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596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通风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蝶阀,包括驱动装置、蝶板以及设有介质通道的阀体,所述蝶板设于介质通道内,蝶板包括板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穿设于阀体内且与板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杆部固定连接,所述介质通道包括液流通道和内径小于液流通道内径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用于穿设杆部上部的上杆安装部以及用于穿设杆部下部的下杆安装部,所述上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上杆安装部开设有上杆安装孔,所述下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下杆安装部开设有下杆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风蝶阀介质不容易沉积在阀体内,增大阀门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通风蝶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风蝶阀。
【背景技术】
[0002]通风系统的风道阀门依其作用不同可分为风道密闭阀、风道调节阀、风道止回阀。风道密闭阀的作用是在管道中隔断或切断气流。隔断气流时要求阀门内泄漏为零,切断气流时则允许有一定的泄漏量。风道调节阀的作用是在通风系统中起平衡流量调节作用,;例如维持整个系统之间的压力,各厂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等。为零达到此谜底,我们需要根据流量特性对风道调节阀进行控制。
[0003]通风蝶阀为风道密封阀,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应用较多。通风蝶阀应用于化工、建材、电站、玻璃等行业中的通风、环保工程的含尘冷风或热风气体管道中,作为气体介质调节流量或切断的管道控制装置。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
[0004]通风蝶阀主要包括驱动装置、蝶板以及设有介质通道的阀体,所述蝶板设于介质通道内,蝶板包括一体设置的板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穿设于阀体内且与板部固定连接,板部设置在介质通道内用来截断或开启阀门,所述驱动装置与杆部固定连接,工作时阀体水平放置,驱动装置工作带动杆部转动从而带动板部控制介质通道的启闭。通常阀体内腔的介质通道为直通型的,介质流通过后或沉积在阀体底部,沉积过多后将会腐蚀蝶板,从而缩短阀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蝶阀,该种蝶阀介质不容易沉积在阀体内,增大阀门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通风蝶阀,包括驱动装置、蝶板以及设有介质通道的阀体,所述蝶板设于介质通道内,蝶板包括板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穿设于阀体内且与板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杆部固定连接,所述介质通道包括液流通道和内径小于液流通道内径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用于穿设杆部上部的上杆安装部以及用于穿设杆部下部的下杆安装部,所述上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上杆安装部开设有上杆安装孔,所述下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下杆安装部开设有下杆安装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的介质通道分为安装通道和液流通道,安装通道内径小于液流通道内径这样在安装杆部和板部之后,介质通过液流通道时不容易沉积在安装通道内从而腐蚀蝶板,在安装通道内凸设上杆安装部和下杆安装部,这样杆部的上部和下部均跟阀体固定连接,蝶板与介质接触的部分由上杆连接部和下杆连接部挡住,减少了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杆部被腐蚀,增大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还设有泄流部,所述泄流部设于下杆安装部相对上杆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泄流部开设有与下杆安装部的空腔相联通的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设有放水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部带动闸板转动从而启闭阀门时部分介质会由下杆安装孔进入到下杆安装部内腔,设置泄流部并设置泄流孔将沉积在下杆安装部内的介质排泄出阀体,进一步防止介质腐蚀阀体,设置放水螺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打开并排泄沉积在下杆安装部内的介质。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流通道两端设有便于介质流通的倒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不仅方便与管道等安装,也方便介质在阀门内流通。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由耐候钢构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候钢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使用在阀体上有效防止阀体被腐蚀,增大阀门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风蝶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驱动机构;2、蝶板;3、阀体;31、介质通道;311、安装通道;312、液流通道;32、上杆安装部;33、下杆安装部;331、下杆安装孔;4、固定件;5、密封圈;6、杆部;7、泄流部;71、泄流孔;72、放水螺;8、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通风蝶阀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通风蝶阀,包括驱动装置1、蝶板2以及设有介质通道31的阀体3,所述蝶板2设于介质通道31内,蝶板2包括板部8和杆部6,所述杆部6穿设于阀体3内且与板部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I与杆部6固定连接,所述介质通道31包括液流通道312和内径小于液流通道312内径的安装通道311,所述安装通道311内设有用于穿设杆部6上部的上杆安装部32以及用于穿设杆部6下部的下杆安装部33,所述上杆安装部32呈背向阀体3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上杆安装部32开设有上杆安装孔,所述杆部6的上杆部6分与阀体3间通过销钉等固定件4固定,所述杆部6于上杆安装部32相对下杆安装部33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5,所述下杆安装部33呈背向阀体3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下杆安装部33开设有下杆安装孔331,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3的介质通道31分为安装通道311和液流通道312,安装通道311内径小于液流通道312内径这样在安装杆部6和板部8之后,介质通过液流通道312时不容易沉积在安装通道311内从而腐蚀蝶板2,在安装通道311内凸设上杆安装部32和下杆安装部33,这样杆部6的上部和下部均跟阀体3固定连接,蝶板2与介质接触的部分由上杆连接部和下杆连接部挡住,减少了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杆部6被腐蚀,增大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在上杆部6设置密封圈5防止介质由杆部6于阀体3之间的空隙进入到驱动装置I从而影响阀门的正常工作。
[0021]所述泄流部7设于下杆安装部33相对上杆安装部32的另一端,所述泄流部7开设有与下杆安装部33的空腔相联通的泄流孔71,所述泄流孔71设有放水螺7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部6带动闸板转动从而启闭阀门时部分介质会由下杆安装孔331进入到下杆安装部33内腔,设置泄流部7并设置泄流孔71将沉积在下杆安装部33内的介质排泄出阀体3,进一步防止介质腐蚀阀体3,设置放水螺72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打开并排泄沉积在下杆安装部33内的介质。
[0022]所述液流通道312两端设有便于介质流通的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不仅方便与管道等安装,也方便介质在阀门内流通。
[0023]所述阀体3和蝶板2均由耐候钢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候钢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使用在阀体3和蝶板2上有效防止阀体3被腐蚀,增大阀门的使用寿命。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风蝶阀,包括驱动装置、蝶板以及设有介质通道的阀体,所述蝶板设于介质通道内,蝶板包括板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穿设于阀体内且与板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杆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通道包括液流通道和内径小于液流通道内径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用于穿设杆部上部的上杆安装部以及用于穿设杆部下部的下杆安装部,所述上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上杆安装部开设有上杆安装孔,所述下杆安装部呈背向阀体内壁的空心凸台设置,所述下杆安装部开设有下杆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设有泄流部,所述泄流部设于下杆安装部相对上杆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泄流部开设有与下杆安装部的空腔相联通的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设有放水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两端设有便于介质流通的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耐候钢构成。
【文档编号】F16K1/22GK203477350SQ20132060871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长青 申请人:永嘉县金鼎泰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