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711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支撑手机、平板电脑、其它电脑辅助设备及多媒体设备的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实际使用时,尚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调节角度不太方便,很难真正实现灵活调节获得任意安装角度;(2)支架整体体积大,不便于存放及携带;(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支架一般是采用软管做支架,以便于一定程度上使软管变形来获得角度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架晃动的现象,不太稳定,往往需要多次重新调节位置。

因此,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新型支架结构,其有效解决了上述种种问题,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其实现了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可折叠设计使得支架便于存放及携带,硬质管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及使用状态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第一硬质管、水平旋转控制组件、第二硬质管、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第三硬质管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

其中,第二硬质管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内,第二硬质管绕水平旋转控制组件相对第一硬质管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第三硬质管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相对第二硬质管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所述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包括有枢接组件和一同枢接于枢接组件上的两个连接轴座,所述枢接组件为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或阻尼转动控制结构;前述第二硬质管上端、第三硬质管下端分别装设于各自相应的连接轴座上,其中,第二硬质管上端所连接的连接轴座上形成有限制相应第三硬质管旋转角度的限转止挡面,所述第三硬质管的旋转范围为相应限转止挡面至向下旋转平行于第二硬质管之间,所述限转止挡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小于180度,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与第二硬质管彼此平行;以及,所述设备安装固定部与第三硬质管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球头万向旋转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旋转控制组件包括有内套筒、外套筒和球头连接轴,所述内套筒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第一连接部具环形嵌槽,第一硬质管的上端嵌入环形嵌槽内,其第二连接部具有用于围构成可变形嵌装槽的两个以上爪片,相邻爪片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爪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每个爪片的内表面呈弧形面;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套接槽,所述套接槽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球头连接轴具有下侧球头端和上侧轴接端,前述第二硬质管的下端套接于上侧轴接端外围,下侧球头端伸入第二连接部的可变形嵌装槽内;所述外套筒螺合套接于内套筒外部,内螺纹适配于外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对应环形嵌槽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弧形渐变面,所述弧形渐变面与外套筒的表面形成渐变过渡衔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筒的顶端对应套接槽的上端开口外围形成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自上而下往内斜向或弧形状延伸设置,前述球头连接轴的上侧轴接端为轴状结构,轴状结构的下端适配于定位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第三硬质管均为金属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第三硬质管均为铝合金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数据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实现了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收展操作简单,收缩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存放及携带,本实用新型之支架设计相比传统支架而言更为人性化;以及,整个支架主要由若干硬质管连接而成,硬质管的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截面示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截面示图(显示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

图4是图1中B处的另一角度局部截面示图;

图5(a)是本实施例中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的另一旋转控制方式的局部放大示图(显示阻尼转动控制结构);

图5(b)是图5(a)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局部截面示图;

图7是实施例中第三硬质管旋转呈90度限位的状态示图;

图8是实施例之整个支架完全收折后的状态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 20、第一硬质管

30、水平旋转控制组件 31、内套筒

311、第一连接部 3111、环形嵌槽

3112、 弧形渐变面 312、第二连接部

32、外套筒 321、套接槽

322、定位面 33、球头连接轴

331、下侧球头端 332、上侧轴接端

40、第二硬质管

50、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 51、连接轴座

52、限转止挡面 53、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

54、阻尼转动控制结构 60、第三硬质管

70、设备安装固定部 80、 球头万向旋转组件

81、外部牙套 82、内部球形爪

83、球头连接轴

108、转轴固定片 109、第一阻尼片

110、阴尼套 111、阴尼外套

112、阻尼转轴 113、垫片

114、阻尼松紧调节轮 115、第二阻尼片

116、螺母 117、第三阻尼片

11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简易型多功能懒人支架,包括有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0、第一硬质管20、水平旋转控制组件30、第二硬质管40、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50、第三硬质管60及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安装固定部70;其中,所述第一硬质管20、第二硬质管40、第三硬质管60均优选设计为金属管,例如:铝合金管等,其结构强度好、使用稳定性佳;以及,所述底座10上可以设置数据充电接口等。

