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395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燃气用具所采用的缺氧保护装置,由于燃气出气孔孔径固定,基本上是根据燃具所使用的燃气类别,不同燃气的使用不同的燃气阀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燃气类别,调节燃气出气孔孔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内腔,主体前端设有出气孔连通内腔,主体侧部设有进气孔连通内腔,主体后端设开口连通内腔并设有密封体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有节流件,节流件前端为锥形结构,出气孔后端为与节流件前端配合的锥形结构,节流件在内腔内前后滑动使节流件前端锥形结构离开或靠近出气孔锥形结构从而改变出气孔的截面积。作为优选,所述节流件为台阶状,后部为大径部,前部为小径部,大径部与内腔壁间螺纹连接,大径部后端设有供螺丝刀插入的调节槽,通过旋转大径部调节节流件在内腔的前后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小径部前端设有调节头,所述调节头为中空管结构,调节头后端与小径部密封连接,调节头侧部设有通气口,调节头前端设有孔径小于出气孔的通气口。作为优选,所述小径部后部套接一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后端顶接大径部,前端顶接内腔挡壁。用调节弹簧防止节流件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松动产生改变。本发明根据燃具所采用的燃气类别,调节节流件在主体内部的位置,从而调节燃气出气孔孔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出气孔孔径最小时示意图;图2为出气孔孔径最大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跟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设有内腔110,主体前端设有出气孔112连通内腔,主体侧部设有进气孔111连通内腔, 主体后端设开口 113连通内腔并设有密封体14密封,所述内腔内设有节流件13,节流件前端为锥形结构,出气孔后端为与节流件前端配合的锥形结构,节流件在内腔内前后滑动使节流件前端锥形结构离开或靠近出气孔锥形结构从而改变出气孔的截面积。所述节流件为台阶状,后部为大径部131,前部为小径部133,大径部与内腔壁间螺纹连接,大径部后端设有供螺丝刀插入的调节槽132,通过旋转大径部调节节流件在内腔的前后位置。所述小径部133前端设有调节头134,所述调节头为中空管结构,调节头后端与小径部密封连接,调节头侧部设有通气口 135,调节头前端设有孔径小于出气孔的通气口。所述小径部133后部套接一调节弹簧12,调节弹簧后端顶接大径部,前端顶接内腔挡壁。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设有内腔(110),主体前端设有出气孔(11 连通内腔(110),主体侧部设有进气孔(111)连通内腔,主体后端设开口(113) 连通内腔并设有密封体(14)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有节流件(13),节流件前端为锥形结构,出气孔(112)后端为与节流件(13)前端配合的锥形结构,节流件(13)在内腔内前后滑动使节流件前端锥形结构离开或靠近出气孔锥形结构从而改变出气孔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件(1 为台阶状,后部为大径部(131),前部为小径部(133),大径部与内腔(110)壁间螺纹连接,大径部后端设有供螺丝刀插入的调节槽(132),通过旋转大径部调节节流件(1 在内腔(110)的前后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13 前端设有调节头(134),所述调节头为中空管结构,调节头后端与小径部密封连接,调节头侧部设有通气口(13 ,调节头前端设有孔径小于出气孔的通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13 后部套接一调节弹簧(12),调节弹簧后端顶接大径部(131),前端顶接内腔(110)挡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出气调节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内腔,主体前端设有出气孔连通内腔,主体侧部设有进气孔连通内腔,主体后端设开口连通内腔并设有密封体密封,所述内腔内设有节流件,节流件前端为锥形结构,出气孔后端为与节流件前端配合的锥形结构,节流件在内腔内前后滑动使节流件前端锥形结构离开或靠近出气孔锥形结构从而改变出气孔的截面积。本发明根据燃具所采用的燃气类别,调节节流件在主体内部的位置,从而调节燃气出气孔孔径。
文档编号F16K1/38GK102252107SQ20111000722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李成彬, 杨云峰 申请人:长兴奔能燃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