且阀座的套墙高于挡墙,当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与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相对叠置后,槽座可与套墙相套合,同时下压止漏环,下切控阀与阀座实现密合。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当其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与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相对叠置后,槽座与套墙相套合形成一道阻密作用,并同时下压止漏环,促使止漏环的止漏程度相对提高,能使下切控阀与阀座密合,达到防漏的效益。


图1为传统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传统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的组合局部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局部剖示图。
图示符号说明10阀壳体11阀室 20切控阀组 21阀杆座211转向凸点 22承座 221转向缺口23切控阀40阀座 401冷入水孔 402热入水孔403出水孔4011、4021、4031套墙404挡墙405沟槽41上切控阀 411调节槽 42下切控阀 421冷入水孔422热入水孔 4211、4221、4231槽座 43止漏环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图示列举一种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局部剖示图),其于阀壳体10的内部设一阀室11供切控阀组20及阀座40容设,而切控阀组20的上方设一具有转向凸点211的阀杆座21,阀杆座21的下方依序组设一具有转向缺口221的承座22及一切控阀23与阀座40相配合组设,阀座40的上切控阀41底面凹设一调节槽411,下切控阀42与阀座40相配合分别贯设呈对称弯弧状的冷、热入水孔421、422、401、402及出水孔423、403,且于下切控阀42的冷、热入水孔421、422及出水孔423的底侧周围均凹设一槽座4211、4221、4231,而阀座40的冷、热入水孔401、402及出水孔403周围均向上凸设一较高的套墙4011、4021、4031与槽座4211、4221、4231相套设,而套墙4011、4021、4031的外侧一体凸设一较低的挡墙404而形成一沟槽405供一相似形的止漏43套设;而利用下切控阀42的冷、热入水孔421、422及出水孔423与阀座40的冷、热入水孔401、402及出水孔403相对叠置后,槽座4211、4221、4231则会与套墙4011、4021、4031相套合形成一道阻密作用,并同时下压止漏环43,促使止漏环43的止漏程度相对提高,能使下切控阀42与阀座40确实密合,达防漏的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经达突破性的结构,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之于任何刊物,也具新颖性,依法提出申请。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其于阀壳体内部设有一阀室,阀室内容设切控阀组及阀座,切控阀组的上方设一具有转向凸点的阀杆座,阀杆座的下方依序组设一具转向缺口的承座及一切控阀,该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组设,阀座的上切控阀底面凹设一调节槽,下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分别贯设有呈对称弯弧状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而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周围均向上凸设一套墙,该套墙的外侧一体凸设一挡墙而形成一沟槽,该沟槽内套设一相似形的止漏环,其特征在于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的底侧周围均凹设一槽座,且阀座的套墙高于挡墙,当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与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相对叠置后,槽座可与套墙相套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冷、热出入水孔结构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轴阀,其于阀壳体内部设一阀室供切控阀组及阀座容设,该切控阀组上方设一阀杆座,下方依序组设一承座及一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组设,阀座的上切控阀底面凹设一调节槽,下切控阀与阀座相配合分别贯设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且于下切控阀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的底侧周围凹设一槽座,而阀座的冷热入水孔及出水孔周围向上凸设一较高的套墙与槽座相套设,于套墙的外侧一体凸设一较低的挡墙而形成一沟槽供止漏环套设。当下切控阀与阀座相对叠置后,槽座则会与套墙相套合形成一道阻密作用,并同时下压止漏环,促使止漏环的止漏程度相对提高,使下切控阀与阀座确实密合,达防漏的效益。
文档编号F16K11/074GK2637848SQ0326672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4日
发明者陈美莉 申请人:康勤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