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187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所述离合器单元包括:摩擦离合器,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配属于驱动元件的第一摩擦片和至少一个配属于从动元件的第二摩擦片,其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交替的设置方式构成可产生摩擦连接的摩擦片组;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流体分配器固定地设置在驱动元件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室。



背景技术:

文献DE 10 2006 040 506 A1说明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离合设备、尤其湿运行的片式离合器。离合设备具有在轴部段中轴向延伸的冷却剂通道。冷却剂通道经由径向的流出口通到离合器腔中,在所述离合器腔中设置有离合设备的要冷却的摩擦元件。

文件EP 1 813 831 A1描述一种用于湿运行的离合器装置的冷却介质分配装置和湿运行的离合装置。湿运行的离合装置具有驱动侧的和从动侧的摩擦单元,所述摩擦单元由多个逐层地沿轴向方向在驱动侧和从动侧地交替的摩擦配对件形成,所述摩擦配对件为了形成摩擦接合是可轴向地彼此挤压的。湿运行的离合装置包括冷却介质分配装置。冷却介质分配装置具有多个冷却介质分配面。沿着冷却介质分配面将冷却介质径向地向外输送。冷却介质分配面构成为,使得径向向外输送的冷却介质具有不同的轴向的冷却介质喷出部位和/或冷却介质喷出方向。这样,冷却介质能够有针对性地输送到不同的轴向的位置处,由此实现用冷却介质限定地供应不同的离合器衬片元件。

文献DE 10 2013 205 649 A1示出用于控制湿式离合器的输油量的配量装置,其中湿式离合器具有至少一对共同作用的摩擦面和用于操纵湿式离合器的执行单元。执行单元具有轴向支撑的支撑垫圈和可轴向移动的压力垫圈,其中压力垫圈和支撑垫圈可相对于彼此扭转。配量装置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其中第一构件以固定在壳体上的方式连接而第二构件抗扭地且可轴向相对移动地与压力垫圈连接。通过配量装置的在DE 10 2013 205 649 A1中描述的构造尤其实现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流体的精确的配量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替代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所述离合器单元尤其具有优化结构空间的构造。

所述目的的解决方案通过用于机动车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实现,所述离合器单元包括:摩擦离合器,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配属于驱动元件的第一摩擦片和至少一个配属于从动元件的第二摩擦片,其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交替的设置方式构成可产生摩擦连接的摩擦片组;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流体分配器固定地设置在驱动元件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室,其中第一摩擦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并且第二摩擦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其中第一摩擦片的第一凹部和第二摩擦片的第二凹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重叠,使得形成至少一个摩擦片组凹部,其中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室构成为,使得所述流体室沿轴向方向延伸到摩擦片组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包括摩擦离合器和流体分配器。

根据本发明,摩擦离合器具有配属于驱动元件的第一摩擦片和配属于从动元件的第二摩擦片,其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交替的设置方式构成可产生摩擦连接的摩擦片组。

摩擦离合器例如构成为片式离合器,其中摩擦片组相当于片组。

驱动元件是围绕中心转动轴线旋转的驱动元件、例如驱动轴。

借助于摩擦离合器,驱动扭矩可选地从驱动元件可传递到从动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流体分配器固定地、也就是说以抗扭以及径向地和轴向地被紧固的方式设置在驱动元件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室。流体分配器经由与驱动元件的固定的连接而驱动有效地与驱动元件连接——驱动元件的旋转传递到流体分配器上。

术语“径向”说明垂直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的方向。

术语“轴向”说明沿着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的或平行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第一摩擦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并且第二摩擦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其中第一摩擦片的第一凹部和第二摩擦片的第二凹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重叠,使得形成至少一个摩擦片组凹部。

根据本发明,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室构成为,使得所述流体室沿轴向方向延伸到摩擦片组凹部中。

流体分配器基本上用于将流体输入到摩擦离合器处、尤其摩擦片组处。

流体是冷却/润滑流体、例如油。

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允许离合器单元的节省空间的进而优化结构空间的构造——将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室设置在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组的摩擦片组凹部中非常有利于此。

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说明书中以及附图中给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室关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在径向外侧构成在流体分配器上。

相对于术语“径向内侧”,术语“径向外侧”能够描述为更远离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的部位。