如图1、图3至图5(b)所示,所述第二硬质管40向下伸入第一硬质管20内,第二硬质管40绕水平旋转控制组件30相对第一硬质管20可水平360度旋转式设置;第三硬质管60绕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50相对第二硬质管40于竖向平面内旋转折叠或展开,所述竖向旋转折叠控制组件50包括有枢接组件和一同枢接于枢接组件上的两个连接轴座51,所述枢接组件为螺丝锁紧转动控制结构53或阻尼转动控制结构54;如图5(b)所示,所述枢接组件为阻尼转动控制结构54,只需直接握住相应的硬质管作旋转动作即可,操作相对更为方便,具体而言,所述阻尼转动控制结构54包括有转轴固定片108、第一阻尼片109、阴尼套110、阴尼外套111、阻尼转轴112、垫片113、阻尼松紧调节轮114、第二阻尼片115、螺母116、第三阻尼片117、螺帽118等。

前述第二硬质管40上端、第三硬质管60下端分别装设于各自相应的连接轴座51上,其中,第二硬质管40上端所连接的连接轴座51上形成有限制相应第三硬质管60旋转角度的限转止挡面52,所述第三硬质管60的旋转范围为相应限转止挡面52至向下旋转平行于第二硬质管40之间,所述限转止挡面52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小于180度,折叠状态下,第三硬质管60与第二硬质管40彼此平行;本实施例中,限转止挡面52形成于左侧,以竖直状态为参照的话,第三硬质管60向左只能旋转90度,向右可以旋转180度至与第二硬质管40平行,请参见图7和图8所示,经收折后,整个支架的体积大幅缩减,便于存放、携带。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而言,所述水平旋转控制组件30包括有内套筒31、外套筒32和球头连接轴33;

所述内套筒31具有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具环形嵌槽3111,第一硬质管20的上端嵌入环形嵌槽3111内,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上对应环形嵌槽3111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弧形渐变面3112,所述弧形渐变面3112与外套筒32的表面形成渐变过渡衔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具有用于围构成可变形嵌装槽的两个以上爪片,相邻爪片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爪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每个爪片的内表面呈弧形面;

所述外套筒32内部具有套接槽321,所述套接槽321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此处,所述外套筒32的顶端对应套接槽321的上端开口外围形成有定位面322,所述定位面322自上而下往内斜向或弧形状延伸设置;

所述球头连接轴33具有下侧球头端331和上侧轴接端332,前述第二硬质管40的下端套接于上侧轴接端332外围,前述球头连接轴33的上侧轴接端332为轴状结构,轴状结构的下端适配于前述定位面322上;

组装时,下侧球头端331伸入第二连接部312的可变形嵌装槽内;所述外套筒32螺合套接于内套筒31外部,内螺纹适配于外螺纹。在锁紧状态下,前述外套筒32的挤压面箍紧所有爪片,爪片紧抱于下侧球头端331,以限制下侧球头端331的转动;在旋转调节角度过程中,前述外套筒32向上旋出一小段距离,则爪片往外复位,爪片未构成对下侧球头端331的紧抱,该下侧球头端331可自由旋转,第二硬质管40随同下侧球头端360度水平旋转,可旋转至任意角度,此处,通过前述上侧轴接端与外套筒的定位面的适配,可以限制下侧球头端不能做万向旋转,仅只能在水平作360度旋转。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设备安装固定部70与第三硬质管60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球头万向旋转组件80,可以对设备安装固定部70进行角度调节,通常,所述球头万向旋转组件80一般包括有外部牙套81、内部球形爪82及球头连接轴83,球头连接轴83的球头端适配于内部球形爪82内,外部牙套81适配于内部球形爪82外围,球头连接轴83的轴接端连接于第三硬质管60的上端(包含直接连接或通过其它配件转接),松动外部牙套81,球头端可多向旋转。所述设备安装固定部80可以有多种不同设计,并非以本专利申请中附图所示结构为限,作为设备安装固定部80,其理应依据所需装设的不同设备而设计,本专利申请的创造性设计在于支架之除设备安装固定部80以外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实现支架的水平360度自由旋转、竖向旋转调节角度等多项使用功能,能够灵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收展操作简单,收缩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存放及携带,本实用新型之支架设计相比传统支架而言更为人性化;以及,整个支架主要由若干硬质管连接而成,硬质管的设计提高了支架的结构强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