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693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合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合件,包括:母扣和嵌套在所述母扣内的子扣,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头部和上端与所述子扣头部连接的子扣导柱;所述母扣包括两片或以上的支脚,各所述支脚上端两两相连使得各支脚内侧形成一容孔,所述支脚上端具有向外侧凸起的母扣头部,所述支脚下端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勾脚;所述子扣导柱中部具有用于涨开各所述支脚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上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的第一凹槽。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卡扣进行的技术改进,很好的解决了卡扣安装难、拆卸难、复位难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卡扣合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合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卡扣子扣多为螺纹结构,其不仅模具结构复杂,且子扣运动及复位时所需的力很大,安装及拆卸性较差,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另有一部分不带螺纹结构的卡扣,采用子扣与母扣相配合的方案,虽然简化了卡扣安装的过程,但是卡扣的拆卸依然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拆卸过程依然很不方便。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卡扣难拆卸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卡扣合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卡扣难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卡扣合件,包括:母扣和嵌套在所述母扣内的子扣,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头部和上端与所述子扣头部连接的子扣导柱;所述母扣包括两片或以上的支脚,各所述支脚上端两两相连使得各所述支脚内侧形成一容孔,所述支脚上端具有向外侧凸起的母扣头部,所述支脚下端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勾脚;所述子扣导柱中部具有用于涨开各所述支脚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上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的第一凹槽。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安装完成后,各所述支脚被所述撑开部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拆卸时,只需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勾脚处,将所述勾脚完全容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支脚靠近勾脚的一端恢复聚拢状态,此时,所述支脚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即可将所述卡扣合件拔离安装孔,轻易完成拆卸,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000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开部下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的第二凹槽。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安装之前,所述勾脚完全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此时,所述支脚为聚拢状态,所述支脚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所述卡扣合件安装时,将所述卡扣合件插入安装孔,所述母扣头部贴紧安装孔,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二凹槽脱离各所述勾脚,当所述撑开部移动至所述勾脚处时,此时,由于所述勾脚处的撑开部直径大于勾脚的内径,各所述支脚被所述撑开部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轻易完成安装,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000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开部外侧设有限制各所述勾脚滑动的卡槽。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此时,极易将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勾脚处,从而使得安装失败,需拔出所述卡扣合件重新安装,给使用带来不便,所述卡槽可以在所述撑开部滑动到所述勾脚处时,即进行卡合,限制所述撑开部与所述勾脚的错位,从而避免了安装时所述撑开部与所述勾脚的错位,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0010]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撑开部一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上向下倾斜的第一坡面。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完成拆卸后,所述勾脚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需将所述卡扣合件进行复位,以便下次使用,只需按压子扣远离子扣头部的一端,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撑开部。由于经过了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使得所述勾脚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0012]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撑开部一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下向上倾斜的第二坡面。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滑动,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二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二凹槽,滑入所述撑开部。由于经过所述第二坡面的引导,使得拆卸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0014]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各所述勾脚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坡面相配合的第三坡面。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复位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三坡面和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勾脚由所述第一凹槽滑至所述撑开部。由于所述第三坡面的引导作用,使得所述勾脚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001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子扣头部向外侧凸起,所述母扣头部内侧设有容置子扣头部的第三凹槽。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和拆卸时,均以按压所述子扣头部的方式进行,将所述子扣头部设计为向外侧凸起的形状,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压强,使得操作者更加舒适。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完成时,所述子扣头部可以容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避免了所述子扣突出于所述母扣,避免由于意外使得所述子扣被外力推动而使得所述卡扣被拆卸的情况,增加了所述卡扣合件的稳定性。
[001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为环形。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环形,所以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都不需刻意的对准即可很方便的进行操作,减少了安装和拆卸时的安装步骤,使用更加方便。
