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32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换挡毂驱动的有级自动变速箱换挡拨叉。



背景技术:

变速箱拨叉主要功能在于汽车变速箱换挡过程中驱动同步器齿套运动以实现换挡。本发明基于倒挡和驻车挡由同一个换挡毂驱动,要实现电子驻车功能,必须在挂p挡时先挂入r挡,之后换挡毂再旋转一定角度,实现电子驻车功能。如果r挡卡住,换挡毂将不能继续转动,而不能挂入p挡。如何在r挡卡住仍能使换挡毂继续转动以实现电子驻车功能是本发明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拔叉,克服原自动变速器换挡拔叉在r挡卡住的情况下不能使换挡毂继续转动来实现电子驻车功能的缺点。

一种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叉基体、拨叉轴、滑块、弹性销、圆柱销、弹簧和盖板,其中弹簧装在拨叉基体孔中,用盖板挡住,盖板和拨叉轴间隙配合,且盖板上的凹槽通过圆柱销限定位置,滑块通过弹性销装配在拨叉轴上,过盈配合,起到限位和传递换挡力的作用,滑块和盖板分别位于拨叉基体两端,使得向前进挡方向挂挡时此拨叉总成为刚性连接,而挂倒挡且倒挡卡住时起到解耦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集解耦装置于一体,结构紧凑,精度高,提升了自动变速箱挂入p挡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了一套驱动装置。此外,通过采用标准件弹簧、圆柱销和弹性销,使的顺利实现p挡的制造、采购、物流和装配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挂p挡前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挂倒挡卡住导致不能挂p挡的情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解耦装置分离从而顺利挂p挡后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拨叉轴,2-滑块,3-弹性销,4-拨叉基体,5-圆柱销,6-盖板,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叉基体4、拨叉轴1、滑块2、弹性销3、圆柱销5、弹簧7和盖板6,其中弹簧7装在拨叉基体4孔中,间隙配合,用盖板6挡住,盖板6和拨叉轴1间隙配合,且盖板6上的凹槽通过圆柱销5限定位置。滑块2通过弹性销3装配在拨叉轴1上,过盈配合,起到限位和传递换挡力的作用。滑块2和盖板6分别位于拨叉基体4两端,使得向前进挡方向挂挡时此拨叉总成为刚性连接,而挂倒挡且倒挡卡住时起到解耦作用。

本发明原理介绍:图2展示了挂p挡前的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相对位置关系,挂p挡时,同步器齿套向倒挡方向运动,齿套和倒挡接合齿圈可能出现图3的卡住情况(不能挂入倒挡,致使p挡失效),此时,解耦装置发挥作用,在圆柱销的限位作用下,弹簧被压缩,从而出现图4箭头所指处的分离,使得即使倒挡卡住也能使换挡毂继续运转以顺利实现p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带解耦装置的自动变速箱换挡拔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叉基体、拨叉轴、滑块、弹性销、圆柱销、弹簧和盖板,其中弹簧装在拨叉基体孔中,用盖板挡住,盖板和拨叉轴间隙配合,且盖板上的凹槽通过圆柱销限定位置,滑块通过弹性销装配在拨叉轴上,过盈配合,起到限位和传递换挡力的作用,滑块和盖板分别位于拨叉基体两端,使得向前进挡方向挂挡时此拨叉总成为刚性连接,而挂倒挡且倒挡卡住时起到解耦作用。本发明集解耦装置于一体,结构紧凑,精度高,提升了自动变速箱挂入P挡的安全可靠性。此外,通过采用标准件弹簧、圆柱销和弹性销,使的顺利实现P挡的制造、采购、物流和装配成本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军;龚尧平;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3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