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用细长注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40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新型汽车用细长注塑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注塑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细长注塑零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改进,汽车上使用的各种塑胶铸造件越来越多,例如底板、前后保险杠等等,越来越多的采用塑胶等铸件,这些铸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基本都是采用卡扣件进行连接,而且这些卡扣件都是铸造时一次成型的,所以对铸造的要求非常高。铸造的发展有着百年的历史,铸造技术的提升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精密铸造的要求和成本是非常高的。特别是车辆用的塑胶铸件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为了降低成本,很多汽车部件制造企业,降低铸造工艺以降低成本。

塑胶具有收缩性,在注塑成型时,首先加热塑胶粒子变成熔融状态注射进模具型腔,再通过冷却定型成型为塑胶件。在注射时需要一定的压力,在注塑后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一定的保持压力,因为在冷却的过程中,塑胶的收缩性会使材料向内塌陷,一般在肉壁较厚的细长条、尖长角等位置会形成凹坑形状的收缩痕,又叫缩水、缩印等等;这些车用注塑件会产生缩印导致产品良品率底,而且会导致后期装配、电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用细长注塑件,它具有细长条、尖长角注塑件减少产生缩印的情况,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也保证了后期的装配和电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侧板1和底板2,侧板1和底板2为一体注塑而成,侧板1的厚度比底板2的厚度厚,两侧板1形成尖角3,尖角3的内侧两侧板的过度处为圆弧过度,尖角外缘也设置有圆弧过度,外圆弧顶与内圆环顶之间的距离为D,距离D的长度是侧板1宽度d的1.5-3倍;

所述的两侧侧板1、底板2和两侧边围成的尖角形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外圆弧顶与内圆环顶之间的距离为D的长度是侧板1宽度d的1.5-3倍,比现有技术的3-6倍内部尖角小了很多,这样相当于在内侧空腔处减少了塑胶量,也减少了注塑时所需的压力,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产生的缩印现象,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侧板1、底板2、尖角3、圆形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参看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侧板1和底板2,侧板1和底板2为一体注塑而成,侧板1的厚度比底板2的厚度厚,两侧板1形成尖角3,尖角3的内侧两侧板的过度处为圆弧过度,尖角外缘也设置有圆弧过度,外圆弧顶与内圆环顶之间的距离为D,距离D的长度是侧板1宽度d的1.5-3倍;

所述的两侧侧板1、底板2和两侧边围成的尖角形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外圆弧顶与内圆环顶之间的距离为D的长度是侧板1宽度d的1.5-3倍,比现有技术的3-6倍内部尖角小了很多,这样相当于在内侧空腔处减少了塑胶量,也减少了注塑时所需的压力,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产生的缩印现象,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具体实施例二

参看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尖角3的内侧两侧板的圆弧过度处设置有圆形槽3-1,圆形槽3-1的深度与两侧板形成的腔体的深度相同。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锐角处的注塑材料的积聚,进一步降低了注塑缩印的概率,提高了成品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