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物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特别涉及到一种将上下左右四个以上种植容器连接在一起的立体绿化专用的活页插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实现立体绿化的造型必须用多种规格型号的容器,而且还必须依靠钢结构进行造型,才能解决对安全和稳定性的问题以及达到造型多样性的要求,本发明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只用一种插销和一种型号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实现空间立体绿化的任意组合造型,本插销结构简单、成本最低、使用方便灵活,从而彻底解决了立体绿化问题,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上下左右四个以上种植容器连接在一起的立体绿化专用的活页插销,解决对安全和稳定性的问题以及达到造型多样性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最低、使用方便灵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包括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整体注塑形成或分体注塑组装形成或金属焊接形成,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 整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有五个壁面的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五个壁面的锥体,其有益效果是相邻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可以旋转到任意角度进行连接,实现立体绿化的任意造型需求,而且可以任意调节支撑面积,即一种型号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就可以实现任意造型。作为对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有五个壁面的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五个壁面的锥体分别连接上下至少两个种植容器端面向内凹的竖直凹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邻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可以旋转到任意角度进行连接,实现立体绿化的任意造型需求,而且可以任意调节支撑面积,即一种型号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就可以实现任意造型,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最低、使用方便灵活。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图2,图3,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包括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整体注塑形成或分体注塑组装形成或金属焊接形成,图1为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且有一定距离相连接的圆柱体,图2为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且有一定距离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图3为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有六个壁面的柱体,其有益效果是相邻的立体绿化容器可以旋转到任意角度进行连接,实现立体绿化的任意造型需求,而且可以任意调节支撑面积,即一种型号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就可以实现任意造型。作为对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图1为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且有一定距离相连接的圆柱体分别连接上下至少两个种植容器端面向内凹的竖直凹槽,图2为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且有一定距离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分别连接上下至少两个种植容器端面向内凹的竖直凹槽,图3为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有六个壁面的柱体分别连接上下至少两个种植容器端面向内凹的竖直凹槽。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包括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整体注塑形成或分体注塑组装形成或金属焊接形成,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有五个壁面的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五个壁面的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不完整的圆锥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有五个壁面的柱体或者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至少五个壁面的锥体分别连接上下至少两个种植容器端面向内凹的竖直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左右被连接绿化容器可任意转动的活页插销,包括基体,其特征是基体整体注塑形成或分体注塑组装形成或金属焊接形成,基体有或为两个平行相连接的圆柱体,相邻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可以旋转到任意角度进行连接,实现立体绿化的任意造型需求,而且可以任意调节支撑面积,即一种型号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就可以实现任意造型,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就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C11/00GK103115066SQ2013100407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0日
发明者庞启芙 申请人:庞启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