相反,相对于术语“径向外侧”,术语“径向内侧”能够描述为更靠近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的部位。

优选地,流体室具有至少一个关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位于径向外侧的流体出口。

借助于流体室的和尤其流体出口的这种构成方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有针对性地供应摩擦片组,由此确保离合器单元的可靠的进而优化使用寿命的运行。

此外,流体分配器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流体引导槽。

流体引导槽优选关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在径向内侧构成在流体分配器上。

通过具有流体槽的流体分配器的上文所描述的构成方案,以简单的途径可将流体经由流体分配器也传递到其他构件和/或结构单元处,例如轴承等处进而也引起这些构件和/或结构单元的冷却/润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流体分配器基本上圆柱形地构成有中心开口。

优选地,流体分配器由塑料制成,其中同样可考虑流体分配器的由金属材料和/或由复合材料构成的构成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变型,流体分配器是多件式的,由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器基体和流体分配器盖构成。

优选地,流体室构成在流体分配器基体上。

此外,优选地流体引导槽构成在流体分配器基体上。

流体分配器盖与流体分配器基体连接并且用于密封流体分配器。

同样可考虑流体分配器的一件式的构造。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分配器与流体输入系统流体连接,其中流体分配器和流体输入系统共同作用,使得流体从流体输入系统中通过离心力输送到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室中。

此外,优选地流体分配器和流体输入系统共同作用,使得流体从流体输入系统中流入到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引导槽中。

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关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位于径向外侧的摩擦面,其中第一摩擦片的第一凹部和第二摩擦片的第二凹部分别关于驱动元件的中心转动轴线在径向内侧构成。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单元的这种构造,尤其在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摩擦连接时强烈地承受机械负荷的摩擦面能被冷却/润滑。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单元设置在机动车的分动器中。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示例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示例的在分动器中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的示例的流体分配器的立体视图;

图3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分配器基体的立体视图;

图4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分配器盖的立体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1的具有穿过流体分配器至摩擦片组的流体走向的焦点的剖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1的具有穿过流体分配器至其他构件和/或结构单元的流体走向的焦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在分动器21中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1的局部的剖视图。

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1包括摩擦离合器2和流体分配器8。

摩擦离合器构成为片式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2具有多个配属于驱动元件3的第一摩擦片4和多个配属于从动元件5的第二摩擦片6。

驱动元件3构成为驱动轴。驱动元件围绕中心转动轴线13旋转。

从动元件5构成为离合器壳(Kupplungskorb),所述离合器壳与分动器21的链轮22驱动有效地连接。链轮22和离合器壳经由径向滚针轴承23和轴向滚针轴承24定位。

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6以交替的方式设置并且可借助于执行器单元(未示出)可选地形成摩擦连接。

所有第一摩擦片4和所有第二摩擦片5的总和构成摩擦片组7。

在摩擦离合器2构成为片式离合器的情况下,摩擦片组7也称作片组。

借助于摩擦离合器2,驱动扭矩可选地从驱动元件3可传递到从动元件5上。

流体分配器8固定地、即抗扭地以及径向和轴向固紧地设置在驱动元件3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1的示例的流体分配器8的立体图。

如在图2和图3中示出,流体分配器8在根据本发明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1的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流体室9。

