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14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路径的执行元件,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进行路径选择控制。现有的一种电磁阀主要包括电磁线圈部分和阀体部分。电磁线圈部分通电后能够给予置于阀体部分中传动部件电磁力,使其运动。具体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阀体部分主要包括阀套管1、套管法兰12和阀座2。阀套管1中设置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由阀口弹簧13、回复弹簧14、软磁材料制成的吸引子15和密封塞16 构成。阀套管1中还设置有固定子17。阀座2具有阀口 22,在电磁阀不执行任何动作时, 密封塞16堵住阀口 22。工作过程中,吸引子15能够在阀套管1中沿套管轴线运动,当电磁线圈通电时,其给予吸引子15电磁力,吸引子15克服回复弹簧14的弹力产生位移,进而通过阀口弹簧13带动密封塞16脱离阀口 22,阀口 22打开。当电磁阀处于导通状态,流体从入口管经电磁阀的阀腔23自出口管流出。当电磁线圈断电,吸引子15在回复弹14簧的作用下背离固定子17移动,进而带动密封塞16堵住阀口 22,电磁阀关闭。上述方案中,其电磁阀的阀套管1通过套管法兰12与阀座2相连,虽然能够实现电磁阀阀座2与阀套管1的可拆卸,但是,套管法兰12与阀座2之间需要通过四个螺钉121 实现连接,使得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并且,在套管法兰12与阀座2连接处为保证其连接的密封性还设置了橡胶制密封圈24,由于橡胶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差,在温度高时容易失效,且无法与所有类型的制冷剂兼容,因此存在通用性较差的缺陷。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电磁阀进行优化设计,以克服上述结构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在结构设计上不仅能够满足其阀套管与阀座之间的可拆装要求,还精简了其连接结构,从而简化其拆装时的操作程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该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通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阀套管和阀座, 还包括内壁上具有环形施压面的连接螺母;所述阀套管上设置有环形固定翼,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座接头,所述阀座接头具有与所述施压面相配合的受压面。所述连接螺母套在所述阀套管上并与所述阀座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翼受压于所述施压面与受压面之间。优选地,所述固定翼采用布氏硬度HB120至布氏硬度HB200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固定翼为紫铜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阀座接头具体包括阀座接头主体部和承压部,所述承压部具有所述受压面。[0013]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母具体包括螺母主体部和施压部,所述施压部具有所述施压优选地,所述受压面为锥形面,所述施压面为与所述受压面适配的锥形面。优选地,所述螺母主体部与所述阀座接头主体部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翼位于阀套管末端,其形状为与所述锥形面相吻合的喇叭状。优选地,所述施压部将所述固定翼紧压在所述受压面上。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母为黄铜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阀,在阀套管上设置有环形固定翼,并在该阀套管上套有连接螺母;由于连接螺母的内壁上具有环形施压面,且在阀座的阀座接头设置有与所述施压面相配合的受压面。这样,当连接螺母与阀座接头螺纹旋紧配合时,阀套管上的固定翼受压于施压面与受压面之间,从而实现阀套管与阀座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由于本方案中的连接螺母与阀座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能够实现阀套管与所述阀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有效简化其拆装时的操作程序;另外,装配完成后,连接螺母的环形施压面、阀套管的环形固定翼及阀座接头上的受压面之间紧密贴合,可建立阀套管与阀座连接处之间的密封,从而规避了密封橡胶件带来的缺陷,能够有效提高该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通用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固定翼优选采用布氏硬度HB120至布氏硬度HB200 的金属材料制成;在连接螺母的旋紧过程中,固定翼可产生一定的变形,填充连接螺母的环形施压面与阀座接头上的受压面之间的间隙,可进一步提高阀套管与阀座连接处之间的密封性。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典型的电磁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连接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阀套管1 ;固定翼11 ;套管法兰12 ;螺钉121 ;阀口弹簧13 ;回复弹簧14 ;吸引子 15 ;密封塞16 ;固定子17 ;阀座2 ;阀座接头21 ;阀座接头主体部211 ;阀座接头承压部212 ;受压面212a ;阀口 22 ;阀腔23 ;密封圈M ;进液管接口 25 ;出液管接口沈;连接螺母3 ;螺母主体部31 ;螺母施压部32 ;施压面32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通过对阀套管与阀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在保证电磁阀可拆卸的前提下精简其连接结构,从而简化安装的操作步骤;同时,可有效提高其在制冷系统中的通用性。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电磁阀与图1所示现有电磁阀相比,相同构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指代,以清楚示出本方案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请参考图2,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阀包括阀体和线圈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阀体的阀套管1与阀座2连接形成具有容置内部构件的内腔。该电磁阀的主要功能部分及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 如图2所示,电磁线圈4套装在阀套管1的一端,阀套管1的另一端与设置于阀座2上的阀座接头21对接。电磁线圈4内侧的阀套管1中设置有固定子17,吸引子15通过回复弹簧14与固定子17弹性连接。吸引子15通过阀口弹簧13与密封塞16弹性连接,并且能够在阀套管1 中沿阀套管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密封塞16与阀座2内的阀口 22配合。该阀口 22的一端通过阀腔23与进液管接口 25连通,阀口 22另一端与与出液管接口沈相连通。