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7940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力管道支座,特别涉及一种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



背景技术:

热力管道通常采用架空敷设或地沟敷设,便于排水和放气。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热力网的规模日益扩大,因此要求管道的管径增大、供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提高。对于高温、高压、大管径管道,热力管道运行时会因供热介质的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一般热力管道通过固定支座能够将作用力传递给承力结构,减小热力管道与承力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但是若固定热力管道的支座在热力管道热胀冷缩后不能与热力管道外壁紧密抵触,将会使得热力管道在支座内移动,影响热力管道的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具有减小热力管道在支座上移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包括设置在热力管道外的下卡板和上卡板,所述下卡板下端设有支撑座,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均从内到外设有保温层和隔热层,所述保温层与隔热层接触的一侧设有半环形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若干伸入保温层内的t型弹性柱,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若干伸入隔热层内的弹性球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卡板和下卡板安装在热力管道外时,弹性垫处于压缩状态而具有弹性回复力,使得保温层紧密的压在热力管道外,减少上卡板和下卡板分别与热力管道接触时,热力管道在接触位置的散热损失,节约能源,提高热力管道工作效率,弹性垫在热力管道热胀冷缩时,弹性垫可以根据热力管道的尺寸变化而变化,且设置在弹性垫上的t型弹性柱以及弹性球体,在热力管道外径变化时,可以产生弹性回复力,使得保温层始终与热力管道外壁抵触,进而减小热力管道在支座上的移动,此外t型弹性柱以及弹性球体加强了弹性垫分别与保温层和隔热层的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内壁均设有伸入隔热层内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伸入相邻弹性球体之间,并且所述隔热板与弹性球体接触的侧面设有与弹性球体配合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伸入相邻弹性球体之间时,弧面增大了隔热板与弹性球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隔热板限制了弹性球体在隔热层内的移动,进而限制了弹性垫在隔热层和保温层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卡板上的连接板、开设在上卡板上供连接板伸出上卡板的移动槽,所述连接板伸出移动槽的一端设为倒梯形,所述上卡板在移动槽周边设有若干竖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上卡板的一端通过卡块连接,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供倒梯形连接板滑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壁与倒梯形连接板外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锁紧上卡板和下卡板时,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得卡块将倒梯形的连接板卡紧,此时伸缩杆反向施加到上卡板的力,使得上卡板和下卡板逐渐靠近并被伸缩杆压紧,此时上卡板和下卡板被固定在热力管道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伸缩杆包括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通过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卡板上,所述螺纹杆二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与卡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套筒使得螺纹杆二在螺纹套筒内移动,进而调节了卡块的高度,操作简单,当停止转动螺纹套筒时,由于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分别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位置也被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保温层上设有伸入上卡板和下卡板连接位置的保温垫,所述保温垫上开设有供连接板伸出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垫减小了热力管道的热量通过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的间隙散发而损失。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的边缘均设有若干向隔热层和保温层方向延伸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限制了保温层和隔热层在上卡板和下卡板内的移动,使得保温层和隔热层与热力管道连接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保温层有4层,从热力管道向外分别为第一层保温层、第二层保温层、第三层保温层、第四层保温层,所述第一层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层,所述第二层保温层、第三层保温层、第四层保温层均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所述隔热层与第四层保温层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酸铝保温层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易于施工安装,施工方便,三层高温玻璃棉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且高温玻璃棉保温层的轻质、耐用、保温性能优越。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第一层保温层和第二层保温层之间设有耐高温反辐射层,所述第二层保温层和第三层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所述第三层保温层和第四层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高温反辐射层、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以及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光反射率高,抗拉强度大,不透气不透水,密封性能好,提高了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隔热层背离第四层保温层的一侧依次向外设有第五层保温层和反射层,所述第五层保温层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所述反射层为单层纳米反辐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层保温层和反射层进一步提高了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上卡板和下卡板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热力管道上时,弹性垫处于被压缩状态,进而将保温层和隔热层分别压紧在热力管道和上卡板、下卡板上,当热力管道热胀冷缩时,弹性垫以及弹性垫上的t型弹性柱以及弹性球体,根据热力管道的外径变化而变化,使得保温层紧密的压紧在热力管道上,减小热力管道在支座上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卡板;11、支撑座;12、隔热层;13、弹性垫;131、t型弹性柱;132、弹性球体;14、连接板;15、保温垫;151、通孔;16、第一层保温层;161、第二层保温层;162、第三层保温层;163、第四层保温层;164、耐高温反辐射层;165、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166、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167、第五层保温层;168、反射层;2、上卡板;21、隔热板;22、弧面;23、移动槽;24、卡块;241、卡槽;25、螺纹杆一;26、螺纹杆二;27、螺纹套筒;28、挡板;3、热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热力管道的固定支座,如图1,包括设置在热力管道3外的下卡板1和上卡板2,下卡板1下端设有支撑座11,上卡板2和下卡板1的截面为与热力管道3外壁配合的半圆形,上卡板2和下卡板1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此时支撑座11将热力管道3支离地面。如图2,当热力管道3输送高温气体或者液体时,上卡板2和下卡板1均从内到外设有保温层和隔热层12,保温层和隔热层12减少上卡板2和下卡板1分别与热力管道3接触时,热力管道3在接触位置的散热损失,节约能源,提高热力管道3工作效率,且防止工作人员烫伤。