[002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卡扣进行的技术改进,使得卡扣的安装和拆卸均只需轻压所述子扣即可,拆卸后卡扣的复位也只需按压子扣远离子扣头部的一端即可,使得操作变得简单方便,且所述卡扣合件内部设有的第一坡面、第二坡面、第三坡面均可在所述子扣运动能够中起到引导作用,减小阻力,使得操作更加省力。很好的解决了卡扣安装难、拆卸难、复位难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卡扣合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卡扣合件,包括:母扣和嵌套在所述母扣内的子扣,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头部I和上端与所述子扣头部I连接的子扣导柱;所述母扣包括两片或以上的支脚2,各所述支脚2上端两两相连使得各支脚2内侧形成一容孔,所述支脚2上端具有向外侧凸起的母扣头部3,所述支脚2下端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勾脚4 ;所述子扣导柱中部具有用于涨开各所述支脚2的撑开部5 ;所述撑开部5上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4的第一凹槽6。所述卡扣合件安装完成后,各所述支脚2被所述撑开部5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2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3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拆卸时,只需按压所述子扣头部1,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一凹槽6移动至所述勾脚4处,将所述勾脚4完全容置在第一凹槽6内,所述支脚2靠近勾脚4的一端恢复聚拢状态,此时,所述支脚2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即可将所述卡扣合件拔离安装孔,轻易完成拆卸,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0024]所述撑开部5下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4的第二凹槽7。所述卡扣安装之前,所述勾脚4完全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7内,此时,所述支脚2为聚拢状态,所述支脚2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安装时,将所述卡扣合件插入安装孔,所述母扣头部3贴紧安装孔,按压所述子扣头部I,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二凹槽7脱离各所述勾脚4,当所述撑开部5移动至所述勾脚4处时,此时,由于所述勾脚4处的撑开部5直径大于勾脚4的内径,各所述支脚2被所述撑开部5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2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3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轻易完成安装,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0025]所述撑开部5外侧设有限制各所述勾脚4滑动的卡槽8。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I,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此时,极易将所述第一凹槽6移动至所述勾脚4处,从而使得安装失败,需拔出所述卡扣合件重新安装,给使用带来不便,所述卡槽8可以在所述撑开部5滑动到所述勾脚4处时,即进行卡合,限制所述撑开部5与所述勾脚4的错位,从而避免了安装时所述撑开部5与所述勾脚4的错位,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0026]所述第一凹槽6靠近所述撑开部5 —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上向下倾斜的第一坡面9。所述卡扣合件完成拆卸后,所述勾脚4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6内,需将所述卡扣合件进行复位,以便下次使用,只需按压子扣远离子扣头部I的一端,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4经过所述第一坡面9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6,移动至所述撑开部
5。由于经过了所述第一坡面9的引导,使得所述勾脚4脱离所述第一凹槽6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0027]所述第二凹槽7靠近所述撑开部5 —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下向上倾斜的第二坡面10。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1,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滑动,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4经过所述第二坡面10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二凹槽7,滑入所述撑开部5。由于经过所述第二坡面10的引导,使得拆卸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0028]各所述勾脚4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坡面9相配合的第三坡面11。所述卡扣合件在复位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4经过所述第三坡面11和所述第一坡面9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6,所述勾脚4由所述第一凹槽6滑至所述撑开部5。由于所述第三坡面11的引导作用,使得所述勾脚4脱离所述第一凹槽6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0029]所述子扣头部I向外侧凸起,所述母扣头部3内侧设有容置子扣头部I的第三凹槽12。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和拆卸时,均以按压所述子扣头部I的方式进行,将所述子扣头部I设计为向外侧凸起的形状,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压强,使得操作者更加舒适。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完成时,所述子扣头部I可以容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2内,避免了所述子扣突出于所述母扣,避免由于意外使得所述子扣被外力推动而使得所述卡扣被拆卸的情况,增加了所述卡扣合件的稳定性。
[0030]所述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和第三凹槽12为环形。由于所述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均为环形,所以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都不需刻意的对准即可很方便的进行操作,减少了安装和拆卸时的安装步骤,使用更加方便。
[0031]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合件,包括:母扣和嵌套在所述母扣内的子扣,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头部(I)和上端与所述子扣头部(I)连接的子扣导柱;所述母扣包括两片或以上的支脚(2),各所述支脚(2 )上端两两相连使得各所述支脚(2 )内侧形成一容孔,所述支脚(2 )上端具有向外侧凸起的母扣头部(3),所述支脚(2)下端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勾脚(4);所述子扣导柱中部具有用于涨开各所述支脚(2)的撑开部(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部(5)上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4)的第一凹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部(5)下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4)的第二凹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部(5)外侧设有限制各所述勾脚(4)滑动的卡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6)靠近所述撑开部(5)—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上向下倾斜的第一坡面(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7)靠近所述撑开部(5)—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下向上倾斜的第二坡面(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勾脚(4)底部为与所述第一坡面(9)相配合的第三坡面(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扣头部(I)向外侧凸起,所述母扣头部(3)内侧设有容置所述子扣头部(I)的所述第三凹槽(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7)和所述第三凹槽(12)为环形。
【文档编号】F16B2/00GK203835879SQ20142019375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廷福, 徐文萍, 冯海萍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