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92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现有公开号为CN204001081U的中国专利,该水龙头通过在导流层与起泡层之间呈间隙设置,及起泡层采用航空工业的蜂窝状的网格结构,达到很好地起泡效果。

但是,当溶有杂质的水长期流经起泡层时,杂质会沉积在起泡层的网格内及起泡层与导流层之间,需要将起泡器拆下才能对起泡层清洁,经常拆装起泡层容易导致起泡层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杂质的水龙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龙头,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管壁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包括使收集管与出水管相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使第二开口打开和关闭的端盖,所述收集管上可拆卸有能从第二开口处取出的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上设置有收集管,收集管与出水管相通,收集管与出水管相通的开口为第一开口,收集管远离出水管的开口为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端盖,端盖能够使第二开口打开或是关闭,在收集管上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能够过滤流经收集管水中的杂质,过滤板能够在收集管内拆卸,当过滤板过滤有一定量的杂质时,打开端盖将过滤板取出,同时将过滤板处的杂质取出,实现便于清洁出水管中杂质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横向设置在收集管内,所述过滤板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使水流向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横向设置在收集管内,出水管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过滤板的上方,当出水管内的水流经挡板时,挡板会阻隔出水管的水继续向前流动,水流向过滤板,并进入收集管内,收集管内的水绕过挡板再次经过滤板进入出水管,并沿水流的方向继续在出水管内流动,实现水的两次过滤,达到很好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内滑移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与端盖相抵,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板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管内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过滤板、端盖相抵,使过滤板保持在收集管内,水经挡板的侧壁流向过滤板时,支撑板能够支撑过滤板,防止过滤板被水冲击脱离挡板,使过滤板紧紧与挡板贴合,始终保持水经过滤板,达到对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同时,支撑管可以沿收集管内侧壁沿其轴向滑移,端盖打开第二开口,支撑管可以从收集管内取出,过滤板可以从支撑管上取出,达到过滤板便于取出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的内侧壁沿收集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支撑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可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的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盖旋紧在第二开口的过程中,旋盖会带动支撑管旋转,支撑管会带动过滤板在挡板上相对转动,造成过滤板的磨损,在收集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沿收集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可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旋紧旋盖的过程中,旋盖的底壁推动支撑管向挡板处靠近,支撑管的导向板沿第一导向槽滑动,从而避免支撑管在收集管内的转动,防止支撑管转动时带动滤板转动,造成过滤在挡板上磨损,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过滤板的磨损,达到提高过滤板使用寿命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能够填充挡板与过滤板之间间隙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上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位于挡板与过滤板接触的端壁,挡板与过滤板接触时,弹性片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充分填充挡板与过滤板之间的间隙,防止杂质从挡板与过滤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水必须依次经过挡板两侧的过滤板,过滤板对水进行两次去杂质过滤,达到很好的过滤杂质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撑管内侧壁上沿其径向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板凹陷的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沿支撑管的径向设置,水流经过滤板时,水会对过滤板产生冲击力,造成过滤板脱离挡板,而设置加强杆后,加强杆能够与过滤板相抵,防止过滤板脱离挡板,造成水从挡板与过滤板之间产生间隙通过,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过滤板与挡板之间产生间隙,水必须依次经过挡板两侧的过滤板,过滤板对水进行两次去杂质过滤,达到很好的过滤杂质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纵向设置在收集管内且延伸至出水管内,所述过滤板的侧壁贴合出水管的内侧壁、收集管的内侧壁、端盖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过滤板纵向设置在收集管内,过滤板向出水管内延伸,过滤板的侧壁贴合出水管的内侧壁、收集管的内侧壁、端盖的内侧壁,流经过滤板的杂质能够及时被过滤板过滤,从而使杂质由于重力作用沉积到端盖的底壁上,将端盖打开便可以将杂质取出,实现杂质的快速清洁的效果,需要清洁过滤板时,能够将过滤板从收集管内取出,实现过滤板清洁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的内侧壁沿其纵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延伸至出水管内,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与过滤板的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管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沿收集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槽向出水管处延伸,第二导向槽的宽度等于过滤板的厚度,使过滤板能够插入第二导向槽,并沿第二导向槽向出水管处滑动,过滤板插入第二导向槽,能够有效防止过滤板与出水管内侧壁、收集管的内侧壁之间产生间隙,避免水不经过滤板过滤通过间隙处流出,从而达到很好的过滤杂质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二导向槽能够起到对过滤板的导向作用,避免过滤板的安装过程中的偏斜,从而达到准确安装过滤板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板变形的固定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板的周壁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能够起到加强过滤板强敌的效果,有效防止水冲击过滤板时过滤板的变形,从而达到很好的保护过滤板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端盖贯穿设置有放置空腔,所述放置空腔内设置有透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盖上设置有放置空腔,在放置空腔内设置有透明板,通过透明板能够直接看到过滤板处的杂质,使用者可及时了解杂质的情况,并对杂质进行及时清洁,达到使用者能够及时清洁过滤板上杂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过滤板过滤有一定量的杂质时,打开端盖将过滤板取出,同时将过滤板处的杂质取出,实现便于清洁出水管中杂质的效果;

