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分式轴承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73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剖分式轴承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剖分式轴承支座,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润滑滚动轴承支撑的剖分式轴 承支座。
背景技术
轴承支座通常分为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剖分式轴承支座通常包括轴承盖、轴承座、两 侧的端盖,其与轴承装配间隙要求精度低,主要适用于低速、重载的工作环境。
目前,在破碎机等重载、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其剖分式轴承支座通常采用压力循环润滑 ,轴承盖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圆周上的油槽位置连通的加油孔,供油系统将润滑油从加油孔 送入,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轴承的油槽输送和分布,并通过轴承的进油孔压入轴承内达 到润滑和冷却轴承的目的。轴承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和后油腔,而轴承座上设置有与 前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润滑油最终挤入前油腔和后油腔后,前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相对应的 出油孔返回供油系统,后油腔形成储油室,其中的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再次通过轴承后进入 前油腔后再返回供油系统。端盖与轴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
由于轴承的分隔造成轴承支座内油路不畅,为了保证润滑油的循环,尤其是后油腔中的 润滑油的返回,要求供油油压足够大,造成油腔内油压大,从而容易引起泄漏,并导致整套 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剖分式轴承支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 免压力循环润滑条件下发生泄漏的剖分式轴承支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轴承 座、两侧的端盖,轴承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和后油腔,轴承盖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圆 周上的油槽连通的加油孔,轴承座上设置有与前油腔连通的前出油孔,端盖与轴之间通过密 封结构密封,所述轴承座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连通的后出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后出油孔的设置,使前油腔和后油腔中的润滑油能够分 别从前出油孔和后出油孔返回供油系统,保证轴承支座内油路通畅,减小了油腔油压,尤其 是后油腔内的油压,而油路的通畅也为减小供油油压提供了可能,从而减小了润滑油对密封 结构形成的压力,避免了泄漏的发生。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3、轴承座5、两侧的端盖2,轴 承6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轴承盖3上设置有与轴承6外圈圆周上的油槽 62连通的加油孔32,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前油腔72连通的前出油孔52,端盖2与轴1之间通过 密封结构密封,所述轴承座5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71连通的后出油孔51,轴承盖3上与前油腔 72、后油腔71相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散热孔31 。
这里的前后之分是相对于轴l的动力输入和输出而言,动力输入端为后,输出端为前。 工作时,供油系统将润滑油从加油孔32送入,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轴承6外圈圆周 上的油槽62输送和分布,并通过轴承6的进油孔61进入轴承6内达到润滑和冷却轴承6的目的 ,润滑油最终挤入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并分别从前出油孔52和后出油孔51返回供油系统, 避免了轴承6对油路的分隔,减小了油腔油压,尤其是后油腔71内的油压,而油路的通畅也 为减小供油油压提供了可能,从而减小了润滑油对密封结构形成的压力,避免了泄漏的发生
但后出油孔51的设置消除了后油腔71的储油室功能,因此润滑油只能从轴承6的油槽62 及进油孔61进入轴承6内部,因此为了保证油槽62与加油孔32之间的通畅,轴承盖3和轴承座 5组成的内壁圆周上设置有油沟34,轴承6的油槽62通过油沟34与加油孔32连通,即通过加宽 加大了轴承6油槽62与加油孔32之间的油路保证润滑油能顺利进入轴承6内部。
而为了进一步保证轴承6的润滑,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通过设置在轴承盖3上的凹槽33与 加油孔32连通,通过凹槽33的设置,使润滑油能够从轴承6两侧进入轴承6内部,从而进一步 保证了轴承6的润滑。
为了进一步减小润滑油对密封结构的压力,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分别被设置在两侧端盖 2上的挡油环4分隔为两部分,从而将大部分润滑油阻挡在挡油环4和轴承之间,减少了挡油 环4和端盖2端面24之间的润滑油,进一步避免了泄漏。当然挡油环4也可以设置在轴承盖3、 轴承座5上,但设置在端盖2上时安装维护更为方便。
而为了使挡油环4和端盖2端面24之间的润滑油能够快速返回,挡油环4两侧通过设置在 其上的回油孔41连通,回油孔41设置在挡油环4底部与前出油孔52、后出油孔51对应的位置 ,使挡油环4和端盖2端面24之间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回油孔41及前出油孔52和后出油孔51返回供油系统。回油孔41也可以设置在挡油环4的其他位置,并通过改变回油孔41的位置改变挡 油环4和端盖2端面24之间的润滑油的保有量。
为了方便维护简化系统,密封结构是设置在端盖2上的密封圈22,避免了刚性的迷宫结 构、沟槽结构在振动时可能的损坏,提高了密封结构对振动的适应性。当然密封结构也可以 采用其他现有形式。
为了方便密封圈22的安装,端盖2包括压盖21和固定盖23并通过固定盖23固定在轴承支 座上,密封圈22设置在压盖21与固定盖23之间,并通过固定在固定盖23上的压盖21压紧,避 免了将密封圈22镶在整体式的端盖2内时,沿轴l滑动装配到位时可能造成的变形对密封效果 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2的密封效果,密封圈22截面为凹形,其凹槽朝向轴承6方向, 在将其压紧的过程中通过其变形使其进一步保证与轴l之间的接触。当然也可以采用皮碗加
弹簧圈紧箍的形式,但弹簧圈紧箍方式装配相对困难。
权利要求1.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3)、轴承座(5)、两侧的端盖(2),轴承(6)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轴承盖(3)上设置有与轴承(6)外圈圆周上的油槽(62)连通的加油孔(32),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前油腔(72)连通的前出油孔(52),端盖(2)与轴(1)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71)连通的后出油孔(51)。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轴承盖(3) 和轴承座(5)组成的内壁圆周上设置有油沟(34),轴承(6)的油槽(62)通过油沟(34 )与加油孔(32)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油 腔(72)和后油腔(71)通过设置在轴承盖(3)上的凹槽(33)与加油孔(32)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油 腔(72)和后油腔(71)分别被设置在两侧端盖(2)上的挡油环(4)分隔为两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 4)两侧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回油孔(41)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 是设置在端盖(2)上的密封圈(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 2)包括压盖(21)和固定盖(23)并通过固定盖(23)固定在轴承支座上,密封圈(22) 设置在压盖(21)与固定盖(23)之间,并通过固定在固定盖(23)上的压盖(21)压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 22)断面为凹形,其凹槽朝向轴承(6)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剖分式轴承支座,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润滑滚动轴承支撑的剖分式轴承支座。针对现有剖分式轴承支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避免压力循环润滑条件下发生泄漏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3)、轴承座(5)、两侧的端盖(2),轴承(6)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轴承盖(3)上设置有与轴承(6)外圈圆周上的油槽(62)连通的加油孔(32),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前油腔(72)连通的前出油孔(52),端盖(2)与轴(1)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所述轴承座(5)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71)连通的后出油孔(51)。适用于破碎机等重载、振动工况下轴承的定位和支撑。
文档编号F16N1/00GK201359025SQ200920301280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3日
发明者周子然, 王俭华 申请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