如图2和图3,随着热力管道3内高温气体的传输,热力管道3的管径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为了减小热力管道3尺寸变化时在支座上的移动,因此在保温层与隔热层12接触的一侧设有半环形的弹性垫13,弹性垫13上一侧设有若干伸入保温层内的t型弹性柱131,另一侧设有若干伸入隔热层12内的弹性球体132。

如图2和图3,当上卡板2和下卡板1分别安装在热力管道3外时,t型弹性柱131、弹性球体132和弹性垫13均处于被压缩状态而具有弹性回复力,将t型弹性柱131和弹性球体132分别沿弹性垫13内外壁均匀间隔分布,t型弹性柱131的弹性回复力使得保温层紧密的压在热力管道3外,弹性球体132的弹性回复力在将隔热层12向上卡板2或下卡板1方向挤压时,也对弹性垫13产生向保温层移动的推力,此时将各个t型弹性柱131和弹性球体132相对设置,施加到保温层上的推力较大,在热力管道3外径变化时,t型弹性柱131和弹性垫13产生弹性回复力使得保温层始终与热力管道3外壁抵触,进而减小热力管道3在支座上的移动。

如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固定弹性垫13在支座内的位置,因此在上卡板2和下卡板1内壁均设有伸入隔热层12内的隔热板21,将隔热板21伸入相邻弹性球体132之间,并且隔热板21与弹性球体132接触的侧面设有与弹性球体132配合的弧面22,此时隔热板21限制了弹性球体132在隔热层12内的移动,进而限制了弹性垫13在隔热层12和保温层之间的相对移动。上卡板2和下卡板1的边缘均设有若干向隔热层12和保温层方向延伸的挡板28,限制了保温层和隔热层12在上卡板2和下卡板1内的移动。

如图2和图3,将保温层设为4层,从热力管道3向外分别为第一层保温层16、第二层保温层161、第三层保温层162、第四层保温层163,第一层保温层16为硅酸铝保温层,硅酸铝保温层耐压强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易于施工安装,施工方便,第二层保温层161、第三层保温层162、第四层保温层163均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隔热层12与第四层保温层163抵触,4层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热力管道3的保温性能,提高热力管道3的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3,在第一层保温层16和第二层保温层161之间设有耐高温反辐射层164,第二层保温层161和第三层保温层162之间设有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165,第三层保温层162和第四层保温层163之间设有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166,耐高温反辐射层164、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165以及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166,光反射率高,抗拉强度大,不透气不透水,密封性能好,耐高温反辐射层164、第一耐中温反辐射层165以及第二耐中温反辐射层166与各个保温层相隔铺设提高了热力管道3的保温性能。

如图2,继上述方案,隔热层12背离第四层保温层163的一侧依次向外设有第五层保温层167和反射层168,五层保温层为高温玻璃棉保温层,反射层168为单层纳米反辐射层,第五层保温层167和反射层168轻便、防潮、防腐、保温绝热,进一步提高了热力管道3的保温性能。

如图2,在提高了热力管道3的保温性能外,需要将上卡板2和下卡板1固定在热力管道3上,此时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卡板1上的连接板14、开设在上卡板2上供连接板14伸出上卡板2的移动槽23,将连接板14沿下卡板1的宽度方向分布,连接板14伸出移动槽23的一端设为倒梯形,上卡板2在移动槽23周边设有四根竖直的伸缩杆,伸缩杆远离上卡板2的一端通过卡块24连接,卡块24上开设有供倒梯形连接板14滑动的卡槽241,卡槽241的槽壁与倒梯形连接板14外壁配合,此时伸缩杆伸长时,将卡块24向远离上卡板2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倒梯形的连接板14,此时伸缩杆反向施加到上卡板2的力,使得上卡板2和下卡板1逐渐靠近并被伸缩杆压紧,此时上卡板2和下卡板1被固定在热力管道3上。

如图2和图3,为了减小热力管道3的热量通过上卡板2和下卡板1之间的间隙散发而损失,因此保温层上设有伸入上卡板2和下卡板1连接位置的保温垫15,保温垫15的一端与第一层保温层16固定连接,使得保温垫15被上卡板2和下卡板1压紧时,第一层保温层16的位置也被固定,保温垫15上开设有供连接板14伸出的通孔151。

如图2,伸缩杆包括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一25和螺纹杆二26,螺纹杆一25和螺纹杆二26通过螺纹套筒27螺纹连接,螺纹杆一25远离螺纹套筒2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卡板2上,螺纹杆二26远离螺纹套筒27的一端与卡块24转动连接。转动螺纹套筒27使得螺纹杆二26在螺纹套筒27内移动,进而调节了卡块24的高度,操作简单,当停止转动螺纹套筒27时,由于螺纹杆一25和螺纹杆二26分别与螺纹套筒27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一25和螺纹杆二26的位置也被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