当电磁线圈4通电时,吸引子15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向固定子17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密封塞16与阀口 22脱开,处于导通状态;当电磁线圈4断电时,吸引子15受到回复弹簧14的作用,背离固定子17移动,同时推动密封塞16与阀口 22相抵,处于关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所述电磁阀的上述动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下详细说明阀套管1与阀座2连接关系的具体实现。如图2所示,该电磁阀还包括内壁上具有环形施压面的连接螺母3,阀套管1上设置有环形固定翼11,阀座2上设置有阀座接头21,阀座接头21具有与连接螺母3的施压面 3 相配合的受压面21加。连接螺母3套于阀套管1上并与阀座接头21螺纹连接,该连接螺母3的内壁上所具有的环形施压面32a能够与固定翼11 一个面贴合;当阀套管1与阀座接头21对接时,固定翼11的另外一个面能够与阀座接头21所具有的受压面21 贴合。 当连接螺母3与阀座接头21进行螺纹连接时,固定翼11受压于施压面32a与受压面21 之间,并与连接螺母3和阀座接头21建立起一种固定关系。因为固定翼11设置于阀套管 1上,当固定翼11受压于施压面32a与受压面21 之间时,阀套管1与阀座2直接按能够固定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固定翼11受压于连接螺母3与阀座接头21 之间的连接形式,实现了阀套管1与阀座2之间的连接。该连接结构省却了密封圈的使用, 直接采用金属之间的配合实现阀套管1与阀座2之间的密封。由于金属不存在因温度而带来的通用性差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制冷系统。请参考图3,图3为图2中所示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阀座上设置有阀座接头21,阀座接头21具体包括阀座接头主体部 211和承压部212,承压部212具有受压面21加。在阀座接头主体部211上设置有外螺纹, 用来与连接螺母3实现螺纹连接。承压部212为锥形设计,承压部212的外侧面为受压面 212a,该受压面21 为锥形面。为保证连接螺母3能够充分对固定翼11施压,其内壁上具有的环形施压面也为锥形面,并且受压面21 与施压面3 具有相同的锥角。当连接螺母 3直接与阀座接头21螺纹连接时,施压面3 能够与受压面21 相贴合。应当理解,前述受压面21 和施压面3 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锥形面,比如,环形平面;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0041]请参考图4,图4为图2中所示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固定翼11设置于阀套管1的的末端,其形状为与承压部212所具有的锥形面相吻合的喇叭状。固定翼11设置于阀套管1末端,当阀套管1与阀座接头21对接时,固定翼11能够与受压面21 相贴合。固定翼11具有与受压面21 相同的锥角, 保证其在连接时不仅能够充分受到施压面3 给予的压力,并且能够保证其连接处得密封性。同样,基于受压面21 和施压面3 形状的调整,固定翼11的形状也应当适应性的变化。当固定翼11与与施压面3 和受压面21 相贴合时,不会达到绝对的密封,为了到达更佳的密封效果,该固定翼11优选采用布氏硬度HB120至布氏硬度HB200的金属材料制成。比如,紫铜或者铜合金,有效利用了材料本身可塑性较好的特点,固定翼11通过自身微变能够使得连接处的密封性更佳。请参考图5,图5为图2中所示连接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连接螺母3具体包括螺母主体部31和施压部32,施压部32具有施压面32a。螺母主体部31具有内螺纹,其与阀座接头主体部211具有的外螺纹适配实现螺纹连接。连接螺母3套于阀套管1上,当螺母主体部31与阀座接头主体部211螺纹连接时, 施压部32向承压部212靠近。当施压面3 与固定翼11的一个面贴合,固定翼11的另一个面与受压面21 贴合时,连接螺母3止步。因为上述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连接螺母3 能够与阀座接头21分离,所以该结构设计使得阀套管1与阀座2之间可进行拆装。由于电磁阀应用于制冷系统,所以连接螺母具体的采用黄铜材料制成,以提高连接螺母的防腐蚀性,使其不易生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阀通过使用一个连接螺母3实现了阀套管1 与阀座2之间的可拆卸,精简了电磁阀的连接结构,从而简化了其拆装的操作程序,另外在结构设计上省却了密封圈M的使用,提高了其在制冷系统中的通用性。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磁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套管⑴和阀座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壁上具有环形施压面的连接螺母(3),所述阀套管(1)上设置有环形固定翼(11),所述阀座( 上设置有阀座接头(21),所述阀座接头具有与所述连接螺母(3)的施压面(32a)相配合的受压面 (212a);所述连接螺母C3)套在所述阀套管(1)上与所述阀座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翼(11)压在所述施压面(32a)与受压面012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1)采用布氏硬度HB120 至布氏硬度HB200的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1)为紫铜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接头具体包括阀座接头主体部011)和承压部012),所述承压部012)具有所述受压面01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C3)具体包括螺母主体部 (31)和施压部(32),所述施压部(3 具有所述施压面(3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面012a)为锥形面,所述施压面(32a)为与所述受压面012a)适配的锥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与,所述螺母主体部(31)与所述阀座接头主体部01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1)位于阀套管(1)末端,其形状为与所述锥形面相吻合的喇叭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32)将所述固定翼(11)紧压在所述受压面012a)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C3)为黄铜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包括阀套管和阀座;所述阀套管上设置有环形的固定翼,并套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的内壁具有环形的施压面,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座接头,所述阀座接头具有与所述施压面相配合的受压面;当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阀座接头螺纹连接时,所述固定翼受压于所述施压面和所述受压面之间。由于本方案的固定翼设置于阀套管上并受压于所述施压面和所述受压面之间,该连接关系在满足了可拆卸的前提下,精简了该电磁阀的连接结构,简化了其拆装程序,并且提高了其在制冷系统中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F16B37/00GK202125657SQ2011202296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