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493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u形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墙体上固定电缆类物体使用的器材,具体说是一种U形线夹。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线夹,大多都是夹住线缆后用钉子钉在墙壁上,这种线夹操作不便极易脱落、且因墙壁的硬度不同,钉子容易弯曲,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形线夹,只需将线夹插入墙孔内即可实现线缆的固定,使用快捷方便,成本低廉,不易脱落。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形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的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侧边32,两个侧边32的左端通过弧形连接边31相连接,右端之间间隔一间隙形成开口端33,在开口端处的侧边32的内侧面处设有若干棘齿1,在侧边3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倒刺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棘齿1为三角形的凸起,且棘齿1从左向右并排平行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倒刺2包括倒刺主体52,其通过下端的连接柱53与侧边32连接,倒刺主体52的顶部为弧面51,倒刺主体52的后端为圆弧形的延展部5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线夹,只需将线夹插入墙孔内即可实现线缆的固定,使用快捷方便,成本低廉,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IU形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向视图,图3图1中B向视图,图4图1中C向视图,图5图1中M处局部放大图,图6U形线夹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线夹,包括U形的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侧边32,两个侧边32的左端通过弧形连接边31相连接,右端之间间隔一间隙形成开口端33,在开口端处的侧边32的内侧面处设有若干棘齿1,在侧边3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倒刺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所述棘齿1为三角形的凸起,且棘齿1 从左向右并排平行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2、4、5所示,所述倒刺2包括倒刺主体52,其通过下端的连接柱53与侧边32连接,倒刺主体52的顶部为弧面51,倒刺主体52的后端(左端,即朝向弧形连接边31的一端)为圆弧形的延展部5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倒刺具一定弹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线夹,使用状态参见图6,先在墙壁61上要固定线缆的地方打适当大小和深度的墙孔,再用U形线夹的弧形连接边31套住线缆62后,将开口端33插入墙孔中,此时,棘齿1上下咬合,且倒刺2卡住墙孔的内壁,实现线缆的固定。为确保U形线夹的使用寿命,优选用具一定弹性的材质制成侧边32和弧形连接边3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U形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的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侧边(32),两个侧边(32)的左端通过弧形连接边(31)相连接,右端之间间隔一间隙形成开口端(33),在开口端处的侧边(32)的内侧面处设有若干棘齿(1), 在侧边(3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倒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1)为三角形的凸起,且棘齿 (1)从左向右并排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形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2)包括 倒刺主体(52),其通过下端的连接柱(53)与侧边(32)连接,倒刺主体(52)的顶部为弧面(51), 倒刺主体(52)的后端为圆弧形的延展部(5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墙体上固定电缆类物体使用的器材,具体说是一种U形线夹,包括U形的本体(3),所述本体(3)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侧边(32),两个侧边(32)的左端通过弧形连接边(31)相连接,右端之间间隔一间隙形成开口端(33),在开口端处的侧边(32)的内侧面处设有若干棘齿(1),在侧边(3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倒刺(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线夹,只需将线夹插入墙孔内即可实现线缆的固定,使用快捷方便,成本低廉,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F16L3/12GK202188231SQ2011202941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包晓宇, 周赞, 毛维琴, 潘根庚, 潘逸龙, 郑元和, 郑振军, 郑石磊, 闻子明 申请人:长虹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