流体分配器8基本上圆柱形地构成有中央开口16。

中央开口16用于将流体分配器8设置在驱动元件3上。

三个流体室9在流体分配器8上关于驱动元件3的中心转动轴线13在径向外侧、即在流体分配器8的外环周25的区域中构成。

三个流体室9中的每个流体室具有三个关于驱动元件3的中央转动轴13位于径向外侧的流体出口14。

通过流体室9的、尤其流体出口14的这种构成方案,能实现摩擦离合器2的摩擦片组7的特别均匀的润滑/冷却。

流体分配器8还具有三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流体引导槽15。

流体引导槽15关于驱动元件3的中心转动轴线13在径向内侧、即在流体分配器8的内环周26的区域中构成在流体分配器8上。

流体分配器8是多件式的,即由流体分配器基体17和流体分配器盖18构成。

流体分配器盖18固定地与流体分配器基体17以朝向外部环境密封的方式连接(图2)。

图3示出流体分配器8的流体分配器基体17的立体视图。

这三个流体室9在流体分配器8的外环周25的区域中均匀地彼此隔开地在流体分配器基体17上构成。

此外,流体引导槽15在流体分配器8的内环周26的区域中均匀地彼此隔开地在流体分配器基体17上构成。

基本上,各一个流体引导槽15在两个流体室9之间的区域中构成,并且反之亦然。

流体室9和流体引导槽15在流体分配器8的朝向摩擦片组7的侧上构成。

图4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流体分配器8的流体分配器盖18的立体视图。

流体分配器盖18形成流体分配器8的、背离摩擦离合器2的摩擦片组7的侧。

流体分配器盖以及流体分配器基体分别具有中央开口16。

在根据本发明的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1的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摩擦离合器2的第一摩擦片4具有三个第一凹部10并且第二摩擦片具有三个第二凹部11。第一摩擦片4的每个第一凹部10分别基本上沿径向和轴向方向覆盖第二摩擦片6的第二凹部11,使得形成至少一个摩擦片组凹部12。

流体分配器8的三个流体室9构成为,使得所述流体室分别沿轴向方向、即分别沿平行于驱动元件3的中心转动轴线13的方向延伸到相应的摩擦片组凹部12中。

相应的摩擦片组凹部12的轮廓基本上对应于流体分配器8的相应的流体室9的外轮廓。

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6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关于驱动元件3的中央转动轴线13位于径向外侧的摩擦面20,其中第一摩擦片4的相应的第一凹部10和第二摩擦片6的相应的第二凹部11分别关于驱动元件3的中央转动轴线13在径向内侧构成。

流体分配器8一方面用于将流体、在此油输入给摩擦离合器2、尤其输入给摩擦离合器2的摩擦片组7,并且另一方面用于将流体输入给其他构件和/或结构单元、在此输入给分动器21的径向滚针轴承23和轴向滚针轴承24。

流体分配器8与流体输入系统19流体连接。流体分配器8和流体输入系统19共同作用,使得流体从流体输入系统19由离心力输送到流体分配器8的流体室9中。从流体室9,流体基于离心力经由流体出口14滑向摩擦离合器2的摩擦片组7。

此外,流体分配器8和流体输入系统19共同作用,使得流体从流体输入系统19流入到流体分配器8的流体引导槽15中。

流体分配器8的这三个流体引导槽15构成为,使得所述流体引导槽分别沿轴向方向、即分别沿平行于驱动元件3的中心转动轴线13的方向、朝径向滚针轴承23和轴向滚针轴承24的方向延伸。

图5示出根据图1的具有穿过流体分配器8至摩擦片组7的流体走向的焦点的剖视图。流体走向在图5中借助于第一箭头27图形地示出。

图6示出根据图1的具有穿过流体分配器8至其他构件和/或结构单元、在此径向滚针轴承13和轴向滚针轴承24的流体走向的焦点的剖视图,其中在图6中仅部分地示出径向滚针轴承23。轴向滚针轴承24和径向滚针轴承23在图1中可见。流体走向在图6中借助于第二箭头28图形地示出。

流体基于离心力从流体输入系统19输送到流体分配器8中,一方面输送到三个流体室9中并且从那里经由流体出口14输送至摩擦片组7(根据图5的流体走向,第一箭头27)以及另一方面输送到三个流体引导槽15中并且从那里输送至径向滚针轴承23和轴向滚针轴承24(根据图5的流体走向,第二箭头28)。

附图标记列表

1 湿运行的离合器单元

2 摩擦离合器

3 驱动元件

4 第一摩擦片

5 从动元件

6 第二摩擦片

7 摩擦片组

8 流体分配器

9 流体室

10 (第一摩擦片的)第一凹部

11 (第二摩擦片的)第二凹部

12 摩擦片组凹部

13 (驱动元件的)中央转动轴线

14 流体出口

15 流体引导槽

16 中央开口

17 流体分配器基体

18 流体分配器盖

19 流体输入系统

20 摩擦面

21 分动器

22 链轮

23 径向滚针轴承

24 轴向滚针轴承

25 (流体分配器的)外环周

26 (流体分配器的)内环周

27 第一箭头

28 第二箭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