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缸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87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浴缸水龙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针对一种可以独立控制温度和水量的浴缸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浴室使用的水龙头其主要通过内部的恒温阀来实现温度的控制,但是由于恒温阀是通过同一个操控组件进行控水和控温的,因此现有的水龙头避免不了控水操作和控温操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也不能够精准地控制水量和水温,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对水量和水温实现精准控制的浴缸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浴缸水龙头,包括有水龙头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中空且左右两端设置有冷水室和热水室,所述主体中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出水嘴,所述主体中部上端设置有阀安装室,所述阀安装室内部安装有双控恒温阀,所述双控恒温阀包括有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底部设有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所述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室、热水室和出水嘴连通;所述冷水室、热水室分别设置有与外部冷、热水管连通的入水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安装室底部开有冷进水孔、热进水孔、混合水出孔,所述阀本体底部的所述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所述冷进水孔、热进水孔、混合水出孔与所述冷水室、热水室和出水嘴连通。

进一步,所述阀本体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阀安装室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双控恒温阀还包括有混合腔体,所述混合腔体安装在所述阀本体内且可绕所述阀本体相对滑动来调节水量,所述混合腔体上端露在所述阀本体外部且套装有水量调节环,所述水量调节环可带动所述混合腔体一起转动且侧面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水量调节环中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孔壁上开设置有第一齿形凹槽;所述混合腔体上端外壁设置有第一齿状凸起;所述水量调节环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在所述混合腔体上端且所述第一齿形凹槽与所述第一齿状凸起相互啮合。

进一步,所述双控恒温阀顶部还设置有可旋转调节温度的阀杆,所述阀杆上安装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可带动所述阀杆一起转动。

进一步,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第二齿形凸起,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中心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齿形凹槽;所述温度调节旋钮通过所述装配孔套装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第二齿形凹槽与所述第二齿状凸起相互啮合;所述阀杆顶部还设有螺孔,所述温度调节旋钮通过螺钉和所述螺孔轴向固定在所述阀杆上。

进一步,所述双控恒温阀还包括有与所述混合腔体固接的阀芯头部体,所述阀芯头部体上端套装有随所述阀芯头部体一起转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端面上设置有限位筋,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上设置有随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一起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筋可以限制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温度调节旋钮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侧面开有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孔壁偏离孔口位置开有向孔底延伸的滑槽,所述径向孔内部安装有按钮,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滑槽连接在所述按钮上,所述径向孔内部还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触在所述按钮上和一端与所述径向孔孔底接触。

进一步,所述出水嘴上设置有变向阀且开有两个水出口,所述变向阀可以控制混合水从两个所述水出口的其中任意一个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双控恒温阀,可以使本产品实现水量和温度的独立控制,避免了水量调节操作和水温调节控制操作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分别对水量和水温实现精准地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温度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浴缸水龙头,包括有水龙头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中空且左右两端设置有冷水室11和热水室12,所述主体1中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出水嘴13,所述主体1中部上端设置有阀安装室14,所述阀安装室14内部安装有双控恒温阀2,所述双控恒温阀2是申请号为“CN201521142433.7”的已申请的专利产品,其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水量调节机构和水温调节机构,所述双控恒温阀2包括有阀本体21,所述阀本体21底部设有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所述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室11、热水室12和出水嘴13连通;所述冷水室11、热水室12分别设置有与外部冷、热水管连通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双控恒温阀2,可以使本产品实现水量和温度的独立控制,避免了水量调节操作和水温调节控制操作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分别对水量和水温实现精准地控制。

所述阀安装室14内部开有冷进水孔141、热进水孔142、混合水出孔143,所述阀本体21底部的所述冷水口、热水口、出水口分别通过所述冷进水孔141、热进水孔142、混合水出孔143与所述冷水室11、热水室12和出水嘴13连通。

为了防止所述双控恒温阀2在所述阀安装室14内部转动所述阀本体21底部设置有定位柱211,所述阀安装室14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4配合的定位孔144。

参照图1、图4,所述双控恒温阀2还包括有混合腔体22,所述混合腔体22安装在所述阀本体21内且可绕所述阀本体21相对滑动来调节水量,所述混合腔体22上端露在所述阀本体21外部且套装有水量调节环3,所述水量调节环3可带动所述混合腔体22一起转动且侧面设置有手柄32。通过所述水量调节环3与手柄32可以使水量的调节更加方便。

所述水量调节环3中间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孔壁上开设置有第一齿形凹槽;所述混合腔体22上端外壁设置有第一齿状凸起;所述水量调节环3通过所述安装孔31套装在所述混合腔体22上端且所述第一齿形凹槽与所述第一齿状凸起相互啮合。通过第一齿形凹槽和第一齿状凸起的配合可以很好地实现所述水量调节环3与所述混合腔体22的一起转动。

参照图1、图4、图5,所述双控恒温阀2顶部还设置有可旋转调节温度的阀杆23,所述阀杆23上安装有温度调节旋钮4,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可带动所述阀杆23一起转动。通过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为了实现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和所述阀杆23的一起转动,所述阀杆23上设置有第二齿形凸起,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中心设有装配孔41,所述装配孔41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齿形凹槽;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通过所述装配孔41套装在所述阀杆23上且所述第二齿形凹槽与所述第二齿状凸起相互啮合;为了防止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在所述阀杆23上滑动,所述阀杆23顶部还设有螺孔,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通过螺钉和所述螺孔轴向固定在所述阀杆23上。

参照图4、图5,所述双控恒温阀2还包括有与所述混合腔体22固接的阀芯头部体24,所述阀芯头部体24上端套装有随所述阀芯头部体24一起转动的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上端面上设置有限位筋51,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上设置有随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一起转动的限位杆42,所述限位筋51可以限制所述限位杆42和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的转动。上述限位结构是出于安全考虑对水温进行限制,防止因水温过高造成烫伤。

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侧面开有径向孔43,所述径向孔43孔壁偏离孔口位置开有向孔底延伸的滑槽431,所述径向孔43内部安装有按钮44,所述限位杆42穿过所述滑槽431连接在所述按钮44上,所述径向孔43内部还安装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一端抵触在所述按钮44上、一端与所述径向孔43孔底接触。通过按压所述按钮44可以使所述限位杆42与所述限位筋51错开,此时保持按压并继续旋转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可以不受温度调节限位机构的影响而使水温继续提升。

所述出水嘴13上设置有变向阀131且开有两个水出口,所述变向阀131可以控制混合水从所述两个水出口的其中任意一个流出。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