2、能够有效防止过滤板的磨损,达到提高过滤板使用寿命的效果;

3、有效防止水冲击过滤板时过滤板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局部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二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放大图。

图中:1、进水管;11、阀门开关;2、出水管;21、挡板;22、弹性片;23、出水口;24、起泡器;3、收集管;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3、第一导向槽;34、第二导向槽;4、过滤板;41、固定框;5、支撑管;51、导向板;52、加强杆;6、端盖;61、放置空腔;62、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水龙头,参照图1,其包括圆柱状的进水管1、阀门开关11、圆柱状的出水管2,出水管2的端部向下设置有用于出水的出水口23,出水口23内设置有起泡器24,在出水管2的管壁向下设置有圆柱状的收集管3,收集管3位于起泡器24与阀门开关11之间。

参照图2、图3和图4,收集管3的一端为第一开口31,另一端为第二开口32,收集管3通过第一开口31与出水管2相通,第二开口32位于第一开口31的下方,在第二开口32处设置有端盖6,端盖6与收集管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出水管2位于收集管3的轴心处竖直设置有挡板21,挡板21的周壁固定在出水管2的内侧壁,挡板21靠近支撑管5的底壁为平直状,收集管3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有过滤板4,过滤板4的下表面与支撑板贴合,过滤板4的上表面与挡板21贴合,在挡板21的底壁设置有弹性片22,弹性片22优选橡胶片,挡板21通过橡胶片与过滤板4相抵,支撑管5一端与端盖6的底壁相抵,另一端与过滤板4相抵,为了防止过滤板4脱离挡板21,在支撑管5的内侧壁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加强杆52,在过滤板4的圆周侧壁处设置有固定框41,固定框41能够增大过滤板4四周的强度。

参照图2和图3,在收集管3的内侧壁设置有矩形截面的第一导向槽33,第一导向槽33竖直设置在收集管3的内侧壁,支撑管5与收集管3贴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板51,导向板51与第一导向槽33的轮廓吻合,端盖6上设置有放置空腔61,放置空腔61内嵌有透明板62,透明板62优选玻璃板,通过玻璃板能够看到过滤板4上的杂质情况。

工作过程:参照图1、图2和图3,将阀芯开关打开,水从进水管1进入出水管2,水流经挡板21时,水向下通过过滤板4向收集管3内流动,过滤板4对水中的杂质进行一次过滤,过滤的杂质位于过滤板4上,当收集管3中充满水后,水通过挡板21另一侧的过滤板4流入出水管2,过滤的杂质会落在端盖6的底壁上,水经过过滤板4的两次过滤,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水然后流向出水管2的出水口23,经起泡器24流出。

参照图2图3和图4,使用者通过玻璃板可观察过滤板4、玻璃板底壁上的杂质,当杂质过多时,将阀门开关11关闭,将端盖6从收集管3上旋开并取出,使用者手持支撑管5的下端,并向下移动支撑管5,支撑管5上的导向板51沿第一导向槽33向下运动,同时过滤板4随支撑管5一起向下移动,过滤板4脱离橡胶片的接触,直至支撑管5与过滤板4均被取出,从而方便对端盖6上和过滤板4上的杂质进行清洁。

参照图2图3和图4,清洁完成后,将过滤板4放置在支撑管5的上方,将过滤板4和支撑管5一起塞入收集管3,导向板51插入第一导向槽33,并向上推动支撑管5,过滤板4与小胶片接触,然后将端盖6旋紧在收集管3的底部,实现过滤板4的安装。

实施例二:

一种水龙头,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如下:

参照图5和图6,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板4竖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没有实施例一种的挡板21,在收集管3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4,收集管3的内径与出水管2的内径相同,第二导向槽34向出水管2的内侧壁延伸,第二导向槽34的宽度与过滤板4的宽度相同,

工作过程:参照图5和图6,将阀芯开关打开,水从进水管1进入出水管2,水流经竖直设置的过滤板4时,过滤板4直接对水进行过滤,被过滤板4过滤的杂质由于重力作用,流向端盖6的底壁上,达到很好的过滤效果,从过滤板4流过的水中已经被过滤掉杂质,当水流经起泡器24时,不会堵塞起泡器24,便于使用者使用干净卫生的水。

参照图5和图6,使用者透过玻璃板能够直视端盖6位于玻璃板上的杂质,当玻璃板的底壁上集聚过多的杂质时,使用者将端盖6旋出,将过滤板4直接从第二导向槽34内向下滑出,方便对过滤板4和端盖6的清洁。

参照图5和图6,当过滤板4和端盖6清洁后,将过滤板4卡入第二导向槽34内,并向上推动过滤板4,使过滤板4与出水管2顶壁的第二导向槽34卡接,从而实现过滤板4的安装,然后将端盖6旋紧,实现过滤板4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